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2 09:50:01
來源:
近年來,消防應急通信指揮系統在各種滅火戰斗及搶險救援中的重要性日趨明顯,小到一次普通的火災撲救,大到5•12汶川地震的搶險救災,隨處可見消防應急通信指揮系統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消防部門所承擔火災撲救及搶險救援任務也日趨繁重,同時,從今年5月1日起,新《消防法》從根本上以法律形式賦予了消防部隊更加艱巨的搶險救援職責。因此,如何快速、有效、準確地為各級指揮中心提供災害現場的信息和專家輔助決策支持成為改進和發展當前消防應急通信指揮系統技術的一項重要課題。
傳統的消防應急通信指揮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通過有線、無線局域網等通信方式將車載攝像機、便攜攝像機設備等采集的救援現場圖像信息及其他信息實時傳輸到移動指揮車和指揮中心,同時通過350M警用無線通信網絡或其他平臺實施現場指揮調度功能。此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無法將分散在各個戰斗一線的官兵所觀察到的情況歸納匯總,為各級指揮中心提供信息支持,指揮調度系統也容易受各種突發事件的影響往往導致出現通訊不暢、指揮不力等情況。
要解決這些問題,非常有必要將3G技術引入消防應急通信指揮系統中。在這里我們首先要清楚近年來炒得沸沸揚揚的3G到底是怎么一回事:3G,全稱為3rd Generation,中文含義就是指第三代數字通信。1995年問世的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只能進行語音通話;1996到1997年出現的第二代GSM、CDMA等數字制式手機(2G)便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收電子郵件或網頁;3G不是2009年誕生的,它是上個世紀的產物,而早在2007年國外就已經產生3G了,而中國也于2008年成功開發出中國3G,其網絡傳輸的速度可達到每秒鐘2G,也就相當于下一部電影只要一秒鐘。2009年問世的第三代(3G)與前兩代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夠在全球范圍內更好地實現無縫漫游,并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同時與已有的第二代系統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其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從這些情況分析來看,其實將3G技術引入消防應急通信指揮系統中最大的優點,以筆者的拙見主要是為了解決三個問題:
一是無線通信中的數據傳輸速率問題;
二是無線通信網絡的覆蓋問題;
三是較高速率的無線接入設備的便攜性問題。
如果這三個問題能夠得到順利的解決,那么在3G時代的消防應急通信指揮系統就能方便、快捷、高效的實現在滅火救援途中實現出車調派單、作戰部署圖、要情快報等的接收、發送以及查詢、瀏覽位于 119 指揮中心的滅火救援輔助決策專家數據庫。同時能夠將無線通信技術武裝到一線實施滅火戰斗及搶險救援的官兵身上,實現災害現場全方位的圖像信息傳輸和精確到單兵的指揮調度及專家輔助決策系統支持。更重要的是能夠在常規通信系統癱瘓的重大災害現場與移動通訊運營商的應急通信系統無縫對接,同時解決現場指揮中心與固定指揮中心的通信傳輸,實現資源共享和一體化的指揮。真正實現“移動通信助力消防調度指揮,3G技術提升滅火救援能力”為主旨的警務信息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