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船海神公司牽頭,聯合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解放軍總醫院和杭州“六小龍”的宇樹科技公司、云深處科技公司等知名院所企業,自主研制的“智成方艙(帳篷)醫院”“急救轉運無人機”“海上遠程醫學救援裝備”“便攜式急救設備”“智成急救后送艙”“智成醫療救治箱組”“急救(轉運)機器人”等7個“國際首創”智成醫學救援裝備,在上海“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上集中亮相。
智成方艙(帳篷)醫院
據介紹,“智成方艙(帳篷)醫院”,以方艙(帳篷)為主要載體,系統集成指揮通信、信息網絡、分類診療、急救手術、醫技保障和后勤保障等功能模塊,達到二級以上醫院的綜合救治水平,具有“智能化、模塊化、高機動和多功能”等特點,能廣泛應用于“戰創傷救治、災害事故救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援和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等多種場景下的傷病員救治。
急救轉運無人機
“急救轉運無人機”, 具有“呼吸、液體輸注、體征監護、除顫、超聲、復溫、供氧和感控,以及環境監測和遠程視頻監控”等多種醫學救治功能;具備“在潮濕、鹽霧、顛簸和6級海況的海上,以及在-25°C至46°C、海拔5000米的高原,能有效對海上和高原遇險受災人員,進行精準搜救、現場急救、傷病員快速轉運后送、救援物資及時投放”等救治能力;擁有航線跟蹤、懸停等自主飛行功能,也可通過地面站遙控飛行,起飛自重為600公斤、載重為300公斤,能廣泛應用于“戰時、傳染病防控、極端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等多場景危重癥傷病員的救治及后送。通過與海上和高原應急醫學救援智能管理系統的有效兼容,構建了“現場、近處和后送”救治與保障的“兩條鏈”,無縫銜接了“搜和救”兩個領域的“一條線”。
海上遠程醫學救援裝備
“海上遠程醫學救援裝備”,由海上急救物聯網平臺、海上一體化急救管理平臺,以及海上急救指揮系統、海上急救現場救治系統、海上遠程一體化救治系統在內的“兩平臺+三系統”組成,能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多模態生命體征數據實時采集,依托天地一體化通信網絡,實現近海和遠海場景下數據高速傳輸,構建覆蓋現場救治、指揮調度、遠程支援的智慧救援體系。
便攜式急救設備
“便攜式急救設備”,一體化集成“呼吸機、監護儀、輸液泵、麻醉泵、注射泵、除顫、超聲”等設備功能;具備“體小質輕、攜行方便、功能齊全、操作簡便、自持時間長、數據傳輸方式多”等特點,被譽為“可移動式重癥監護室”,能廣泛應用于院內門急診、重癥監護室和病房,鄉鎮衛生院和社區(鄉村)衛生室,以及車站、碼頭、學校和工廠,列車、飛機、艦船和救護車等場所。
智成急救后送艙
“智成急救后送艙”, 具有“呼吸、液體輸注、體征監護、除顫、超聲、復溫、供氧和感控,以及環境監測和遠程視頻監控”等多種醫學救治功能;能廣泛應用于 “戰時、傳染病防控、極端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等多種場景危重癥傷病員的救治及后送。
智成醫療救治箱組
“智成醫療救治箱組”,集成二級醫院所需的“指揮通信、急救、手術、醫技保障、供應保障和特需救治”6個模塊,具備“智能化、系統化、模塊化、高機動和多功能”等特點;能做到在20分鐘內快速展開和撤收,實現“開箱即用、合箱即走”;能廣泛應用于“戰場批量傷員救治、自然災害救援、事故災難救援、公共衛生應急和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等多種場景下臨時醫院、半永久醫院的開設,有效解決傳統醫療裝備品類繁多展開難、攜行不便機動難、復雜環境適應難、要素不全救治難、信息多類共享難等問題。
急救(轉運)機器人
“急救(轉運)機器人”,選配“四足、四輪和履帶”三種“行走方式”,具有“行走、奔跑、爬樓、爬坡、趴下、避障和越障”七大能力;具備“呼吸、監護、輸液、超聲、除顫、心肺復蘇和供氧”七大功能;能在-20°C至55°C環境穩定運行,自動精準地對傷員實施“動中急救”,能廣泛應用于自然災害救援、復雜環境作業、安全事故救援、戰場急救和院前院內轉運等多種場景。
據悉,中船海神公司是國家陸地、海上和院前三個領域醫療裝備的“標志性產品鏈主企業”,承擔了以5個國家“首臺套、補短板”為代表的13個國家“重大科研攻關專項”,自主研制的“智成方艙(帳篷)醫院”“急救轉運無人機”“海上遠程醫學救援裝備”3個“國際首創”產品,都是國家“首臺套、補短板”重大科研攻關專項成果的轉化產品。其中“智成方艙(帳篷)醫院”,已在上海、四川和香港的疫情防控中發揮重大作用,并被國家部署到高原地區造福邊防軍民;“急救轉運無人機”,填補了全球應急醫學救援裝備在海上和高原兩個領域“具身智能”的空白,彌補了極端惡劣自然環境下人類應急救援的諸多不足與短板;“海上遠程醫學救援裝備”,將有效提升海上醫學救援綜合保障能力,為國家建設海洋強國提供支撐。“便攜式急救設備”是國家“重大科研攻關專項”成果的轉化產品,已在國家諸多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人民生命健康;“智成急救后送艙”是國家“重大科研攻關專項”成果的轉化產品,將有效解決危重傷病員的院前急救和安全轉運問題;“智成醫療救治箱組”問世后,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即將出口到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解決該地區基礎醫療短缺問題;“急救(轉運)機器人”的成功研制,有效解決了惡劣環境、特殊條件下傷病員的“動中急救”和前接后送問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7個“國際首創”智成醫學救援裝備,填補了全球醫學救援裝備成體系研發制造的空白,獨具的“具身智能”等高科技元素,彌補了傳統人工醫學救援的諸多不足與短板,滿足了“集約高效、輕便快捷和快速救治”的智成醫學救援裝備需求,有效提升了我國醫學救援的綜合救治能力。
在參展現場,中船海神公司董事長兼總工程師黃余紅告訴記者,該公司始終秉持“只做全球醫學救援裝備創建者引領者”的理念,致力于科技賦能、多維增能、場景強能,注重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創新創造地研制出了這7個“國際首創”智成醫學救援裝備,未來還將把《政府工作報告》中要求的“具身智能、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前沿技術,迭代到系列高精尖醫學救援裝備中,為我國智成醫學救援裝備體系化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