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設背景
軍委國防動員部按照裝備倉庫管理“標準化建設、精確化儲供、立體化安防、專業化警衛”的“四化”新模式,分期分批對所屬軍分區民兵管理骨干強化集訓,立起新時代省軍區系統裝備管理工作的標準規范。
省軍區系統現役裝備和民兵裝備分布點多面廣、譜系紛繁復雜,裝備倉庫管理是有效履行新時代應急應戰使命任務的重要內容。近年來,軍委國防動員部主動適應改革新情況新變化,建立健全與全軍裝備管理體制相銜接、與省軍區系統實際相符合的裝備管、修、供、保管理新模式,推動民兵裝備保障納入全軍武器裝備保障體系,確保新體制下省軍區系統裝備工作有序運行。
“為了開創民兵裝備倉庫建設新局面,我們積極創新裝備管理手段、轉變裝備保障模式,運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管裝方式,采取區域化、社會化、市場化保障方法,探索形成了‘標準化建設、精確化儲供、立體化安防、專業化警衛’等民兵裝備倉庫管理新模式。”軍委國防動員部相關業務局領導說。
東識智慧戰備器材管理系統DW-S301專業為軍分區和人武部構建的物資裝備智能化管理系統。結合了單位器材管理要求、日常使用的實際需求及投入實際情況,基于RFID技術、安防監控技術、門禁技術、環境監控技術和智能燈控技術等實現了裝備管理新思路。
二、功能介紹
(一)物資出入庫
利用RFID技術,系統自動對出入庫物資信息進行識別判斷,從而提高物資出入庫效率,避免手工操作誤差,方便管理人員對庫房的管理。
(二)物資標簽
將有源標簽與物資進行綁定,可隨時查看物資狀態,每一種類別都有的標簽,它具有一目了然、管理方便的特點。
(三)物資盤點
管理人員可以根據工作需求,使用手持設備或在系統中手動進行物資盤點,并對盤點結果進行實時更新,并形成統計報表。
(四)維修保養
根據貨品存儲需要,對貨品進行維修保養處理,系統對貨品的維修保養出入庫信息進行記錄。
(五)自動報警
當出庫單任務未下達時,通道門自動掃描識別到貨品RFID電子標簽,系統自動判別此次出入庫異常并自動發出警報,提醒相關人員及時處理。
(六)查詢統計
查詢貨品出入庫記錄、庫存信息查詢、庫存盤點查詢、庫存警戒查詢、維修保養查詢、報警信息查詢等眾多查詢功能,可以滿足用戶在系統使用過程中對查詢功能的要求。
(七)可視化展示
三維建模,可視化對每個倉庫進行攝像頭嵌入監管,能夠查看到實時的倉庫情況,并支持多個攝像頭切換查看。對倉庫統計數據和報警數據進行圖形統計,可清晰觀測到倉庫物資信息。可視化地圖顯示每個倉庫的位置信息,能夠在地圖上實現倉庫信息切換,顯示不同倉庫物資信息的內容。
(八)環境實時監測
實時監測庫房內的溫度、濕度、煙霧檢測等需關注的環境指標數據,不同物資對環境的要求不同,可設置特殊物資對環境指標的閾值,一旦超值時系統自動提示。
(九)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是對在倉儲作業中的操作員、人員、倉儲、貨品檔案、參數設置、登錄密碼等進行綜合管理。
三、應用價值
智慧戰備DW-S301主要針對物資業務管理特點開發,重點管理裝備入庫、裝備發放、裝備保養、裝備維修、貴重裝備定位、物資調撥狀態追蹤等環節,我們重視客戶體現從多角度評估,為客戶創造價值。
(一)及時反饋供貨商供貨質量
追蹤物資來源,及時反映出供貨商所供貨物質量情況,方便倉庫管理員對供貨商貨物質量進行及時了解,及時調換或維修設備。
(二)應急物資全生命周期管理
系統的建立,加強了物資相關信息的管理,能夠及時掌握物資裝備儲備情況及種類,在物資供應、儲備、調撥、使用環節進行嚴格管理。
(三)嚴格保障帳實一致
出入庫自動采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降低出入庫操作環節出錯幾率,管理人員可實時了解當前應急物資庫存情況,為調度救援提供決策依據,及時補充應急物資。
(四)智能手持終端應用
RFID手持機,打破傳統倉庫管理模式,結合條形碼或RFID標簽,對貨物的識別更加準確、高效,減少因人為原因造成的管理失誤。
(五)快速定位貨物
系統通過有源RIFD定位標簽的使用,可快速定位貨物存放位置,并圖形化展示。
(六)物資預警提醒
某些物資裝備有保質期或需定期保養或需到期處理的,在裝備入庫時登記了保存期,當超過保存日期后物品仍然在庫的,向保管員或所屬警員進行提醒。未經授權出庫報警、位移變化報警、煙霧報警等。
(七)緊急預案
根據實際情況制預案方案,在緊急情況下啟動預案方案,實現物資快速出庫。
四、總結
裝備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統是為適應新形勢下軍分區物資器材管理,而創新的一種裝備管理手段。該系統對裝備器材的信息化管理,為裝備器材的錄入、出入庫管理、調撥、盤點、應急預案、統計等提供數字化平臺,能夠有效、準確地對出入庫的武器裝備進行信息的自動識別和記錄保存,以及對裝備實力進行快速查詢和統計報表,從而達到對庫存裝備電子信息化管理。
我們堅持信息賦能、科技增效,在嚴格落實傳統人防、物防、技防要求基礎上,發展智能手段,拓展防衛區域,健全防控機制,通過引入周界防護系統,對周邊安全態勢進行全維全時感知,并搭建起智能“防控屏”,一屏顯示人員活動、裝備分布等態勢,以此打造內控外防一體、地面空中一體的立體化安防,切實把民兵裝備倉庫建成讓各級放心的“安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