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_亚洲欧美国产另类_秋霞成人午夜鲁丝一区二区三区_色综合中文字幕

芯片巨頭跨界爭霸,云邊端AI芯片大變局

2019-12-31 10:19:09

來源:安防網

上世紀80年代,英特爾曾身陷風雨飄搖的境地。
  令人生畏的日企在存儲芯片領域勢如破竹,將英特爾等美國半導體公司逼至越投資越虧損的惡性循環。
  英特爾最關鍵的轉型決定,甚至不是由英特爾所主導。大型機領導者IBM為了快速開辟個人電腦(PC)市場,在1981年向英特爾伸出橄欖枝——將PC微處理器訂單交給英特爾,推動英特爾將產品重心從存儲轉移到微處理器業務,躍居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
  PC時代將機遇送到英特爾面前,而英特爾引以為傲的PC業務,卻成為阻礙它擁抱移動時代的枷鎖。
  22年后,蘋果以iPhone掀起智能手機的狂瀾,引發移動芯片版圖的巨變。低耗電的Arm處理器開始雄赳赳的占據移動處理器市場,同時3G時代的到來讓高通逆襲成智能手機芯片之皇。
  電子產品的演進屢屢引發芯片領域的巨變,芯片在科技和經濟發展史中何其關鍵,誰能掌握核心技術和主流市場,誰就掌握了制衡生態的的話語權。
  歷史的巧合不斷上演。伴隨著人工智能(AI)點燃新的藍海市場,芯片公司NVIDIA率先收割深度學習的紅利,叱咤PC和智能手機時代的半導體巨頭英特爾、高通和華為也在變革中站到了新的戰場,在不同的領地相遇、交戰。
 
▲ “云-邊-端”發展示意圖(圖源:云計算開源產業聯盟報告)
 
  我們復盤過去四年間,上述多家芯片巨頭分別如何花式跨界云、邊、端、汽車這些他們原本鮮少踏足的新戰場,以及在這股跨界風潮中,中國AI芯片市場正扮演的關鍵角色。
 
 
中國,AI芯片必爭之地
  中國正成為新AI芯片市場爭奪戰中的關鍵市場。
  賽迪顧問2019年8月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芯片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AI芯片市場整體規模達到80.8億元,同比增長50.2%,在全球AI芯片市場占比最大,約占四分之一。
  更多傳統企業入局AI,推動了整個中國AI應用的日趨繁榮,也為精通底層解決方案的半導體巨頭們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去年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英特爾第一大市場。2020財年前9個月的NVIDIA財報中,中國臺灣地區和中國大陸加起來在NVIDIA總營收中的占比超過一半。高通也在首次公布云端推理時就表示美國和中國的主要云服務提供商都表示了對Cloud AI 100的興趣。
  為了更好融入中國市場,今年10月,Mobileye還同紫光集團在中國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紫光持股51%、Mobileye持股49%,主攻中國的智能車載市場。
半導體巨頭瞄準的早已不只是某一特定領域的戰場,而是所有AI應用方對整體AI系統的需求,而串聯起各硬件平臺,最大化自身生態優勢的關鍵工具,就是統一的軟件平臺。
 
  一方面,軟件的優化能幫助硬件進一步提升AI任務計算速度,并做到兼容未來的應用。
  比如過去兩年,NVIDIA僅通過軟件和庫的完善就將計算機整體性能提升4倍,并保證CUDA平臺未來持續升級的軟件在現有硬件依然能流暢運行。
  另一方面,統一的軟件開發平臺將大大降低開發者門檻不僅面向硬件開發者簡化流程,使開發者用一套軟件就能開發云邊端各類硬件,而且也為軟件開發者打通從軟件到芯片開發的直接路徑。
  NVIDIA借助統一CUDA構筑了龐大的生態壁壘,英特爾打造了統一編程方法oneAPI來為開發者提供跨平臺、跨架構的統一編程體驗,華為給開發者準備了“AI芯片+數據庫+芯片開發工具+AI框架+AI應用平臺”全家桶,高通也承諾將為Cloud AI Cloud提供良好的軟件堆棧。
  即便越來越多云計算、算法廠商對造芯躍躍欲試,他們中多數芯片產品的背后都或多或少有半導體巨頭的身影,無論是從硬件技術沉淀,還是長年積累的對客戶的理解,半導體巨頭們都是造芯合作伙伴最佳選擇。
  這場由AI應用需求引發的芯片革命,反過來又推動著中國AI市場快速擴張和繁榮。
 
2020年,AI芯片落地戰升級
  回頭來看,半導體巨頭們在AI芯片領域的擴張路數不盡相同。
  有的將內部團隊再劃分,有的外招新團隊,有的則揮金如土大肆并購,直接把成熟的公司團隊及產品買下來。
  盡管新的技術浪潮總會孕育出一批批充滿活力和創新能力的新初創企業,但若論資金、技術實力、工程資源、品牌認可,在云-邊-端相輔相成的AI芯片戰場,半導體巨頭們仍具有相當的競爭力。
  AI芯片的競爭才剛剛開始,NVIDIA能否成功守壘、英特爾能否真正協同好各計算架構,高通能拿到多少數據中心市場蛋糕,華為的AI大網如何與其云計算齊頭并進,未來還充滿變數。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2020年將成為AI芯片落地正面較量的關鍵之年。

索取“此產品”詳細資料,請留言
  • *姓名:
  • *手機:
  • *郵寄地址: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