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_亚洲欧美国产另类_秋霞成人午夜鲁丝一区二区三区_色综合中文字幕

CES上的中國企業軍團:用科技與創新宣告未來已來

2018-01-24 09:55:16

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

1551家中國廠商,這是剛剛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落幕的2018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中國參展廠商的官方數字。整體占比達33%的驚人數字背后,是龐大的“中國軍團”面向全世界的目光,秀出科技和創新“肌肉”的歷史時刻。

野心勃勃的中國科技公司占領了2018年的CES。相對于往年的“核心技術少、跟風產品多、主要刷存在”,今年的中國企業們展現了真正的“中國智造”。時尚電子產品、世界領先的智慧物流、電動汽車、人工智能、無人機等新技術都成為了中國企業在2018 CES上的“新名片”。雅虎稱,今年參展的中國企業不再甘心于充當配角,而是在眾多熱點技術上與美、日、韓的高科技企業開始了正面交鋒,甚至引領全球技術發展方向,堪稱CES的“中國現象”。

中國企業在CES上的集中亮相,也讓中國媒體對CES熱情高漲,其中CCTV4的《國際新聞》欄目就重點展示了中郵速遞易人臉識別智能快遞柜、華為智能家居等代表中國智造的企業,環球時報、億歐網、界面新聞、物流指聞等媒體更是對中郵速遞易進行了全面解析,向向全球傳遞中國智慧物流建設的聲音。

圖:CCVT4報道CES展上的中郵速遞易,傳遞中國品牌的聲音

但CES所展現的并不僅僅是炫酷的黑科技,它所代表的還是全球科技前進的方向,反饋的是最具權威的市場價值。那么今年的CES到底展現了什么?

人工智能與產業融合,CES呈現的未來趨勢

從CES上可以看到,與去年相比,今年展會上的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幾乎遍及所有技術領域。無論是業界巨頭還是初創企業,幾乎都忙著用人工智能全副武裝。其中,通過自然語言實現人機交互,以及通過人工智能構建信任和消除偏見,可以說是業界目前最樂于投入解決的兩個問題。

凱文·凱利曾預言“AI(人工智能)會像水電一樣,成為商業社會的基礎設施”,今年的CES成了這一預測的最好注腳。縱觀CES現場,人工智能已成為最大風口。國內的BAT,國外的三星、蘋果、谷歌等巨頭,紛紛將AI視作驅動新一輪增長的重要推力,展出自己的AI新品。而新興的企業同樣不甘落后,如作為中國智慧物流企業的代表,首次且唯一受邀參加此次CES的智能快遞柜企業中郵速遞易,就在CES展上展出了自己的最新黑科技——人臉識別智能快遞柜。

據介紹,中郵速遞易此次展出的人臉識別智能快遞柜搭載了ZOLOZ人臉識別技術。ZOLOZ是螞蟻金服推出的全球可信身份平臺,具有全球領先的生物識別技術,定位金融級的人臉識別,準確度極高,錯誤率跟蘋果人臉支付一樣達到百萬分之一。同時,具有極高安全性,專利活體和眼紋技術能防止照片、視頻、3D軟件等偽造冒用。另外,基于螞蟻金融云架構,ZOLOZ人臉識別技術還使用了高可用、動態擴展的服務框架體系。也因此,中郵速遞易人臉識別智能快遞柜能夠快速實現數據比對,為用戶提供更安全、更智能的物流末端一體化解決方案。

圖:中郵速遞易人臉識別智能快遞柜在CES上吸引了眾多參展人員圍觀咨詢

除了人工智能這一熱點,整個產業趨勢也處于驟變之中。從CES上不難看出,整個世界的步調在趨同,科技和產業正在加速融合。在新一輪的科技浪潮中,中國和美國幾乎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同時巨頭和創業公司的節奏也在趨同,如在目前取得加州路測資格的45家自動駕駛公司中,有21家是創業公司,而在物流配送末端領域,以中郵速遞易為代表的中國企業,顯然比美國其他企業要更早的站在了起跑線上,可以說,在新的角力場上,中國的快速崛起,讓世界都為止驚嘆。

另外,互聯網科技和產業也在加速融合。所有現象都已表明,這是一個需要互聯網技術提供者和場景擁有者聯手苦干共同磨合的時代。技術開荒之后,企業需要手拉手進入“填坑期”:互聯網科技沒有場景就永遠無法落地生根贏得商業勝利,產業沒了互聯網技術就無法順利升級跑贏明天——“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product”,在這一輪浪潮中,人們開始相信合作和實干的力量。

而互聯網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也宣告了工業4.0時代的正式到來,“智能制造”成為了世界性主題,從這一點來看,中國已從國家層面進行了推動。

