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發展亟需打造“智能通道+能力開放”模式
2012-06-14 10:14:45
來源:
溫家寶總理2009年的一席講話特別指出“感知中國”話題,引發物聯網產業迅速升溫。其后,十二五規劃中物聯網被點名扶持,再次引爆物聯網的沸點。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運營商,引導產業支撐物聯網業的發展,目前中國電信在各地推進的智慧城市建設也離不開物聯網的相關應用,中國電信在無錫建立物聯網應用和推廣中心(以下簡稱物聯網基地),成為企業做大做強物聯網產業的重要支撐,也成為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層次的戰略選擇。
作為八大基地之一,中國電信物聯網基地的發展對優化流量經營、打造智能管道具有重要意義,為更好了解物聯網基地的發展與發展特點,記者采訪了中國電信物聯網基地副總經理朱明先生。
四大優勢利好物聯網基地
記者:建設“感知中國”中心,江蘇省特別是無錫市有著良好的產業基礎、人才資源、技術研發、市場應用、政策體系等綜合優勢。中國電信選擇無錫作為物聯網產業基地看中其哪些獨特優勢?
朱明:無錫作為物聯網基地,首先有其區位條件優勢:無錫東望上海、南接南京、北枕長江、南臨太湖,位于我國最具活力的長江三角湖城鎮密集區核心地帶。無錫依托沿海港口,大力發展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石化、裝備制造、物流等產業,形成臨港產業基地。所有的這些,都為其物聯網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強有力的產業支撐。無錫作為產業基地,其外部環境對于物聯網產業的發展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2011年是江蘇省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年,江蘇省物聯網產業實現業務收入1106億元,同比增長近40%,初步形成了以無錫為核心區,以蘇州、南京為支撐區的“一體兩翼”產業布局,物聯網應用市場不斷擴大、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企業實力顯著增強。“十二五”期間,江蘇將全力打造國內領先的物聯網產業新高地。至2015年,江蘇省物聯網產業業務收入力爭突破4000億元。
其次,產業積聚優勢。自從2009年溫家寶總理在無錫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后,無錫的綜合優勢凸顯。無錫現在已經形成了多方力量的集聚,也確實讓無錫成為整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高地。除了產業、用戶、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集聚外,前半段的時候它是處于快速發展期,這個格局逐漸的形成,也是由于入駐無錫的這些產業鏈包括用戶,一直到研究、人才培養整個這條產業鏈逐漸的形成而導致的。同時,還有江蘇省、無錫市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確實把無錫打造成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沃土,這是我們在整個力量的聚集和最終形成力量之間的互補,為打造產業鏈奠定的基礎。
第三,具備技術先發優勢,在產業發展上,無錫高新區通過引進和培育,已經集聚和培育了40多家在物聯網領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業團隊和創業企業。
第四,無錫當地的政策優勢,自從感知中國中心成立后,無錫市出臺了加快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通過稅收優惠、資金補助、獎勱、項目等方式加大扶持物聯網核心技術的研發、重點企業的培育、先進科研成員的產業化、公共服務平臺和載體的建設、應用示范項目的推進等。
依托無錫良好的產業優勢與創業氛圍,加上運營商先后入駐,以及中科院等物聯網研究院,為企業提供了強大的無線網絡支持,基于以上優勢,中國電信在無錫的物聯網基地具有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并初步形成了產學研合作雛形。
形成多層次、多部門、多行業應用體系
記者:物聯網熱浪席卷中國,您如何分析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目前,有哪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物聯網應用可以盡快走進普通民眾的生活?
