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杭州亞運會上,電子競技項目首次作為正式項目參與角逐,中國代表隊在電子競技大項上表現出色,取得了4枚金牌和1枚銅牌。這一成績不僅展示了中國電競人才的實力,也預示著電競行業未來的巨大潛力。
隨著電子競技的嶄露頭角,更多的高等職業院校開始關注到這一領域,紛紛開設了電子競技相關的專業,致力于培養專業的電競人才。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其中一家職業院校如何搭建專業電競實訓室并開展相應教學活動的。
電競實訓室是什么?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個概念,電子競技實訓并不僅僅是訓練學生如何打游戲,而是一種更加多元化的課程組成。它涵蓋了賽事賽前準備、賽中現場直轉播、賽后采訪以及推廣等多個環節。因此,電競實訓室應運而生,其核心是讓學生實際動手完成一場電競賽事的整體制作流程。
首先讓我們看看電競實訓室案例的示意圖:
這間電競實訓室主要分為三個區域:選手區、導播區與解說區。其中,導播區設備尤為重要,它包括OB區、攝像控制區、導播控制區、字幕包裝區等。這些區域的功能主要如下:
選手區:這里設備主要由各式攝像機構成,包括洋銘BC-15P 4K POV攝像機與洋銘PTC系列云臺攝像機。BC-15P負責拍攝各個選手特寫,PTC云臺攝像機則負責拍攝戰隊全景與會場全景畫面。

導播區:導播切換設備與控制設備是這里的核心。導播切換類的設備有洋銘SE-3200、HS-3200、HDR-80等,可以分別對OB信號、選手特寫信號、賽事整體輸出信號進行導播切換??刂祁愒O備主要有洋銘多功能控制器RMC-300A與TPC-700P這兩種,RMC-300A可以對前端的云臺攝像機實施遙控,TPC-700P則可以對SE-3200與HS-3200進行輔助控制。此外,還有負責字幕制作的CG-500字幕軟件以及負責直播推流與錄制的錄像機與編碼器。
解說區:由洋銘TVS-2000A虛擬演播室構成,可以實時制作帶虛擬場景的解說畫面。

為何整個電競實訓室系統采用了多級導播與控制設備?
這是為了方便拆分整個電競實訓流程。因為一場電競賽事所涉及到的工作崗位是復雜而繁多的,光是以導播區域為例,就可以大致分為導演、導播、副導播、云臺控制、字幕包裝、OB控制、戰隊宣傳片與精彩回放播放等職位。
1、導演:現場總調控,負責整個路演流程
2、導播:現場導播臺主切換,直播推流畫面的切換
3、副導播:與主導播配合切換現場大屏以及畫中畫內容
4、云臺控制:使用無人值守的云臺攝像機預置位的方式,切換每個選手畫面
5、字幕包裝:按照活動流程添加主持人、解說、戰隊名稱以及贊助商信息
6、OB控制:OB紅藍雙方對戰鏡頭控制
7、戰隊宣傳片、精彩回放播放:串場墊片、對戰雙方宣傳片播放以及賽后精彩回放控制
8、主備現場直播實時監看:線上直播實時監看、出現問題立即反應解決將各級設備進行模塊化的拆分,可以有效提高同一時間內學生所能進行實操的設備數量。以導播切換設備為例,首先將前端輸入信號細分,拆分成OB信號、選手特寫信號、戰隊與會場信號。將之分別采用三級導播切換設備進行切換控制這樣就可以避免過多學生同時擁擠在一臺多ME的大型切換臺前手忙腳亂而導致教學質量過低的問題。學生可以按照職責區塊進行劃分每區塊放置2至3人以一場賽事流程進行輪換這樣就能保證在每次教學中不會出現過多學生處于同一崗位所導致的參與不積極或是混亂無章的情況。

為何采用能遠程控制的云臺攝像機而非傳統肩扛攝像機進行前端畫面拍攝?
比起讓學生在前端使用傳統攝像機進行拍攝,在導播區使用攝像機控制器對多臺攝像機進行整體控制更能培養學生的整體構圖與畫面編排能力。洋銘PTC系列云臺攝像機配合RMC-300A多功能遠程控制器可以設置多個預置位,快速在多個設置好的景別之間互相切換。在賽前準備階段就可以進行提前設置,避免賽中環節的臨時調整如何設置預置位,也可以作為評判學生構圖能力的一個指標,比起事后調看傳統攝像機拍攝錄影會更加的直觀。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電子競技實訓室的設立不僅還原了一場電競賽事的現場環境而且通過模塊化的設備和職責劃分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避免了教學混亂,通過使用云臺攝像機和多功能遠程控制器也更能培養學生的整體構圖和畫面編排能力,總的來說這是一次成功的嘗試也預示著未來電競教育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