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4 15:10:00
來源:
猶記得去年第十屆國防電子展上,北京東土軍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小軍在接受《電子技術應用》獨家專訪時透露,東土軍悅投入近1.45億元進行軍用交換機核心芯片開發。今天,在北京國際軍民融合裝備展覽會的現場,東土軍悅展示了其100%自主可控、安全可信、芯片設計可持續演進的軍用交換機核心芯片KD5650。
KD5650是業界首款芯片設計、驗證、流片、封測完全在中國大陸完成,100%自主可控的國產化軍用交換機芯片。它的架構設計可以平滑演進到100 Gbps、200 Gbps、400 Gbps,可滿足未來網絡擴展的需求;其性能強勁,安全可信,片上集成包括統計、Policer、內容查找引擎,使得線速轉發性能大幅度提高,對數據流的識別分類、安全過濾控制、流量工程等處理能力也很強勁;KD5650接口易擴展,組網更方便,可通過特有的多芯片Stack功能,將通信接口擴展到更高密度及更多種類,從而使得組網更加靈活方便。
KD5650的誕生,對我國軍用交換機市場意義重大。我軍現役網絡以太網交換機中的網絡交換芯片很多仍采用國外產品,面對當前愈演愈烈的網絡空間戰,不僅存在“后門隱患”,還存在“被動升級”等問題,因此,軍用交換機核心芯片的國產化成為信息系統自主可控的重要落腳點。“我們認為,只有做到源代碼級完全可控、具有自主設計持續創新能力、采用國內工藝生產流片、內置安全防護能力、無論戰時還是和平年代都能保證供貨能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完全自主可控。KD5650就是這樣一款芯片。”王小軍介紹到:“KD5650由東土軍悅自主研發,通富微電做封裝測試,中芯國際制造流片,整個產業鏈全部在國內完成。目前,100片KD5650均已驗證完畢,下一批12 000片驗證片正在制造當中。”
與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采用28nm工藝的交換機芯片不同,KD5650采用的是中芯國際40nm的工藝,具有64G的交換能力。但是隨著今年下半年中芯國際28nm工藝的逐漸成熟,東土軍悅計劃在明年下半年推出28nm工藝的KD5650,屆時其交換能力將達到128G以上。
基于完全自主可控的KD5650,配合國產龍芯CPU和“道”操作系統,東土軍悅實現了軍用交換機的100%自主可控。憑借這樣的優勢,東土軍悅迅速蠶食了軍用交換機市場56%的份額。據王小軍透露,東土軍悅正在籌建擴大生產,將目前的800m2的生產線擴建到2 300m2。相信隨著東土軍悅生產能力的提升,其市場占有率還將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