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5日,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聯盟(CCIA)一份重磅報告,揭示了美國情報機構長期針對全球移動智能終端實施大規模攻擊與監聽竊密的活動,從手機到平板,從 AIPC 到物聯網設備,這些與我們日常工作生活緊密相連的智能終端,早已成為國家級網絡戰的 “主戰場”。當普通用戶還在為手機收到垃圾短信而煩惱時,企業管理者已敏銳意識到:智能設備安全防線的每一處漏洞,都可能成為竊取核心商業機密的 “致命缺口”。
智能終端 為何成為網絡攻擊的“香餑餑”?
在數字化辦公普及的當下,智能終端已成為企業運營的 “神經末梢”。員工通過手機處理合同、參加遠程會議、借助智能平板訪問客戶數據…… 這些便捷操作背后,卻潛藏著巨大的安全風險。據權威機構統計,2023 年全球企業因智能終端數據泄露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 380 億美元,而 90% 的攻擊事件都源于終端設備的安全防護薄弱。
美國情報機構的攻擊手段更是令人觸目驚心:他們利用設備漏洞繞過安全認證,通過惡意軟件長期潛伏在終端系統甚至通過網絡攻擊竊取內網資源等。尤其是大型企業的研發數據、戰略規劃、客戶資源等核心信息,才是黑客眼中的 “終極獵物”。某能源集團曾因高管手機被植入間諜軟件,導致海外項目投標方案提前泄露,直接損失高達數億元。

企業辦公場景 安全防護的“重災區”
對于企業而言,智能終端的安全隱患不僅來自外部攻擊,內部管理漏洞同樣致命。現代辦公模式下,員工使用自帶設備(BYOD)處理工作事務,企業如未構建移動端安全管理體系及架構,或會導致數據分散、權限混亂,甚至敏感數據泄露。更關鍵的是,傳統網絡安全防護手段,很難抵御新型網絡攻擊,一旦被攻破整個企業網絡都將面臨癱瘓風險。
某金融機構曾因員工誤點釣魚鏈接,導致手機端的客戶交易數據被竊取,不僅引發監管部門調查,更嚴重損害了企業信譽。這些案例反復證明:在智能終端安全問題上,企業 “裸奔” 不起,必須建立一套覆蓋設備、數據、應用、網絡的全場景防護體系。

指掌易:企業智能終端安全的“守護者”
面對以上問題,指掌易憑借在企業信息安全領域的深厚積累,為企業辦公場景量身打造了一套 “硬核” 防護方案。從設備管控、數據保護、安全訪問等多個維度入手,構建起企業業務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護體系。
設備管控:從 “準入” 到 “離場” 的全流程守護
指掌易通過設備身份認證、合規檢測、風險評估等手段,實現對企業智能終端的 “全生命周期” 管理。無論是企業配發手機,還是員工自帶的終端設備,都需滿足嚴格的合規要求才能接入企業網絡。一旦發現設備存在越獄、root、安裝惡意軟件等風險行為,系統將自動隔離或禁止訪問敏感數據。同時,針對設備丟失、員工離職等場景,指掌易支持遠程數據擦除功能,確保企業數據難以外泄。
數據保護:構建 “銅墻鐵壁” 般的安全堡壘
在數據安全方面,指掌易獨創的數字化安全工作空間技術。該技術通過在終端設備中創建獨立的安全沙箱,將企業數據與個人數據徹底隔離。所有工作數據僅在安全容器內加密存儲、處理和傳輸,即使設備被入侵,黑客也無法突破容器邊界獲取數據。此外,指掌易還引入了動態數據水印、敏感內容識別等技術,一旦發生數據泄露,可快速追溯源頭,實現 “事前防御、事中管控、事后追責” 的全鏈條保護。
在網絡攻擊手段日益復雜的今天,智能終端安全已不再是企業的 “選修課”,而是關乎生存發展的 “必修課”。指掌易始終以守護企業數據安全為使命,不斷創新技術、優化方案,為企業打造堅不可摧的安全防線。未來,指掌易將繼續深耕企業智能終端安全領域,與產業鏈伙伴攜手共進,在這場網絡安全保衛戰中,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保駕護航,讓每一次數據交互都安全無憂,讓每一次智能辦公都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