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設必要性
借助VR手術模擬器進行手術訓練及規劃,可降低手術訓練以及治療的成本和風險,減少醫生在訓練教學中對動物和尸體的依賴,提高臨床醫學診斷、治療的技能和精度,使得高難度手術得以更快地普及,減輕患者的治療痛苦,縮短滯院時間,降低醫療支出。
作為承載“VR+醫療”的重要技術載體,VR醫療手術虛擬仿真系統可以在醫學教育培訓、術前規劃、術中導航和新式醫療技術的轉化等多層次中應用實踐。通過Unity構建3D環境和實驗室物品、人體 3D 建模,并將手術操作的流程融入其中,使用戶能夠更直觀、低成本的完成相關手術的學習及實操訓練等。
二、系統概述
隨著虛擬仿真技術的發展,虛擬仿真教學在教育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突出特點是能夠將不易講清楚的原理、操作等,以直觀的方式展現出來,并可進行三維旋轉、縮放、專用操作等虛擬互動,提升教學效果。光無際的VR醫療手術虛擬仿真系統,主要運用VR技術,對典型醫療手術以三維虛擬仿真形式進行虛擬情景再現,對醫療手術的目標結構、醫療原理、手術操作等進行交互式演示與訓練,實現沉浸式、自主式學習,有效提升學習效果。
三、內容介紹
光無際VR手術仿真系統是一款全面、高度定制的醫學培訓工具,旨在提高醫生和醫學專業人員的手術技能和認知水平。系統集成了漫游認知、術前學習、手術實操、要點考核監控和輔助功能等多個模塊,以全面模擬真實手術環境,為用戶提供高度沉浸式的培訓體驗。
漫游認知模塊涵蓋了場景、儀器和工具的認知,使用戶能夠在虛擬環境中熟悉手術場景、儀器設備及各類手術工具。術前學習模塊專注于手術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手術區消毒、手術刷手法、鋪巾、穿無菌手術衣等步驟,確保用戶在實際手術操作前具備充分的準備知識。
手術實操模塊提供多種手術場景,包括清創術、環甲膜穿刺術、氣管切開術、脾切除術和腸吻合的縫合,使用戶能夠在虛擬環境中進行真實的手術操作,提高其實際操作技能。要點考核監控模塊通過理論考核、操作考核和實驗報告,對用戶的學習成果進行全面評估。
輔助功能方面,系統提供了系統設置、系統幫助和語音提示等功能,以增強用戶體驗和提供更個性化的培訓服務。
手術仿真系統為醫學專業人員提供了一種先進、高效的培訓方式,通過全面模擬手術環境,使用戶能夠在虛擬場景中不斷提升手術技能和認知水平,為實際臨床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一)漫游認知模塊
場景認知模塊:醫生可以在手術室中漫游,包括護士臺、緩沖間、更衣間、洗手間和手術室等區域。通過虛擬漫游,醫生能夠觀察手術室的細節,如照明、患者床位位置等,以提高在實際手術中的環境熟悉度。系統高亮顯示關鍵區域,加強對整個手術室的認知。

儀器認知模塊:涵蓋了手術室內的各種醫療儀器,包括呼吸機、無影燈、手術床、微波治療儀、心電圖分析儀、輸液泵、麻醉機、多普勒超聲波診斷儀、C型臂等。醫生通過交互式操作深入了解每種儀器的結構和操作方式,系統高亮顯示每個儀器,提供實際使用體驗。

工具認知模塊:包含手術中常用的各種工具,如氣管套管、手術刀、組織鉗、持針鉗、止血鉗、氣管擴張鉗、帕巾鉗、組織剪、甲狀腺組織拉鉤、敷料鑷等。醫生通過虛擬交互操作模擬使用每個工具,系統提供詳細介紹和高亮顯示,增強對工具的實際認知和操作技能。

(二)術前學習模塊
手術區消毒:醫生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手術區消毒,系統可能提供實時反饋,確保醫生掌握正確的消毒手法。模塊中的每個步驟和工具都被高亮顯示,醫生可以通過交互操作模擬執行,系統提供實時反饋和評估。

手術刷手法:醫生模擬正確的刷手過程,系統可能突出顯示每個步驟的關鍵點,并提供指導以確保無菌操作。每個步驟高亮顯示,醫生可以通過交互操作模擬執行,系統提供實時指導和評估。

鋪巾:醫生在虛擬手術臺上鋪設巾,系統模擬布料的擺放方式,確保醫生按照正確的步驟進行操作。模塊中的每個步驟都被高亮顯示,醫生可以通過交互操作模擬執行,系統提供實時反饋和評估。

