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_亚洲欧美国产另类_秋霞成人午夜鲁丝一区二区三区_色综合中文字幕
全部
資訊
產品
關注微信
關注微博
新聞頭條
軍橋雜志
首頁
國防信息化
智慧軍營
通訊指揮
大屏顯控
虛擬仿真
信息安全
AI計算
安防監控
無人機
作訓裝備
數碼物聯
軍工電子
媒體展會
方案
技術
熱門
產品
無人機模擬訓練
聯合作戰
指控中心
智能槍彈柜
智慧軍營
野戰兵器室
賬外機
手機管控
電子沙盤
軍事體育訓練
智慧訓練
數字化營區
無線通信
Mesh自組網
戰術訓練
虛擬訓練
仿真訓練
更多
通訊指揮
|
解決方案
|
技術應用
|
指控資訊
|
指控熱點
|
通指產品
首頁
>
通訊指揮
>
解決方案
> 正文
東微智能——指揮中心系統設計方案
2019-10-21 13:38:43
來源:東微智能
一、背景
1.1背景描述
應急管理是當今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能和責任。 《應急管理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2018-2022》中提到:提高國家應急管理水平,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安全的大事,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全面加強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與應用,以信息化推進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為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建立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安全生產事故預防體系提供基礎性、綜合性、戰略性保障支撐。
1.2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多媒體通信技術和IP網絡的普及,目前已經出現了通過網絡和多媒體通信技術,重新定義指揮系統的趨勢。具體就是將各種業務轉變為網絡上傳輸的信息流,通過網絡傳輸后,再將信息流轉化為對應的業務,從而實現一個系統承載多種業務的模式,并且信號在網絡上傳輸,可以不受空間和線纜限制,實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信號無障礙的傳遞到任何你想要的地方,從而實現全國范圍內的無死角指揮,而且實時可視化。
技術上,早年的方案還是采用拼湊方式建設指揮中心的思路,所有的信號都在指揮中心通過通過模擬線纜互相調度,系統建設和管理都很復雜,信息受到空間和線纜的限制,局限性很大,有點類似于政令不出指揮中心的感覺。各地目前正在建設的指揮中心基本就是這個局面。
指揮系統中還包含了一系列的周邊體系,包括無人機、單兵、車載、監控、視頻會議等,之前的這套系統全部都是每一個都是孤立的系統,彼此之間不能互通。目前技術的發展,可以讓這些子系統之間實現數字化對接,從而實現通過神經中樞控制到每一個子系統,這樣對于指揮系統來說相當于實現了整個大系統的有機整合。
由于受到傳輸距離和接口的限制,導致模擬信號必須得人工干預,就直接導致原來的指揮系統,基本都是事后或者事中處理,做不到事故的預警和預先處理,在整個數字化的指揮系統建立以后,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和參數預判,實現事前的預判和預案調度,從而大大降低了事故的發生。