“中國智造”背后的國家意志是中國企業最大的底氣

中央層面指出:“當前,從全球范圍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而國家對于創新的大力支持,也使中國現已從“制造大國”開始變為“智造大國”。以物流末端建設為例,憑借一年超400億件快遞包裹的驚人數據(其中超70%為電商型包裹),在龐大的市場及用戶端的刺激下,輔以中國完善的基礎設施網絡建設,讓物流末端的企業在產品創新型研發、落地布局、產業鏈建設等方面,都有著先天的優勢,目前在物流末端領域,體現“人工智能、硬件終端、新零售”為主要特征的工業4.0時代產物已基本初見雛形。

此次走向CES的智能快遞柜企業中郵速遞易就是最好的例證。在智能制造的大浪潮之下,中郵速遞易作為智能快遞柜的創始者,獲得了中國郵政的大力支持,雖然以豐巢為代表的民營智能快遞柜企業以其較為靈活的運營模式受到了部分資本的追捧,但國家的力量,讓中郵速遞易成為了物流末端領域“中國智造”的“領跑者”。

在用戶大數據層面,近6年的行業深耕累計擁有8.4萬組快遞柜(含易郵柜),包裹總投遞量超過13億,市場占有率更達到了44%,是整個行業的佼佼者;在市場布局層面,其已形成了擁有包括智能快遞柜、大容量自提柜、小黃筒、智能信報箱在內的產品矩陣,有效覆蓋了物流末端的“最后1公里”“最先100米”到“最后10米”和“最先10米”;在行業層面,中郵速遞易邁入國家隊后,不但有中國郵政在背后作為強有力的支持,自身也緊隨國家政策,將智慧物流末端產品向農村下沉,自主進行智慧物流生態體系的搭建。而這也是中郵速遞易能作為中國智慧物流的一張國家名片站在世界最前列,帶領包括豐巢、E站在內的諸多行業品牌,共同建設中國的智慧物流的原因。而除了頂層設計的推動,整個中國環境開始為中國企業向智能制造轉變提供了良性土壤。

企業是中國智造的主角和市場主體

有了頂層設計,有了成長的土壤,但企業才是實現“中國制造2025”藍圖的主角和市場主體。那么企業該如何在這一巨變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快速成長?

業內人士曾概括,“中國市場有別于其他國家的市場,它有足夠的規模,有足夠的內部多樣性。在大生態系統之下,不僅會出現新的物種,還有新的機制,特別是物種與物種之間所出現的新的連接器。”

以連接各個行業,聚焦物流末端的中郵速遞易為例,其母公司三泰控股成立于1997年,以研制金融自助設備起家,是工業2.0和工業3.0時期的代表性企業,而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三泰控股迅速調轉船頭,發力智慧物流,推出了智能快遞柜品牌中郵速遞易。隨后,中郵速遞易迅速在工業4.0的浪潮中,尋找自己作為連接器的定位以及搭建自己的生態圈。

一方面,作為物流行業的配送末端,中郵速遞易上游承接著商家和快遞企業,下游則直接面向用戶,商家、快遞企業和用戶都在中郵速遞易的智能終端上實現了連接。而隨著大數據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商家也更加希望共享用戶數據,中郵速遞易就能逐步將用戶行為串聯起來,產生的數據則可分析出一系列潛在的增值服務,進一步幫助電商企業和快遞企業挖掘出用戶需求,找到“超級用戶”所在。

另一方面,通過對各方資源的調動,中郵速遞易又形成了自己的生態圈。在這個生態圈中,既有中郵速遞易憑借智能快遞柜、智能信包箱、定制版大容量自提柜、小黃筒等智能終端搭建的高效包裹交付框架。又有各行業數據交流共享,個體與個體之間建立著多維度的關系。各行業的互相交融,又將誕生出新的個體,形成新的物流制造,書寫更多可能和未來。而中郵速遞易在智能物流建建上的創新舉措,也使得其頻頻獲得了包括博鰲國際物流論壇、亞太郵政業合作論壇等國內和國際上的關注。

中郵速遞易的變革故事正在當下中國不斷上演。工信部公布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數量或可佐證智能制造的“增量”。 2015年示范項目有46個,其中第二產業39個、第三產業7個;2016年有63個,其中第一產業1個、第二產業61個、第三產業1個。

有業內人士感慨,幾年前,不少前來參展的中國企業都強調自己為“國際公司”,或是與國際巨頭合作的公司。而在本屆展會上,外國品牌開始爭相標榜與中國企業的合作關系,中國企業則高調唱響“中國品牌”。中國企業在工業4.0時代向世界展現了創新與創造的力量,這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中國的未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