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1 10:42:08
來源:
短發、襯衣、西裝,在北京清華大學科技園,記者見到了北京領航科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梁桂強博士。作為中國切削仿真技術的推動者,梁桂強博士還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中科院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特邀評審專家,在2016至2017年主辦四次全國切削仿真技術高級研修班,他提出的基于切削仿真技術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一體化解決方案,以及全國切削仿真技術聯盟的構思,得到了業界多所知名高校和航空制造企業專家的認可。
提到“切削仿真”技術,可能多數人都覺得摸不著頭腦。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距離有多遠?事實上,這項技術不僅可以應用于切削加工領域,還可以有效應用到汽車碰撞、油田鉆井、軌道交通、航空制造、土壤挖掘、摩擦磨損以及醫療手術等領域,對于推動工業4.0發展、“中國制造2025”頗具意義。如果還不明白?那就聽梁桂強博士聊聊他與“切削仿真”技術的故事。
梁桂強(右二)在為高校研究生進行切削仿真技術答疑
記者:我們了解到,現在國內還沒有大規模地應用“切削仿真”技術。作為這一領域的翹楚,您是怎么接觸到這個行業的?
梁桂強博士:2005年從吉林大學研究生畢業后,我來到山東濱州職業學院做了5年教師,指導學生參加過數控大賽、培養學生參加專升本考試,期間也發現了自己知識的不足。在2011年9月,自己又考取了吉林大學博士,同時以訪問學者身份在清華大學機械系完成了博士學業。
在清華讀博期間,自己用到了切削仿真技術,但是那時不會用相關軟件,于是四處拜師學藝,逐漸積累了切削仿真的核心技術。在學習的過程中,把山東濱州的房子賣了,后面自己一邊掙錢一邊繼續學習這門技術。
期間,自己也不斷與高校和企業的技術和科研人員進行交流,感覺切削仿真技術對于高校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完成相關科研課題,而且可以通過開設切削仿真課程促進人才培養,同時企業也需要該項技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在2015年組建團隊并入駐清華大學x-lab和清華大學科技園,同時于2016年1月成立北京領航科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并任總經理。
記者:可能對大眾來說,提到“切削仿真”技術都會覺得是個陌生詞匯。能不能用通俗的語言,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項技術的具體應用?
梁桂強博士:以汽車制造為例,汽車在出廠前都要進行大量碰撞實驗,來檢測車輛的安全性。在常規的碰撞試驗中,很多時候都是采用汽車對障礙物碰撞,或者車對車碰撞,這個試驗的過程就會造成很大損失。如果可以通過虛擬方式模擬汽車碰撞的情景,就可以減少大量成本,同時也可以對虛擬碰撞細節進行詳細分析。“切削仿真”技術,就可以起到這個作用。
另外,油田鉆井、軌道交通、航空制造、隧道挖掘等也同樣可以靈活采用這項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企業成本。有統計顯示,2016年中國刀具總的銷售額在330億元左右。因此,我們期待在占領刀具市場后,還可以拓展航空制造業、汽車制造業、輪船制造業及軌道交通制造業等虛擬制造業市場。
汽車碰撞過程仿真
記者:公司目前涉及哪些主營業務?未來有哪些打算?
梁桂強博士:概括起來,主要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切削仿真技術減少試驗次數降低成本;二是,基于虛擬制造技術的產學研用一體化解決方案平臺。具體來說,在科研模塊,提供切削仿真技術服務、切削仿真技術培訓、成立虛擬仿真實驗中心、成立虛擬仿真技術協會等;在教學模塊,開設切削仿真選修課、教師企業研修、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聯合開展本科畢業設計等。我們也給自己制定了一個“五年計劃”,就是希望不斷加強與高校和企業之間的聯系,建設航空材料切削仿真數據庫。
記者:剛剛您提到打造該領域的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這一定會涉及人才培養的問題,在這方面您有哪些思考?
梁桂強博士:現在主要面向航空制造業進行工藝優化 、面向刀具行業進行結構優化,以及面向高校搭建開學研用平臺。現在團隊的核心成員全部來自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但是團隊支持者包括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碩士、博士、教授、博導以及航空和刀具企業工程師等1萬余人。在知識產權方面,已經掌握了十項切削仿真軟件著作權、兩項切削仿真發明專利。
其實,不管是高校科研還是企業應用,都會涉及人才培養的問題,這也是我們建立基于這項技術的產學研用平臺的初衷,我們為高校培養人才,最終也是為企業服務,只有這樣,人才培養也有意義。
國內現在已經有兩所高校確定增設《切削仿真》這門課程為選修課,說明高校已經開始重視這項技術,同時領航科工團隊關于切削仿真的人才培養方案已經逐步被高校認可。最近一件事讓我頗為感觸:今年暑假我們培養三名本科生,經過兩個月的理論+實踐強化訓練后,他們就可以為軍工企業的刀具優化項目提供技術支持了。
航空材料切削過程仿真
記者:我們了解到,今年9月的下旬,領航科工團隊打算舉辦“首屆切削仿真與制造技術國際學術會議”。能不能介紹一下這次大會的安排和現在的準備情況?
梁桂強博士:現在這段時間一直忙著籌備會務工作。會議旨在交流切削仿真與航空制造領域中的新工藝、新方法、新技術以及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和發展動態。這次會議主題包括: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研究、彈塑性材料的本構分析、切削仿真中的分子動力學研究、切削仿真工藝研究、切削仿真中的二次開發技術研究、刀具性能優化分析、航空材料制造工藝研究、工藝裝備設計及優化研究等問題。大會將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專家做主題報告,同時也會邀請航空制造類以及刀具企業的專家做技術交流。
記者:對于切削仿真技術領域而言,這次會議會給業界帶來哪些深遠意義?對于這一領域發展有哪些期待?
梁桂強博士:這次會議是國內首次以切削仿真為主題的專業學術會議,國際上也是沒有先例的,目的是以此為平臺開展學術交流、助力人才培養、促進校企對接、加速成果轉化,從而最大限度的推動高校和企業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我們也想借助這次學術會議,進一步推進切削仿真技術的市場化和產業化;同時,也期待在這項技術推廣過程中,能得到相關政府部門的不斷關注,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切削仿真技術的優勢,以此為我國工業4.0的發展以及“中國制造2025”計劃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