2014-02-19 13:02:43
來源:
晨鷹科技專注于服務部隊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研發的實彈射擊自動報靶系統已經在武警浙江省總隊、江西省總隊以及陸軍某部等部隊使用。
邵瑋總經理展示晨鷹科技研發的實彈射擊自動報靶系統
說到軍用品的特點,人們容易聯想到的是穩定、可靠;說到軍用品市場的特點時,頭腦中又會潛意識跳出神秘、廣闊這兩個形容詞。浙江晨鷹科技有限公司已在這片神秘而又廣闊的領域耕作了5年,它專注于服務部隊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研發的實彈射擊自動報靶系統已經在武警浙江省總隊、江西省總隊以及陸軍某部等部隊實際使用。在崗狀態監測系統、智能哨位工作臺、槍支離位報警等產品在十幾個省份也都有應用。
當然,得以在軍用品市場占得一席之地,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功不可沒。“我們的產品從研發到產業化花費了兩年多時間。”晨鷹科技總經理邵瑋表示,軍用品比民用品對性能的要求嚴格得多,尤其是要適應各種惡劣環境條件下的使用要求,“比如有些產品在西部地區的10級風沙中要能夠使用,在北方冬天的零下30攝氏度中也要能夠使用,但是很多指標之間是非此即彼的關系,不可能什么都滿足,這就需要企業具備較高的研發水平,反復測試性能,找到技術和應用的最佳結合點。”
儲備技術、積累應用經驗
晨鷹科技并非一開始就從事軍用品的研發。在2009年之前,通過招標流程的晨鷹科技還在為浙江的建德市政府搭建、維護電子政務平臺。一個偶然機會,邵瑋得知武警浙江省總隊想要通過智能化手段監測執勤人員的工作狀態,便回到公司嘗試開發。“其時《非公36條》已經允許名企進入國防科技工業建設領域生產軍用產品,我們便順應“民技軍用”的趨勢進入了這片空白市場。”
繼在崗狀態監測系統成功打入軍用品市場后,邵瑋表示晨鷹科技大多采取按需生產,即部隊提出需求,晨鷹提供解決方案。因為部隊提出的需求往往圍繞著如何通過智能化產品來提高執勤效果、訓練效率、通信速度等,因此晨鷹科技也主要為執勤設備、訓練設備和通信設備做智能化方案。
先發進入市場的優勢是競爭者少,劣勢是沒有模式可借鑒。為此,晨鷹科技在技術儲備和應用經驗的積累上都做了大量投入。除了聘請長期從事計算機視覺及模式識別系統開發、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任職的微軟“明日之星”李響擔任研發總監外,還與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等院校建立了科研合作關系。
然而,軍用品的研發生產終究不能紙上談兵,需要采集實戰數據進行性能調試。于是,晨鷹科技的技術人員不得不深入到基層部隊去采集數據。“做自動報靶系統的時候,在部隊一呆就是半個月,戰士訓練一結束,我們就跑到靶場上去做記錄。”邵瑋表示實彈射擊的威力非常大,盡管采集有風險,為了保證設備的可靠性,他們仍使用原始的人工操作。
市場空間廣闊
邵瑋在“2013浙商創業創新大賽”上主推了晨鷹實彈射擊自動報靶系統,他看好報靶系統的市場空間。“實彈射擊是部隊最常規的訓練科目,實彈靶場的數量非常大,解放軍三軍部隊、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公安等系統的靶場數量合計超過3000個,每個靶場平均設備采購費用超過100萬元,如果加上靶場配套設施,可以達到百億元的規模。”
而晨鷹實彈射擊自動報靶系統正符合部隊對智能化訓練設備的要求:小型化、便攜式。邵瑋表示行業現有的自動報靶系統普遍成本高,損耗大,不方便攜帶。借助機器視覺和嵌入式系統技術,只有手掌大小的晨鷹射擊報靶儀配合光學傳感器、網絡服務器和數據服務器,就可以實現自動報靶、成績統計、數據分析、糾偏建議、觀摩督導等功能,價格也只有同類產品的3分之2。“無論技術還是成本,優勢都十分明顯。”
經歷了四年的沉淀,晨鷹科技終于在2012年實現產品定型,好在公司在軍警系統鋪設的營銷網絡比較大,當年已經扭虧為盈。“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3000萬元,預計到2013年底將會超過4500萬元。”邵瑋表示,公司將逐步建立面向全國軍警系統的營銷體系、產品體系和服務體系,緊跟部隊需求和規劃,不斷地部隊提供可靠、實用先進的技術裝備。
“我們向部隊提供‘應急保障’的服務,一旦產品出現問題,技術人員將在最短的時間內去解決,對設備的正常使用實行終身維護。”
“行業現在仍處于差異化競爭階段,將來蛋糕做大的時候,不可避免會面對實力更強大的企業的直面競爭,所以現在我們就要不斷提升研發實力、技術能力和服務能力,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民營軍工企業”邵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