1. 通信技術落后,協同調度性能差;
2. 應急指揮調度功能簡單,不能滿足現階段的需求;
3. 各子系統各自為政,無法融合,導致系統的信息存在大量的孤島問題;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提高政府及各行業部門對緊急、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抗風險的能力,建設一套完整的政府應急指揮平臺并為公眾提供更快捷的緊急救助服務迫在眉睫。
1.3需求分析
指揮中心平臺是政府信息化建設中一個重大而緊迫的建設需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發揮信息技術在災害預警監測、風險評估、應急響應、決策支持和災后恢復中的作用,全面提升政府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
指揮中心平臺針對突發緊急事件發生,為政府進行應急決策、應急指揮提供相關信息獲取、應對措施查詢、決策支持的信息應用。它應具有災情信息獲取、信息共享查詢、快速評估、輔助決策、命令發布、現場指揮、動態顯示、信息公告等功能,并為實現應急指揮平臺的通信暢通、現場及時、數據完備、指揮到位提供技術保障。
二、目標
新構建指揮系統平臺,需要基于全媒體融合技術,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通過與各部門、各地區應急平臺的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建立起橫向互聯與縱向貫通的應急平臺體系。橫向到邊,涉及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縱向到底,涉及區、縣和基層,圍繞著應急預案體系的實施,服務于應急機構的職能,真正實現多部門和各地方之間的協同應對。形成以日常監管為主、應急指揮為輔、信息服務為增值的智能化應急指揮工作格局,同時促進日常管理和應急處置指揮調度能力現代化,遵循“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規劃要求發揮自身優勢,整合優質資源,建設可擴展、持續保持技術領先的應急指揮系統,達到以下幾點目標:
1、數據整合共享
演播室、直播室、錄音室、數據中心滿足信號的互通、共享,指揮調度中心可對各場所信息進行策劃指揮和分析評價。通過大屏進行集中調取,實現信息的互通與共享。
2、多業務融合
指揮調度中心及其它場所涉及大屏顯示、音頻擴聲、圖像接入(視頻編輯、合成、剪輯,新聞等)、視頻會議、視頻監控、業務應用(媒體數據分析、事件走勢分析)等等,需要對多個平臺業務進行統一整合,做到一體化管控。系統可提供統一標準接口,兼容標準協議,方便多系統融合對接。
3、快速指揮調度
系統涉及數據及業務重多,需建立一套快速指揮調度系統平臺,滿足信號的快速切換,形成一套功能強大、簡單易用、快速有效的管理系統。滿足操作實時性和直觀性,方便用戶應用。
要求系統應具有多事件的綜合處理能力,實現統一數據分析、集成大屏顯示、聯動協同、快速響應。同時通過融合多項關鍵技術提升智能化、自動化水平,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創新使用體驗和便捷使用。
4、信息安全性
考慮到信息流的安全,應對不同的信息及文件流設備防火墻,對于一些涉密信息,應設置獨立專網,與互聯網互物理隔離,平臺建設應滿足信號的相對獨立、安全,又可統一視頻平臺調度。
