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5 11:51:02
來源:C114
物聯網和AR的融合是合乎邏輯的。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好處之一是,它使企業能夠收集洞察力,并對各種資產的位置、狀態和條件具有實時可見性。為這些資產提供網絡連接的結果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數據量。反過來,AR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把海量的物聯網數據變成有意義的東西,員工可以對其進行可視化并與之進行交互。
谷歌、微軟、PTC和TeamViewer等企業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已經提供了將AR融合于物聯網應用的解決方案。此外,其他專門的AR平臺供應商與物聯網供應商合作,提供兩種解決方案。例如,AR平臺提供商Reflekt與西門子的MindSphere合作,向(遠程辦公)員工提供物聯網數據。
然而,物聯網和AR的融合為企業帶來的機遇是巨大的。未來幾年,它們將吸引更多供應商的興趣,包括Facebook和蘋果等技術領軍企業。他們正大力投資AR技術,以構建和引領下一個計算平臺。這些公司目前已在消費者市場頗具規模,不過他們可以增強在企業垂直市場的影響。這篇分析文章探討了蘋果和Facebook能否將其AR能力運用于零售和娛樂之外的企業垂直市場,這一舉動可能會給以企業市場為中心的AR供應商帶來巨大的壓力。
物聯網和AR技術可以提高員工生產力,并顯著降低成本嗎?
根據Omdia最新的物聯網企業調查,一半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將提高工人的安全性,提高業務效率和生產力。由于實時指標,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性能及其資產/運營流程狀態。他們可以規劃更高效的運營,并防止機器停機或工作流程中斷。
當工人(而不是自動化系統)需要基于大量復雜數據做出關鍵決策時,將物聯網與AR集成在一起可能會帶來非常強大的力量。例如,在需要現場維修或預測性維護任務的情況下,AR應用(例如遠程協助)可以通過AR/混合現實(MR)頭戴設備(或者智能手機)提供分步說明來覆蓋物聯網數據在工人的物理環境之上,從而幫助他們更快、更安全地進行維修。因此,工人可以優化服務質量,并確保正確和及時地解決錯誤,同時消除返工、額外的訪問或材料浪費的需要。
另一個說明物聯網和AR結合價值的例子是倉庫/物流行業,該行業在疫情期間見證了顯著的增長和挑戰。物聯網數據與AR相結合,可以幫助企業優化空間規劃,或通過指示到達產品的最快路徑,來幫助工人進行訂單揀選操作和導航,從而為大型倉庫的工人節省大量時間。
在很多情況下,AR可以被視為員工的物聯網用戶界面(UI)。企業可以將物聯網數據輸入數字孿生中,并使用AR技術與數字模型進行大規??梢暬徒换?。例如,終端用戶可以通過微軟HoloLens 2 AR頭戴設備演示或復制一個智慧城市的概念,并在建設階段之前實施改變;因此,這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成本。此外,通過移動設備或AR頭戴設備實現數字孿生可視化,可以實現遠程團隊之間的協作,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旅行的需要。最后,集成人工智能(AI)的AR應用將使物聯網數據在需要的時間和地點更準確地進行疊加。
蘋果的安全策略是獲得企業客戶的關鍵因素
雖然蘋果傳統上是一家以終端設備為中心并且生態系統受到嚴格控制的公司,但近年來,服務收入在其業務中占據的比重顯著增加。這些服務(例如優質電視、額外存儲空間、新聚合和其他幾項服務)據估算2021年第三季度將通過蘋果龐大的客戶群為該公司貢獻175億美元的收入。鑒于這方面的成功,Omdia認為蘋果很可能也會向以企業為中心的方向擴展服務。
在過去的兩年里,一直有傳言稱,蘋果將在2022-2023年通過昂貴的MR頭戴設備進入空間計算領域。雖然尚不清楚該設備是面向消費者還是面向企業,但有跡象表明,這一MR頭戴設備可能代表著蘋果的企業市場雄心,使該公司能夠與微軟和谷歌等老牌公司競爭。如果情況確實如此,那么以下因素可能會有助于推動蘋果取得成功。
·關注安全:雖然安全是消費者的優先事項,但它對企業來說卻是必不可少的。根據Omdia最新的物聯網調查,物聯網安全和數據保護是企業部署物聯網解決方案的首要痛點。蘋果強大的安全標準,包括定期軟件更新以及使用蘋果定制芯片在芯片層面解決問題,可能會帶來顯著優勢。這是假設蘋果潛在的MR設備將基于該公司高安全標準的前提下。
·醫療保健市場:蘋果可以利用其在醫療保健定制軟件、數據和分析以及數據隱私方面從醫療保健市場獲得的經驗,來擴展其醫療保健服務,并將其MR頭戴設備引入醫療保健領域。蘋果在這個領域有很多機會,可以提供更多復雜的設備和服務,解鎖新的收入來源。
·戰略性企業合作伙伴:蘋果過去曾與思科、IBM、SAP等企業供應商合作,在iOS平臺上為各個行業構建定制化應用,例如安全或數據和分析應用程序。蘋果可能會與物聯網供應商和網絡連接供應商(有穩固的合作伙伴關系)合作,將物聯網數據引入其AR平臺和設備。同時,這些類型的合作伙伴關系可能會產生優化的或新的產品和工具。
