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萬維承建的“甘肅省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管理平臺”斬獲2023年地理信息產業優秀工程金獎。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優秀工程獎是我國地理信息行業的最高級別工程獎項,由自然資源部、國家科學技術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設立,在業內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認可度。
一起了解
甘肅省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管理平臺
5個“一”:甘肅省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管理平臺建設完成了生態環境“一張網、一平臺、一窗口、一中心、一張圖”。
5個“通”:平臺整體包括5個“一”以及指揮中心配套改造和標準規范體系建設等7類910項建設任務,基本形成了云網通、數據通、業務通、應用通、服務通。
5個“統一”:初步實現了生態環境信息資源從數出多門、來源分散向一數一源、一源多用、互聯互通和共享開放轉變,信息系統及網絡安全建設從各自為政、分散建設向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應用、統一管理、統一運維的集約化、協同化模式轉變,從作為環境管理工具向支撐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和路徑轉變,管理方式逐步轉型,生態環境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建設全業務要素的一體化監管平臺
1.地理信息服務平臺:強有力基礎支撐

基于豐富的服務資源為平臺提供了“天、地、空”一體化空間多維分析及空間可視化能力,健全了平臺的空間分析能力,夯實了空間可視化水平,為業務應用及宏觀決策提供技術支撐及服務支持,并構建二三維一體化的空間監管能力。
2.一體化業務協同

3.集約化效率保障

多方位、多技術、一體化的創新要點
1.全方位設計,打造強有力監測體系

設計原則:“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大安全、大環境”
業務主線:“說清現狀、預警研判、科學施策、目標管控、成效評估”
核心目標:改善全省環境質量
圍繞“一張網、一平臺、一中心、一張圖、一窗口”的總體目標,重點突出一張圖“大氣、水生態、土壤、自然生態”等10項核心業務,以及一窗口“綜合辦公、規劃項目管理、生態環境督查、財務管理”等8項業務,開展生態環境全業務要素的設計工作。
平臺致力于創新生態環境污染防治與治理手段,推進全省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聯網共享,積極促進大數據與生態環境保護相融合,全面提升生態環境管理水平,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2.多技術運用,提供全方位基礎支撐

平臺引用業務領先模型及數據球網結構多維模型,微服務+容器的方法論,并基于“中臺”設計理念,加強云計算、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衛星遙感、移動互聯網等前沿技術的融合應用,構建形成中臺、地理空間、視頻監控、統一支撐、一體化運管等五大基礎支撐能力。
3.一體化支撐,提供空間智能服務

平臺建設基于二三維一體化SuperMap GIS軟件,實現了生態環境“天、地、空”一體化多源數據的統一管理、智能分析及多維展示。平臺實現了傳統測繪數據矢量、影像的接入,新型測繪傾斜攝影、手工模型數據的接入,生態環境流數據的接入。結合生態環境業務模型,平臺基于GIS空間分析及展示能力,為業務管理提供智能化分析手段,為各類生態環境數據的匯總展示提供支撐。
提升辦事效率 服務生態文明體系建設
1.打造對公服務“一窗口”

嚴格落實省數字政府“12345+N”體系建設工作要求,創新政府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打造“互聯網+生態環境”服務新模式,形成面向企業統一窗口和面向公眾統一服務平臺。優化行政審批,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甘肅省生態環境廳政務服務事項已全部進駐數字政府辦事大廳,實現“全程網辦”“一網通辦”。目前,32項依申請事項全程網辦率100%,網上辦件承諾時限壓縮比達到72%,審批事項平均辦結時限壓減76%,辦件好評率100%,綜合政務管理能力和對外公共服務水平有效提升。
2.多終端、多載體提供服務
平臺構建全省公眾全員參與生態環境治理的新局面,打造信息服務門戶PC端、手機端為一體的信息之窗,創新公眾信息服務載體,提升服務能力,提高公眾綠色生態福利。
3.智在管理,慧在應用

平臺的建成使得環境管理、環境監測、環境應急、環境執法和科學決策更加有效、準確,實現以數據為驅動的生態環境監測管理業務的智能化,支撐污染防治與環境保護工作的便捷化,助推甘肅省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有效加強全省生態環境“天、地、空”一體化監測全覆蓋,完善監測成果應用,做好污染點源、面源監控與管理,服務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和甘肅省生態文明體系建設。
用戶點評
甘肅省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管理平臺基于統一的空間地理信息服務平臺,建設覆蓋“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自然生態、核與輻射、綜合執法、應急指揮、固廢監管、環評與排放、應對氣候變化”全業務要素的一體化監管平臺,提供了“天、地、空”一體化空間多維分析及空間可視化能力,健全空間分析能力、夯實空間可視化水平,為改善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生態文明體系提供有力支撐,全面推進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監管數據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聯動,助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