5、顯示需求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指揮中心工作方式實現了多元化顯示和集中管理控制功能,該中心集合了所需的網絡數據、視頻、圖像文字、管理數據等信息,所有信息的顯示尤顯重要。以常規計算機顯示器為主的顯示方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化多功能控制中心的顯示需要,拼接顯示系統作為當今最先進的視訊工具之一,能夠及時準確的捕獲各類信息,建立并獲得多種形式的數據(如視頻圖像、特定數據等),并將這些來源各異的數據通過有效地調配和整合,形成一套功能強大、簡單易用、快速有效的顯示管理系統。系統最大優點就在于實時性和直觀性,極大的方便了用戶對各種顯示配套功能的顯示應用。
控制系統主要由固定控制中心、移動控制中心及信息發布、信息接收、綜合處理、數據庫、基礎系統等組成,在這里我們重點關注控制系統中對信號接入、處理、顯示、傳輸、數據存儲等基礎系統的解決方案;指揮系統雖然涉及各個領域,但是都有相同的需求:
接入信息量大:系統需要有海量的信號接入能力;
多種信息接入方式:需要接入電腦、視頻會議、數據分析信號等;
方便快速管理和控制:系統需要快速、隨意的調用處理各種信號;
容易擴展和保存:除了相對固定的信號外,系統需要具備隨時接入各種臨時和移動信號的能力,同時滿足信息的實時存儲等功能;
具備特殊信號顯示(如超高分數據分析、4K視頻源設備接入)和處理功能。
三、設計原則
3.1
先進性和成熟型原則
采用國內外一流設備,充分考慮技術的發展趨勢,適度超前。采用經過工程運行驗證的成熟的先進技術和產品,確保性能穩定、可靠。采用成熟和先進的技術,如4K、H.265、大屏幕顯示系統、成熟的管控技術、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等。
3.2
實用性和經濟性原則
系統設計符合實際需要,注重實用性、注意系統配置的經濟效益,達到綜合平衡;綜合考慮系統的性能和價格,性能價格比在同類系統和條件下達到最優;并需要考慮系統長期運行維護成本。
3.3
開放性和可擴展性原則
系統設計考慮到業務未來發展的需要,盡可能設計的簡明,整個系統具有相聯性和互操作性。系統全部采用國際通用的標準化產品,系統與其他產品可以相互連通,并實現完全兼容,具有良好的可擴充、擴展能力,能夠方便進行系統升級和更新,以適應今后業務的不斷發展。系統應滿足上下級級聯功能,實現信息的共享,同時系統設計要具備開放性,有利于今后的擴展。
3.4
可靠性和穩定性原則
設備在設計時充分考慮高可靠性和系統性能的穩定性及以降低系統故障概率的設計措施,系統的可靠性是系統設計時重點考慮的一個方面,系統具備在規定條件和時間內完成用戶所要求的功能,并能長期穩定地工作;系統滿足結構簡單,可靠性高,故障率低,維護維修方便;系統啟動快,故障恢復迅速。
3.5
簡單、智能性原則
系統使用簡單、智能,各系統間集成化程度高、兼容性好,指揮終端互動性強,具有良好的人機管理界面,所有信號實時反饋,可視化管理。
四、系統設計思路
4.1
開放式頂層架構,統一融合接入
建設具備目標監控預警、事件上報發布、處置流程、跨部門/跨子系統協同的指揮平臺,需要融合諸多信息化系統/產品,如監控、視頻會議、通訊調度、大數據、影像地圖、圖像識別智能分析技術等,指揮平臺接入層運用全媒體融合技術、物聯網全連接技術,將接入層設計為開放式架構,保證各種信息化系統、產品,各種技術應用能夠統一融合到平臺中,保證各系統間互聯、互通、互控的聯動機制,避免簡單煙囪式的系統堆疊,避免信息孤島,真正形成完備體系的指揮平臺,并為平臺未來演進提供架構上的可能性,便利性。