·建立語音作為用戶界面:在AR應用中,使用功能強大的智能手機和AR頭戴設備的關鍵區別之一,是設備免提功能的可用性和質量。在這方面,蘋果開發了一款經過充分測試的高級數字助手Siri,它可以作為MR設備的主要用戶界面,在需要免提通信的復雜企業應用程序中為用戶提供幫助。例如,一線工作人員在執行檢查任務時,可以通過Siri和語音命令從機器上訪問物聯網數據。
·ARKit SDK:開發者社區已經對蘋果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AR SDK有了經驗,所以對于蘋果來說,構建一個支持其MR設備的豐富的應用生態系統應該不是什么難事。
·熟悉度:蘋果產品的使用經驗是推動蘋果MR頭戴設備進入企業市場的另一個關鍵因素。許多企業和員工已經熟悉和每日使用蘋果設備和軟件,這使得MR設備的加入會非常順滑。
·蘋果的設計專長:如果蘋果最終推出MR頭戴設備,它有望憑借其時尚的設計給AR市場帶來革命性的變化。現有的MR設備有點笨重,但適合長時間使用。
Facebook致力于引領下一個AR計算平臺,但必須解決安全和隱私問題
另一家立志引領下一個計算平臺的科技巨頭是Facebook。然而,與其他許多科技巨頭和軟件巨頭不同,Facebook在社交媒體和廣告之外的業務多元化方面做得很少。通過對Instagram和WhatsApp的大規模收購,Facebook成為了社交媒體領域的巨頭;這并沒有逃過監管機構的注意,許多監管機構認為該公司在這一領域的權力過大。
在2021年第二季度的最新財報電話會議上,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證實,該公司的下一個硬件產品發布將是與雷朋和陸遜梯卡合作的智能眼鏡設備。該公司最初計劃在2021年推出該產品。然而,由于疫情造成的延誤,發布日期已被推遲。根據已發布的硬件規格,Facebook即將推出的智能眼鏡預計將不適用于企業用例。不過,Facebook可能仍在考慮未來推出第二款升級版,以進入企業市場。
目前,Facebook通過Oculus品牌在企業市場占有一席之地,Oculus品牌提供從VR頭戴設備到企業級軟件以及支持遠程設備控制的云管理工具的端到端解決方案。Oculus Business Platform建立在Workplace上,Workplace是Facebook的協作平臺,擁有500萬付費用戶。除了廣告和VR頭戴設備銷售外,它們還可以成為該公司重要的收入驅動因素。Facebook希望通過工具(如虛擬板、屏幕和其他虛擬工具)增強(遠程辦公)團隊的能力,以實現更智能、更高效的協作,同時,從長遠來看,通過虛擬的人類化身培養面對面的存在感。Workplace用戶可以使用VR頭戴設備(以及未來的AR/MR頭戴設備)訪問門戶,以實現內容的3D形式可視化。這種能力為依賴于3D模型和數字孿生的企業垂直領域(如醫療保健和制造業)打開了巨大的機遇。與此同時,Facebook先進的AI引擎可以通過更好地預測結果和自動化任務來優化數字孿生場景。
然而,虛擬空間的概念仍處于早期階段,需要有關治理的法規和政策。Facebook在安全和隱私問題上沒有可靠的記錄,這意味著該公司需要說服企業采用其硬件。
蘋果可能在企業市場上勝過Facebook,但必須努力與有經驗的企業市場玩家進行競爭
總的來說,Omdia物聯網技術和垂直領域AI & IoT高級研究分析師Eleftheria Kouri認為,考慮到目前的市場階段以及蘋果和Facebook在企業領域的策略和愿景,蘋果比Facebook更有利一些。如上所述,蘋果在設計適用于企業用例的高端硬件方面經驗豐富,該公司專注于安全和數據隱私,這是當今許多企業主要關注的問題所在。Facebook通過其視頻通話設備和Oculus品牌擁有一定的硬件經驗。然而,Facebook在安全和數據隱私方面乏善可陳。毫無疑問,Facebook徹底改變了溝通方式,因此它對虛擬化工作空間和員工協作的設想,可能會對企業垂直領域產生重大影響。然而,這是一個長期愿景,需要多種技術的協同作用才能實現,這其中包括AI、機器視覺、網絡連接和云技術等。
與谷歌、微軟和PTC等其他企業市場玩家相比,蘋果將面臨一些挑戰。例如,微軟在企業市場更有經驗。它提供了更多樣化的企業解決方案組合和定制的定價模型。此外,微軟在企業客戶的成功案例研究方面有著良好的記錄。同樣,PTC提供一系列可以相互集成的企業軟件產品,如物聯網、AR、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和計算機輔助設計(CAD)。不過,PTC是一家軟件公司,可以作為硬件供應商與蘋果合作。
最后,在推出一款企業級MR頭戴設備方面,蘋果和谷歌之間的“戰斗”將會很有趣。谷歌并不以其硬件產品的成功而聞名,而是因其軟件能力和開發者社區得到認可。谷歌的Glass Enterprise Edition 2在不同垂直領域的客戶和案例研究中都有很好的記錄。此外,一年前,谷歌收購了加拿大初創公司North,North主要專注于AR消費者智能眼鏡設計。不過,谷歌將如何利用這家公司還不得而知。
許多不同專業和規模的公司都渴望構建和引領下一個計算平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競爭將會很激烈。
【注:Omdia由Informa Tech的研究部門(Ovum、Heavy Reading和Tractica)與收購的IHS Markit技術研究部門合并而成,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技術研究機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