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通過機器視覺、邊緣計算、智能傳感等先進技術,實現對引體向上、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動作類課目的肢體識別、成績判定和動作糾偏,實現對各類中長跑、蛇形跑等跑步類課目自動計時、自動計圈和成績判定,同時綜合了語音交互、身份識別、教學示范、大數據統計分析等多種功能,并具有輕便易用、便于維護管理等特點。
系統著眼解決部隊軍事體育訓練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將粗放式訓練精準化、模糊式標準明確化、定性式評估數據化、經驗式指導智能化,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解決方案。
建立大綱教程數據字典,解決訓練標準掌握不精準、尺度執行不嚴格的問題。針對軍事體育訓練組織過程中標準難統一、組織不規范,以及長期存在的經驗式、粗放式組訓組考等問題,
一是建立成績評定標準。依據大綱要求,將人員類別 、性別、年齡與其對應的課目類型、成績標準、評分標準進行數據化處理,并融合個人、單位成績評定規則,實現成績標準的精準檢索匹配。
二是建立動作規范標準。依據教程要求,將每個課目具體動作分解為一系列標準化子動作,并對子動作的評判規則進行數字化定義,形成課目動作標準數據字典,建立成績評判規范衡量尺度。
三是提供精準教學示范。系統包含豐富全面的教學組訓多媒體資源,能夠差異化定制訓練計劃,針對性適配訓練方法,可視化示范課目動作,科學化提升訓練效益。
融合機器視覺智能運算,解決訓練數據采集不規范,分析運用不充分的問題。針對部隊軍事體育訓練存在的末端數據人工采集方式滯后、填報比較隨意、統計不夠全面、分析運用不夠充分等問題。
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機器視覺識別對象、動作、時長等訓練元素,通過邊緣計算,自動采集訓練末端源數據,將傳統的人工計算填報轉變為智能化采集、精確化計算,確保訓練數據的實時性、準確性和真實性。
另一方面,利用大數據分析功能,自動評估官兵體能成長態勢,精準呈現官兵體能數據畫像,自動篩查偏訓漏訓課目,深度挖掘訓練潛力,為精準組訓、科學決策提供支撐。
自動獲取留存影像數據,解決訓練過程監察不到位、督導糾改無依據的問題。注重利用信息技術數據實時傳輸、海量存儲、精準運算等特點,拓展訓練系統的功能應用。
一是實時訓練監控。機器人在進行智能識別的同時,可自動選擇有效的訓練影像進行拍攝留證、即時回放和分類存儲。既拓展了新型高效的監察方式,又提供了原始真實的糾改依據,也留存了來自一線的訓練素材。
二是海量數據應用。通過系統管理端,實現各種層級、各種類型部隊海量訓練數據的匯總、存儲、分析、運用,通過數據的深度挖掘,為全面掌握部隊訓練現狀、精準指導部隊訓練提供輔助決策。
整合多種需求一體多用,解決資源配置不集約、保障效益難提升的問題。緊貼部隊現實應用,堅持集約化設計,努力提升系統的經濟實用性。
一是整合多種課目訓練功能于一體。系統提供涵蓋體型、計次類、計時類、計距類、動作質量類課目的訓練和監察功能,無需單獨購買各類課目訓練和監控設施,性價比高。
二是整合多種應用場景于一體。系統提供“訓練模式、指揮模式、考核模式”三種使用模式,承擔教練員、組訓者、考評員三種角色,構建了專業化的教學訓練考核平臺。
三是整合多種訓練條件建設需求于一體。只需一部平板電腦和一臺機器人,不分訓練場地、不分訓練設施,隨機部署、便捷撤收、易于存儲,有效提高了保障資源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