4.2
標準媒體格式,統一全網通聯
多媒體信息是指揮平臺內應用和交換的核心數據內容之一,其在行業各信息化技術、產品方案中有較多的承載形式和格式標準,在融合過程中需要通過轉碼翻譯來實現多媒體信息的跨地域、跨系統、跨產品方案的傳輸和交換,指揮平臺內定義標準化的多媒體信息格式,保證平臺內各子系統間,各產品方案間的通信、傳輸、交換、處理的標準化方式,實現各子系統間高效聯通、聯動。
4.3
基于物聯網的系統全連接
指揮平臺中需要應用到各種傳感器、信息化處置第三方子系統,來自不同廠家,使用不同協議等,通過物聯網接入網關,支持OPC/Modbus/SNMP/BACnet等各種物聯網接入協議,實現指揮平臺中任意第三方系統的接入,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大數據數據采集存儲、子系統的統一控制操作,為大數據分析提供數據支撐,為統一操控,跨系統聯動處理及上層業務開發提供技術手段。
4.4
安全穩定
指揮平臺作為指揮的核心信息化平臺,其運行安全性、穩定性是基本要求,平臺需要從架構設計上就考慮此關鍵要素,融合的各子系統、產品方案、技術應用都應有明確有效的安全穩定保障機制,需要端到端備份、自動切換、自動恢復等穩定運行保障技術。
4.5
業務可定義的融合方案
指揮平臺需要建設為行業科技集成的信息化系統,其中各項高新技術、產品方案最終都要能應用到管理部門相關業務中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高科技才能得到體現。管理的目標對象和業務多樣、復雜,而且隨著國家發展,國家對管理部門的職能、任務要求會有相應的發展和變化,平臺應具備基于管理、指揮業務需要定義和擴展平臺功能和業務能力,適應管理部門未來任務職責發展需要,通過軟件化開發不斷實現管理業務新流程,從架構層面做到可以與時俱進,不斷發展變化的能力,用智能化的程序取代簡單重復的業務,真正做到智能目標管理監控、智能報警上報、流程化預案處置、基于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輔助決策、精細化日常管理流程及日常監管,平時看不見系統的存在,但當發生意外時就能夠迅速介入處理。
五 、指揮中心系統方案
5.1 方案結構概述
方案結構圖
平臺主要以全媒體融平臺為核心部件,通過融合平臺連接輸入和輸出端,融合平臺對整合的輸入輸出信號進行融合、處理調度、控制完成信號的交換;與全媒體融合平臺連接的模塊有:信號源輸入模塊(視頻會議、視頻監控、通用音視頻設備、超高分圖、KVM坐席組成)、通訊調度模塊(對講、單兵、電話)、音頻擴聲模塊、環境控制模塊、網絡防護模塊、大屏顯示模塊,各模塊系統通過IP網絡與全媒體融合平臺連接,實現數據、控制、協議、接口轉換。
5.2 方案系統圖
指揮中心系統連接圖
會商室系統連接圖
5.2.1視頻監控接入
GB28181/ONVIF:
平臺支持GB28181和ONVIF,通過平臺內的多媒體服務器與視頻監控平臺的GB28181網關模塊直接對接,從監控平臺獲取多媒體(監控攝像頭目錄、監控視頻、監控音頻、反向音頻),控制(監控攝像頭PTZ控制),數據(監控平臺智能分析觸發事件)。
多媒體:
平臺多媒體服務器獲得監控平臺攝像頭目錄后,可以任意選取其中多個攝像頭的音視頻,由多媒體服務器進行轉碼為指揮平臺內的標準格式碼流,成為平臺內可任意交換的媒體信息源。
控制:
指揮平臺可直接對監控攝像頭進行遠程PTZ云臺操控,同時也可以向具備音頻接收能力監控攝像頭發送反向音頻,用于對監控對象現場跟蹤,喊話等功能實現。
數據:
