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1 08:56:56
來源:
現代戰爭中,對戰爭及每次作戰行動進行作戰模擬,已日趨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做法。它實質上提供了一個“作戰實驗室”,在這個實驗室里,利用模擬的作戰環境,可以進行策略和計劃的實驗;可以預測策略和計劃的效果,檢測策略和計劃的缺陷;可以評估武器系統的效能;可以啟發新的作戰思想。在戰爭從實驗室“打響”方面做得最好、啟動最早、投資力度最大,常常能精確描繪實戰,實戰又能反過來忠實體現模擬的,應推美軍。在下面的文章中,來自空軍某研究所的高工將為讀者解讀美軍作戰模擬做法。
從數據庫做起
豐富的數據及其權威性為美軍作戰模擬提供了強勁的底層支持。美軍數據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有很高的權威性 美軍集中人力、財力和設備建設數據庫;國防部、國防工業部門和各軍兵種主要提供歷次實戰的數據;實兵演習、部隊試驗,特別是野戰實驗搜集數據;通過在試驗場內安裝各類電子儀器、激光等實驗裝置,實時搜集記錄模擬戰斗數據,如發現目標概率、毀傷率、武器運動速度等。
數據極其豐富和全面,不僅包括通常的武器裝備戰術技術性能參數,還包括戰略與戰術原則;軍事實力與部署;目標類型與特征;實際作戰經驗與教訓;飛機、坦克、導彈、火炮、炸彈等武器的戰術使用及作戰效能;指揮員、戰斗員和飛行員在實戰中的表現和心理素質;C3I系統在實戰中的作用;飛機、直升機、防空導彈等武器裝備的維修和損耗;后勤及技術保障;世界其他國家武器裝備的戰術技術性能、結構類型;武器裝備的理論數據和試驗鑒定數據等。
作戰模型呈層次系列
美軍用于作戰模擬的模型不僅數量大,類型多,應用廣泛,而且還按各軍、兵種自成體系,自上而下地建立了具有層次結構的作戰模型系統。
美軍在作戰模擬發展的初級階段,由于缺乏統一的建模方法和數據格式,建成的作戰模擬系統互不相容,使用不便。后來,美軍采取了改進措施。如美陸軍部推行的“作戰模型改進計劃”,在一個統一的管理機構之下,建立一個具有層次結構的陸軍作戰模型系列。
這一模型系列,以美軍概念分析局負責建立的戰區級作戰模型作為金字塔的最高層,自上而下依次是美陸軍訓練、條令司令部所屬的分析司令部所建立的軍、師、旅、營級作戰模型。每一個戰區級、軍師級、旅營級的模型又根據其使用要求,派生出訓練型、自動模擬型、研究型及簡化型等多種形式的作戰模型系列。大量呈現層次系列的作戰模型構筑了美軍作戰模擬的骨骼框架。
重視仿真虛擬運用
作戰模擬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為參訓人員提供逼真的戰場態勢信息,使他們在近似實戰的復雜環境中提高謀略水平和作戰能力。
近年來,美軍非常重視虛擬仿真技術的利用,建立了以虛擬現實技術為基礎的戰場環境仿真體系。他們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構建虛擬戰場,以其逼真的三維模擬環境,借助視覺、聽覺和觸角神經,引導演練者進入虛擬戰場,使他們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樣的環境中,指揮員可以獲得充足的戰場信息,擁有決策優勢,貫徹各種戰術思想;戰斗員可以熟悉戰場環境,適應戰場氛圍,訓練戰斗技能和堅韌的意志。
重點演練戰區級
戰區級作戰仿真模型是美軍實施作戰模擬的主要模型。戰區級作戰模擬幾乎涵蓋了美軍作戰模擬的所有內容,代表美軍作戰模擬的最高水平。
這種作戰仿真系統采用蘭徹斯特作戰損耗率的方法和錯綜復雜的后勤模型顯示部隊的運動,主要用以支持戰區戰略級和戰役級訓練,涉及陸、海、空、天、電多維空間和高技術戰爭的各種兵力、兵器,模擬從本土到主要作戰方向的全縱深,除了交戰雙方的毀傷外,特別重視后勤、指揮控制等作戰環節的描述。如美軍建在柯特蘭空軍基地的“戰區防空指揮和控制仿真設施”,是世界上最大的戰區級防空仿真設施。美國空軍空戰司令部多次利用它提供的逼真仿真環境,進行完善作戰計劃和作戰概念的研究。
發展野戰模擬手段
美軍從海灣戰爭中認識到,作戰模擬在平時固然重要,在戰場上更不可忽視,因而,非常重視發展適應野戰條件下使用的作戰模擬手段。
海灣戰爭后,美軍研制開發了大量機動、便攜、適應野戰條件的計算機模擬系統和小型化、嵌入式仿真模擬器。利用這樣的系統,單個士兵或部隊通過實際操作武器裝備,就能隨時隨地進行模擬演練。此外,美軍還要求今后將要研制和購置的模擬器材在技術體制上必須符合統一的標準,以便將多種功能不同的器材集成為多功能系統,甚至將分布在各地的模擬設備和系統相連結而形成一個大型的分布式作戰模擬網絡,使參戰部隊即使在真實的戰場環境下也具備了模擬訓練的能力。
大量運用分布式技術
分布式作戰模擬系統以遠程通信和網絡技術為基礎,與集中式相比,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它可以將分散在不同地域的部隊組成高度一體化的模擬網絡系統,在同一設定的背景下進行模擬演習,可以有效地鍛煉和提高聯合作戰及協同配合的能力;可以實現數據、信息資源等的共享,充分利用分布式計算機系統提供的強大計算能力;可視需要臨時組合所要聯入的單位,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分布式技術的大量運用實現了作戰模擬系統最大程度的集成,使作戰模擬成為真正經濟高效的“作戰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