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系統就快研發成功啦!”記者剛走進西藏軍區某通信團通信大樓的樓道,就聽見一陣歡呼聲。
循聲而去,原來是通信修理所的一群專業技術干部正在調試新開發的通信網多要素一體化管理系統。負責該項目的工程師楊欽涌告訴記者,這是他們自主設計、自主研發的一款全新系統,能夠有效提高平時和戰時通信保障能力。
該團政委楊光敏介紹說,越是改革關頭越要轉變工作作風,主動靠前,主動作為。針對一些官兵“坐等靠要”思想,團黨委有計劃組織學術研究、技術攻關、戰法創新等活動,并實施干部工作績效量化管理,營造主動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在訓練場一角,服役已滿24年的助理工程師孫巔正在和一款配發不久的新裝備“打交道”。一旁的兩本工作手冊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孫巔告訴記者,薄的那本是隨廠配發的技術手冊,另一本則是他根據高原作戰環境自行摸索出的一套通信保障方案,厚度足有前者的兩倍。說話間,孫巔一頭鉆進裝備艙室,隨即里面傳出“叮叮當當”的敲擊聲。
機關辦公樓內,作訓參謀蔡輔龍正在修訂戰備預案。短短十幾分鐘,蔡參謀向駐地政府機關、部隊兄弟單位和團隊所屬營連打了近10個電話。修訂戰備預案為何要聯系外單位?蔡參謀解釋說,改革已經進入實質性啟動階段,友鄰單位的編制序列是否發生變動,這些都會影響戰時通信保障方案的實施。
“面對改革大考,我們更應克服懈怠情緒,嚴防工作上出現誤差和漏洞。”正在旁邊協助制訂戰備預案的參謀曹宇峰接過話茬。以前在一次演練中,由于某部的裝備系統更新升級,他們未能及時掌握相關通信接口參數,導致通信不暢。此后,他們主動走訪駐地相關部門,與戰時需要相互協同的單位建立應急聯動機制,確保每一份戰備預案都符合實戰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