對于具備智能分析能力監控平臺,智能分析結果發現的突發警情可以觸發事件上報到指揮平臺,用于后續警情處置聯動處理。
能力:
指揮平臺可以同時接入多套監控平臺,多廠家監控平臺,通過多媒體服務器堆疊和負載均衡策略實現進入平臺內監控類媒體信息源數量能力平滑擴容。監控平臺自身下掛物理監控攝像頭數量與指揮平臺媒體信息源接入能力無直接關系,可自行擴容。
5.2.2視頻會議接入
指揮平臺與視頻會議類型子系統對接支持抓包方式獲取會議圖像,可適應不同的聯通、融合場景。
多媒體(單向抓包模式)
:指揮平臺通過多媒體服務器可直接單向抓取視頻會議系統中的會議圖像碼流,轉碼為平臺內的標準格式碼流,成為平臺媒體信息源。
5.2.3模擬信號系統接入
對傳統只有模擬信號的系統應用,指揮平臺可通過專有設備將模擬信號進行IP化處理,同樣可進入平臺。
多媒體:
指揮平臺的媒體前端設備多媒體輸入接口機,支持DVI/HDMI/VGA/HDBaseT/FIBER/SDI/音頻接口等各種音視頻接口類型,將模擬類型多媒體信號編碼為平臺內的標準碼流格式媒體信息源。
控制:
指揮平臺內的綜合接入模塊多媒體輸入接口機/多媒體輸出接口機及分布式環控模塊,具備豐富的設備控制接口,包括IR/RS232/RELAY/IO/IP telnet等,可直接通過這些接口對近端的模擬類型設備和系統進行控制集成,在用戶控制模塊提供基于標準界面控件的觸控式操作界面。
數據:
指揮平臺中分布式環控模塊具備雙向控制能力,可通過物聯網環境傳感器獲取環控數據,配合其它各子系統實現各種智能控制操作類功能業務。
5.2.4語音調度接入
語音模塊是指揮調度系統基礎模塊,是迅速下達命令、協同指揮的有效手段。通過語音接入設備完成語音互聯互通。
各種語音通信系統互聯互通
系統通過各類接入方式,實現與公共交換電話網(PSTN)、公眾移動通信(GSM/CDMA)、集群對講通信系統等各種通信終端之間的互聯互通。
數字中繼接入
在主機中內置數字中繼板卡,采用數字中繼板卡方式接入,系統可通過同軸線纜(E1)方式直接接入運營商PSTN網絡,也可通過現有程控交換機間接接入運營商PSTN網絡。
環路中繼接入
在主機中內置環路中繼板卡,采用環路中繼板卡方式接入,系統可通過雙絞線(FXO)方式直接接入運營商PSTN網絡,也可通過現有程控交換機間接接入運營商PSTN網絡。
無線對講接入
無線通信系統與指揮中心位置太遠,可采用遠端無線接入網關接入,再通過IP網絡/內部專網接入綜合指揮調度系統。可接入無線集群系統或短波電臺/超短波車臺等無線通信設備,可以進行波段設定,可與多臺集群接入設備進行對接,實現不同波段集群的接入。
單兵、手機接入
系統提供單兵APP、POC對講的接入,實現指揮中心對現場人員的調度。通過單兵APP客戶端實現視頻/圖片回傳、語音通話、視頻通話、單兵定位與歷史軌跡顯示、視頻點播等功能,以便指揮中心了解現場情況,現場人員通過APP及時向指揮中心反饋情況;通過POC對講,可快速發起一對一、一對多的群組通話,滿足用戶工作、生活中的群組調度需求。
數字會議接入
主機內置音頻接入模塊,每塊音頻接入模塊提供2路音頻接口,采用DB15鍍金母頭接口,并提供焊接好的2米雙絞屏蔽線纜,和數字會議室音頻矩陣/調音臺的接入,實現綜合指揮調度系統與數字會議系統的互聯互通。
5.2.5 KVM接入
融合平臺支持KVM坐席接入,支持KVM坐席上屏,完全基于IP網絡部署,跨交換機和路由;KVM坐席操作員,支持把本坐席的列表中的任意視頻源,推送到本地或者遠端的拼接大屏全屏顯示,視頻源上屏狀態同步刷新到大屏的可視化調度臺UI,支持后續的縮放調整和下屏操作,單個坐席最大支持推送到128個大屏;不同于將軟件安裝于PC方案,并用PC自身網絡接口進行坐席內容交互,導致業務系統和控制系統無法物理區隔的坐席指揮系統,本系統業務網可以和KVM控制網物理上完全隔離,業務網無法通過任何方式連入控制網,從而保證控制網信息安全。