穿無菌手術衣:醫生學習如何穿戴無菌手術衣,系統可能提供實時模擬,確保醫生能夠正確而迅速地完成操作。每個步驟高亮顯示,醫生可以通過交互操作模擬執行,系統提供實時指導和評估。
(三)手術實操模塊
清創術:在手術實操模塊中,醫生模擬清創術,系統提供虛擬傷口、手術工具,以及實時反饋,幫助醫生練習清潔和準備手術區域的技能。每個步驟和工具都被高亮顯示,醫生可以通過交互操作模擬手術,系統提供實時的指導和評估。

環甲膜穿刺術:手術實操模塊涵蓋了環甲膜穿刺術,醫生進行虛擬的環甲膜穿刺手術,系統提供模擬的患者解剖圖像,幫助醫生掌握正確的穿刺技術。每個步驟和工具高亮顯示,醫生可以通過交互操作模擬手術,系統提供實時的指導和評估。

喉管切開術:手術實操模塊中包括氣管切開術,醫生模擬緊急情況下的喉管切開手術,系統提供虛擬患者的生理指標,幫助醫生迅速而準確地進行喉管管理。每個步驟和工具高亮顯示,醫生可以通過交互操作模擬手術,系統提供實時的指導和評估。

脾切除術:手術實操模塊中包括脾切除術,醫生進行虛擬的脾切除手術,系統模擬實際手術中的各個步驟,包括切除和止血技術。每個步驟和工具高亮顯示,醫生可以通過交互操作模擬手術,系統提供實時的指導和評估。

腸吻合的縫合:手術實操模塊中涵蓋腸吻合的縫合過程,醫生模擬腸道手術中的縫合過程,系統提供虛擬的腸道組織和多種縫合技術,以幫助醫生提高縫合技能。每個步驟和工具高亮顯示,醫生可以通過交互操作模擬手術,系統提供實時的指導和評估。
(四)理論考核模塊
理論考核:模塊通過簡單(10套選擇題)、中等(20套選擇題)、困難(50套選擇題)共三種難度進行考核。系統會彈出理論考核題目,用戶需選擇對應答案,系統會檢索預置的正確答案并與提交結果。