朱明:信息社會,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資源的開放性越來越強,因此在發展物聯網方面更要強調以開放的概念來進行產業經營,既要做好智能交通、智能農業等貼近民生的行業應用,同時將各智能應用進行整合嵌入智慧城市建設中,也要基于移動互聯網基礎開拓公共產品,形成多層次、多部門、多行業的物聯網行業體系。
目前,中國電信與行業客戶、設備制造商、技術服務提供商開展了廣泛深入的合作,在社會經濟生活諸多領域推出了物聯網應用,包括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環保、智能電信、智能司法、智能金融、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校園、智能文博、M2M平臺、智能戶政等一系列物聯網應用產品。
物聯網應用廣泛,越來越多的應用正在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例如,智能交通方面,社會各方對交通難題深有感觸,利用物聯網可以將城市公共停車場的停車位情況進行自動偵測,通過3G網絡遠程對接用戶車輛,將偵測的停車位信息自動下載給個人車主,并規劃到達停車場的最佳出行時間和路線,有利于緩解交通擁堵。
此外,中國電信物聯網針對近來頻發的電梯安全問題,研發了電梯無憂產品。電梯無憂對電梯進行24小時遠程無線監控,提供信息化安全守護,杜絕“無人施救”情況出現。一旦發生電梯故障,電梯會自動向應急指揮中心平臺發出故障報警,工作人員通過電梯內安裝的語音對講系統安撫被困人員情緒,解救工作也可由30分鐘提速至10分鐘以內。“電梯無憂”遠程監控系統與電梯系統相連,能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監測電梯停電、關人等故障,以及電梯維護信息,并把故障情況自動通知監視中心,立即呼叫維修人員來排除故障,大大縮短搶救時間,有效地降低電梯事故的傷亡率。同時,該系統具有定期維護、提醒功能,能督促物業方按時、定期聯系維保公司人員前來進行保養和維護,使電梯處于一個相對安全穩定的狀態運行。這對提高電梯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為全國遠程無線管理手機提供可復制樣本。
南京市特檢院與中國電信合作,全面啟動青奧電梯物聯網試點合作及南京市電梯安全運行應急用處置中心平臺的試點合作,旨在通過物聯網手段全面監控南京市所有公共場所電梯和2014年青奧場館電梯。另外,目前常熟、鎮江、連云港(601008)、南通等地的電梯項目也在跟進中,下一步力爭向各地推廣。
流量經營是目標,實現“智能通道+能力開放”業務模式
記者:物聯網基地作為中國電信智能管道、流量經營的重要應用,如何充分發揮優勢,服務電信3G業務和集團戰略轉型?
朱明:2012年物聯網基地的工作重點圍繞“規模推廣,流量經營,融合發展”開展。作為集團的八大基地之一,流量經營是我們的主要工作目標。2012年物聯網基地將通過開放能力平臺、車聯網應用和移動互聯網產品三方面服務3G業務和集團戰略轉型的要求。
首先,我們將建設物聯網開放社區,實現能力開放。通過開放社區的建設,通過匯聚電信能力、計費能力、網絡能力、互聯網能力、行業能力等,開放API給客戶及應用集成商,實現“智能通道+能力開放”業務模式。
其次,車聯網業務已不是一個新概念,但可以看到車聯網的發展面臨重重問題,同樣對于運營商來說也是難得的藍海。因此,我們依據集團“建立適應新業務發展的一體化運營體系”的戰略思路,建設全國統一的車載信息化平臺(TMSP)。在車載信息服務平臺的基礎上,在全國范圍內集約化統一運營車載信息服務,支持各省以及各類獨立TSP運營商開展業務。
第三,大力推廣移動互聯網公眾產品,重點關注基于位置信息的集應用、內容、優惠信息的綜合分享平臺。
在政府、產業、資本等各層面的高度關注下,中國電信物聯網基地將以應用為驅動,圍繞重點行業需求展開工作。2012年,物聯網基地廣泛聯系產業鏈上下游,搭建開放合作平臺,推動物聯網業務的合作模式創新,實現共同發展。與國外以商業為主導的特點不同,我國物聯網產業以政府為主導,單靠企業難以大規模實現點、線、面的全面推動,需要政策、資金等扶持產業鏈發展。此外,作為物聯網發展的基礎——寬帶光網建設和IPV6的部署也極為重要,這是推進各項物聯網應用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