5.3 方案特色
5.3.1大屏控制
大屏呈現
多屏拼接顯示:
平臺支持多屏拼接;每塊單獨屏幕支持16個視頻開窗,支持16層視頻疊加顯示,支持畫中畫;支持視頻在拼接屏上漫游。視頻支持拖拽方式移動和縮放。
幀同步:
對于拼接大屏,多屏跨屏確保按幀同步,確保大屏顯示動態、靜態圖像連續性,不會因幀不同步出現圖像被截斷現象。
視頻輪巡:
支持在拼接屏上循環顯示各視頻信號;支持在屏幕指定區域上循環顯示,如在拼接大屏中間位置作輪巡顯示,兩側作為固定畫面顯示。
預案管理:
平臺可根據不同的應用場合,配置不同的信號組合、不同的音頻模式、不同的攝像機位置、不同的燈光明暗度等等,實現多個預案一鍵調用和一鍵切換,實現多子系統的聯動管理。如:開啟系統后,先打開燈光,然后打開話筒音箱及顯示設備、再調用視頻顯示模式、連接視頻會議系統、自動調整攝像角度等等。
OSD字幕顯示:
系統支持在信號源和顯示端增加字幕顯示,在信號源種類和數量多的情況下,可在信號源上添加固定字幕(如電腦名稱、左前攝像機等等),對于拼接大屏固定顯示區域,也可增加固定的字幕標語,如園區視頻輪巡畫面、道路監控畫面等。可設置字幕字體、大小,可設置字幕顯示位置,支持字幕左右滾動顯示等。
信息分發:
媒體信息源可以以觸控方式或者業務定義編程方式直接分發到平臺內不同類型信息發布終端設備,如顯示屏、電腦桌面、手機/平板手持設備等,通過控制對接,還可以觸發聲光電等物理設備報警。
5.3.2大屏可視化操控
指揮平臺支持全可視化觸控方式對所有功能進行操作,所見即所得,不經過專業培訓也不易出錯。所有可視化對象包括:視頻可視化、音頻可視化、控制可視化、信息可視化。
視頻可視化:
所有平臺內的視頻類媒體信息源都支持動態可視化預覽,以列表形式呈現到平板電腦、iPad等用戶控制模塊上,可拖拽、放大縮小等觸控方式做上屏操作,可被作為資源進行搜索。
音頻可視化:
與視頻同步的音頻類媒體信息源可在用戶控制模塊上進行預監,可直接控制拼接屏上放音閉音,獨立的音頻類媒體信息源也可作為獨立的音頻列表在用戶控制模塊上呈現,通過拖拽方式上屏放音,或者與視頻進行邏輯綁定,進行同傳同放。
控制可視化:
用戶控制模塊界面支持多種類型控制類控件,用于生成通用類型設備控制界面,所有設備控制全可視化觸控完成。
5.3.3媒體調度
標準格式,全網通聯
為方便指揮平臺內媒體信息接入、交換、互通,平臺引入通信思維,平臺內采用統一標準格式媒體碼流,即為媒體信息源。媒體信息源遵循如下標準:
標準化承載:
采用IP作為媒體信息源承載,一根網線承載音頻、視頻、控制、數據全部信息,整個平臺可直接在用戶專網中運行使用,在平臺內各系統間任意傳輸、交換、互通。
標準化協議:
音頻采用AAC-LD/G.722/G/711協議,視頻采用H.264/H.265支持1080P/4K等分辨率,信令采用RTSP/RTMP協議,通過RTP進行碼流打包封裝傳輸。全部協議是行業通用標準協議,保證與各子系統對接簡便性,通用性。
標準化分層:
視頻占據較大數據量,尤其高清視頻,單個媒體信息源會被編碼為不同分辨率,不同帶寬的多層級媒體信息源,如CIF@512Kbps/720P@2Mbps/1080P@8Mbps/4K@16Mbps,各子系統根據實際需要在媒體信息源中選用適用層級的信息源,減少帶寬、設備編解碼處理資源占用。
全網通聯:
采用標準格式,媒體信息源可做到在全平臺內、全網絡內、全部子系統間進行標準化交換、互聯、互通、互控。
5.3.4級聯
指揮平臺支持分級、分地域級聯,各層級、地域單位可獨立建設部署平臺,通過級聯方式與上級單位,兄弟單位平臺進行級聯連接。
媒體級聯:
