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6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第31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在北京舉辦。本屆展會是后疫情時代在中國舉辦的通信業首個重要展會,也是今年迄今為止在亞洲地區舉行的最大通信展會。
展會以“打通信息大動脈,共創數智新時代”為主題,設置6大展示內容、9大特色展示專區,邀請國內外約400家知名企業參展。統信軟件攜最新成果參展,從數信融合的行業案例,到云網融合的產品組合, 全面展示統信UOS在電信領域的技術實力與深厚積淀。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出席開幕論壇并致辭。他表示,信息通信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行業,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迅速發展的信息通信業有效驅動了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推動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云明主持開幕論壇。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中國移動總經理董昕、中國廣電董事長宋起柱、中國鐵塔董事長張志勇出席論壇并致辭。工信部總工程師趙志國,工信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高東升出席活動。
數信融合,電信行業勇當排頭兵
運營商是國家通信安全的提供者,而操作系統作為IT系統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電信行業的信創進程起步較早,從網絡設備開始,逐步過渡到外設、主機、操作系統。
進入2023年,電信行業信創經過探索、驗證和試點,迎來了發展的快車道。從辦公、營業到生產場景,從一般業務到核心業務,統信軟件正助力電信行業信創全面落地。
本屆展會上,統信軟件現場還原了運營商辦公場景和營業場景,搭載了統信UOS桌面版、統信集中域管平臺等核心產品的臺式機、筆記本電腦,以及營業廳常用的高拍儀、手寫屏等設備,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體驗。
河北移動和統信軟件共同制定了網絡、終端、操作系統、外設到安全架構的營業自主可控的信創環境規范。展臺上,統信軟件工作人員展示了統信UOS在河北移動營業廳場景中的應用案例。
河北移動基于磐基PaaS、磐維構建“超全鏈路”可觀測體系。通過構建跨平臺信創瀏覽器,智慧中臺連楹外設助手,磐基PaaS、磐維可觀測底座能力,立體化數據資產安全防護體系,全棧應用虛擬化能力為營業廳操作系統替換保駕護航。
統信軟件輔助河北移動完成營業系統100%適配,適配菜單2000+,測試用例5000+。目前統信UOS產品已覆蓋河北省內12個地市、159個區縣的移動營業廳。
除終端操作系統外,統信UOS服務器版及CentOS解決方案也是展臺的一大亮點。
統信UOS服務器版以極高的可靠性、持久的可用性、優良的可維護性,在客戶實際運營和使用過程中深受好評,在“服務器操作系統創新應用”試點項目評選中榮獲5個“卓越獎”、4個“先鋒獎”。
2021年8月,浙江移動聯合統信軟件成功打造操作系統及服務器全信創解決方案,完成了國內首次“龍芯5000+統信UOS”在終端、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的端到端投產,被授予中國軟件評測中心頒發的“2021年服務器操作系統創新應用卓越獎”。
今年,統信軟件又中標中國移動云能力中心移動云服務器操作系統遷移項目,目前已進入實施階段。
在中國聯通分布式云計算集群系統遷移項目中,中國聯通軟件研究院經過多次方案設計磋商、前期適配和測試,遴選聯通云平臺、cBSS微服務、計費出賬、5G SA智匯消息、新客服外呼中心作為實際利舊替代場景,采用“分批分級,逐步替代”的原則,在原有CentOS服務器上成功進行統信服務器操作系統遷移替換。
2021年,統信軟件與天翼云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完成了天翼云云電腦、云平臺、天翼云自研PaaS組件等幾十款產品全架構適配。此外,雙方依托優勢資源,基于統信UOS打造了全鏈路云服務產品及行業解決方案,目前該方案已在西北信創云項目中落地應用,實現雙贏。
云網融合,攜手共建云端一體協同
行業的滲透是對統信UOS產品的認可,客戶的需求則是統信軟件創新的動能。
隨著5G建設進入后期,運營商充分享受了C端市場紅利,而基于云端的產業數字化成為其第二成長曲線。
據第三方調研報告顯示,三大運營商2022年產業數字化業務收入增速在15%-40%左右,聯通云、天翼云、移動云業務收入均翻倍增長。
云計算是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催化劑,操作系統則是信息技術產業承上啟下的使能器。在技術推動下,操作系統向著更具彈性和可擴展性、虛擬化和容器化方向發展。統信軟件通過云原生操作系統產品體系以及云生態共建,與運營商攜手打造出自主可信的云底座,助力產業數字化提速。
在統信云電腦解決方案展示區,搭載統信UOS的多個運營商云桌面管理系統一一呈現。通過統一的操作系統平臺、標準應用及外設接口,實現統一管理、統一運維。
云桌面操作系統可突破物理時空和終端限制,在靈活性、兼容性、安全性、資源集中管理、配置及維護等方面具備優勢,已經成為下一代操作系統的主流形態。
奮楫揚帆正當時,凝心聚力譜新篇。未來,統信軟件將持續服務電信行業數字化、信創化深度融合,共拓云上藍海,助推我國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綠色、安全可控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