四、系統優勢
安全性: 手術仿真系統提供虛擬環境,讓醫生在沒有實際患者的情況下進行訓練,降低了實際手術中可能帶來的風險,保障患者的安全。醫生能夠在虛擬場景中嘗試新技術、磨練操作技能,而無需擔心患者的生命安危。
全面模擬: 涵蓋了漫游認知、術前學習、手術實操等多個模塊,全面模擬了手術前、手術中的各個環節。漫游認知模塊通過場景、儀器和工具認知,使培訓更貼近實際手術操作。手術實操模塊提供多樣化的手術場景,使醫生能夠全面提高在各種手術操作中的熟練度。
個性化學習: 通過要點考核監控模塊,系統根據醫生的學習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反饋和指導。這有助于醫生更有針對性地提高弱項,促使他們在培訓過程中獲得更為有效的學習經驗。
效率提升: 系統的輔助功能,如語音提示和系統設置,提高了培訓的效率。醫生能夠更專注于手術技能的提升,而不被不必要的學習曲線阻礙。
實時反饋: 提供實時的反饋系統,讓醫生能夠及時了解自己的操作準確性和效果。這種實時性的反饋有助于醫生在培訓中不斷調整、改進手術技能,提高操作的精準性。
多樣化手術場景: 包括清創術、環甲膜穿刺術、氣管切開術等多種手術場景,使醫生能夠接觸不同類型的手術,提高其全面應對各種情況的能力。這種多樣性有助于培養醫生的綜合應變能力,使其更具備面對各種臨床挑戰的信心。
迭代更新: 具備系統升級和更新的能力,保持與最新醫學知識和技術的同步。系統不僅提供初始的培訓體驗,還隨時更新以反映醫學領域的最新進展,確保醫生能夠始終處于專業的前沿水平。
五、功能應用
(一)提升戰地醫療人員的手術技能
模擬復雜手術場景:VR外科手術訓練系統可以模擬戰地環境中常見的創傷性手術,如槍傷、爆炸傷、燒傷等,幫助醫療人員在虛擬環境中反復練習手術操作,提高應對復雜傷情的能力。
實時反饋與評估:系統能夠提供實時的操作反饋,幫助醫療人員糾正錯誤,改進技術。例如,系統可以評估縫合的精準度、止血的效率等,確保醫療人員在真實手術中能夠更加熟練和高效。
(二)增強戰場急救能力
高壓環境訓練:VR系統可以模擬戰場上的高壓環境,如槍聲、爆炸聲、時間壓力等,幫助醫療人員在心理和生理上適應戰場條件,提升在極端環境下的急救能力。
團隊協作訓練:通過VR系統,醫療團隊可以進行協同訓練,模擬戰地救援中的分工合作,提高團隊的整體應急反應能力。
(三)優化軍事醫療資源配置
降低訓練成本:傳統的戰地醫療訓練需要消耗大量的醫療資源(如尸體、動物模型等),而VR系統可以大幅降低這些成本,同時減少對真實資源的依賴。
遠程培訓與支持:VR技術可以支持遠程醫療培訓,專家可以通過虛擬環境對偏遠地區的醫療人員進行指導,提高整體醫療水平。
(四)支持軍事醫學研究
新手術技術驗證:VR系統可以用于驗證新的戰地手術技術和設備,幫助研究人員在虛擬環境中測試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減少對真實患者的風險。
數據收集與分析:系統可以記錄醫療人員的操作數據,用于后續的分析和研究,幫助改進訓練方法和手術技術。
(五)心理適應與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預防
心理脫敏訓練:通過反復暴露于虛擬的戰場環境中,醫療人員可以逐漸適應戰場的高壓和創傷場景,減少真實戰場中的心理沖擊,降低PTSD的發生風險。
六、運行環境
PICO4產品配置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全系搭載高通驍龍XR2處理器,體驗流暢;Pancake折疊光路設計讓設備更輕,不含綁帶和電池的重量僅相當于一罐可樂,前后平衡分布的設計也極大提升了佩戴舒適性;4K+超視感屏和105°超大視角的畫面表現極佳,HyperSense振感手柄有著逼真靈動的振感反饋,6DoF空間頭手定位讓設備精準識別,支持裸手交互,更具沉浸感。 瞳距調節升級為無級調節。
七、未來發展趨勢
未來手術仿真系統將更深度地整合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為醫生提供更逼真、沉浸的培訓體驗。這將包括更先進的三維圖像、交互式元素和實時模擬,使醫學專業人員能夠更好地感知和處理復雜的醫療情境,其中結合其他先進技術將具有以下拓展方向。
人工智能的應用: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的手術仿真系統將更加智能化。AI可以用于提供個性化的培訓路徑、實時的智能輔助和基于數據的反饋,以幫助醫生更好地理解和改善其技能。
云端服務和協作:未來的系統將更加倚重云端服務,醫學專業人員可以通過云平臺實時分享、存儲和獲取模擬手術數據。同時,這也將促使全球范圍內的醫學專業人員進行協作,共同提升培訓水平。
跨學科培訓:未來的手術仿真系統將不僅僅局限于手術技能的培訓,還將擴展至跨學科培訓,包括團隊協作、溝通技能等方面,以更好地應對復雜的醫療環境。
個性化學習路徑:基于學員的學習風格、水平和需求,未來的系統將提供更為個性化的學習路徑。這意味著醫學專業人員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特定的培訓模塊,使培訓更加靈活和有效。
虛擬手術團隊:未來的發展可能涉及到虛擬手術團隊的培訓,醫學專業人員可以在虛擬環境中模擬與其他醫療團隊成員的協作,提高團隊協同效能。
遠程培訓和協作:隨著通信技術的進步,未來的手術仿真系統將支持遠程培訓和協作,醫學專業人員可以通過互聯網參與實時的虛擬手術培訓,促進全球醫學專業人員之間的知識分享和協同工作。
個體化反饋機制:針對個體差異,未來的系統將進一步改進反饋機制,基于生物反饋和學習分析,為每位醫學專業人員提供更加個體化、精準的評估和反饋,以更有效地促進其專業發展。
仿真手術工具的進步:隨著材料科學和工程技術的發展,未來仿真手術器械將更加逼真,包括具有真實手感和生理特征的仿真工具,使醫學專業人員能夠更貼近實際手術操作。
教育生態系統的建設:未來手術仿真技術可能成為更大教育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與醫學院校、醫療機構和行業協會合作,共同建立更全面、可持續的醫學培訓體系,為醫學專業人員提供更為豐富的學術資源和支持。
實時數據分析和挖掘:利用大數據和實時數據分析技術,未來的系統將能夠更深入地挖掘醫學專業人員的培訓數據,為培訓提供更精準的調整和改進方案,從而不斷優化培訓效果。
仿真技術的蓬勃發展正在各個領域掀起一場技術革命。在醫學領域,手術仿真訓練通過虛擬手術臺、患者模型和實時反饋系統,提供了醫生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大量實際手術操作的機會,極大地提高了醫生的技術水平和應對復雜病例的能力,從而減少了患者的手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