上下級平臺之間物理上通過彼此多媒體服務器建立媒體級聯通道來傳遞媒體信息源,級聯內所有開放的媒體信息源都可以直接被級聯平臺直接調用,觀看。
控制級聯:
上下級平臺之間物理上通過彼此中心控制服務器建立控制級聯通道,級聯內所有開放設備源都可以直接被級聯平臺直接控制、操作。
數據級聯:
上下級平臺之間可建立數據級聯通道,保證關鍵事件、數據信息的通聯。
級聯帶寬管理:
各級聯平臺間網絡一般為帶寬受限專線,平臺級聯具備級聯帶寬管理功能,通過級聯通道數管理、媒體信息源層級智能選擇來提高級聯帶寬使用效率。
5.3.5物聯網大數據
物聯網全連接
指揮平臺內嵌物聯網全連接功能,通過協議適配,主動對接不同廠家的硬件。每個不同的協議,都對應一個 DLL,平臺提供數據庫、底層通訊、線程調度的眾多接口,對新接入系統只需關注該系統協議本身的解析,不用關注其它的細節,具有很高的系統對接效率。不同設備、系統的異構數據,經過轉換,都形成統一的數據模型,方便后續的統一存儲、分析、應用。
大數據
指揮平臺內嵌支持大數據采集、存儲、定制呈現、分析應用能力。
大數據采集/存儲
:指揮平臺通過物聯網全連接接入子系統、設備、傳感器后,可實時采集數據,通過私有hadoop分布式存儲算法,支持對海量數據的采集,單臺物聯網大數據服務器每天可存儲五億條數據。
定制呈現:
指揮平臺可依據項目實際需求,進行物聯網大數據定制呈現,平臺已經支持各種形式大數據控件,如圖形、表格、3D建模漫游、實景建模漫游、GIS、實時數據、設備圖形化操控等,所有控件可支持物聯網信息點點位疊加、狀態展示/操控疊加,基于控件可以快速完成項目定制需求開發。
分析應用:
指揮平臺可根據采集和存儲的大數據,進行大數據應用開發,通過大數據分析應用,為指揮提供預警預判、處置預案、輔助決策依據。
5.3.6安全穩定
用于指揮的設備系統需要保證長時間安全穩定運行,指揮平臺通過端到端全備份、負載均衡等技術,保證指揮核心平臺的安全穩定運行。
中心控制服務器熱備:
中心控制服務器作為平臺大腦,通過雙機實現運行狀態熱備份,主管理服務出現運行故障時,會自動切換到備份中心控制服務器接管整個平臺,平臺運行狀態保持不變,實現平滑切換,同時原中心控制服務器會重新啟動服務,作為備份中心控制服務器在線運行,繼續保證熱備機制有效性,整個切換過程無感知,后臺自動執行。
多媒體輸入接口機雙機熱備:
同一個模擬媒體信號源,可以由兩臺多媒體輸入接口機同時接入編碼,成為平臺內兩個物理媒體信息源,平臺內可將兩個物理媒體信息源互為備份綁定為一個邏輯媒體信息源,平臺偵測到其中一臺接口機出現運行故障時,平臺會自動切換使用另一臺備份的媒體信息源,保證業務正常運行,同時會重新啟動故障接口機,如故障繼續保持,會由網管上報故障,不需要人工干預。
多媒體輸出接口機雙機熱備:
輸出接口機一般接拼接屏、LED、投影等顯示設備,平臺支持將兩臺輸出接口機進行邏輯綁定,在媒體顯示輸出時始終顯示相同的內容,兩臺輸出接口機可分別接到兩臺獨立的顯示設備,保證一臺出現故障,另一臺仍能顯示輸出,兩臺輸出接口機也可同時接到同一顯示設備的兩個輸入口,當其中一臺輸出接口機出現故障時,平臺通過控制接口自動控制顯示設備切換主輸入口到另一臺接口機繼續保證媒體內容顯示輸出,并重啟故障接口機,向網管上報故障,無需人工干預。
5.3.7業務軟件定制
指揮平臺將接入的各子系統的功能抽象化為處理層,所有接入子系統的各功能被封裝為諸多功能單元,以API形式對外提供,在處理層上通過軟件定制,可以調用底層各子系統功能,組合構造不同的業務。
硬件無關:
所有業務基于處理層,全部是API接口,可直接調用底層各子系統、硬件的功能,軟件與硬件松耦合,與廠家松耦合。
系統聯動:
業務不再局限于某個廠家的獨立子系統開發,監控不具備調用會議通信能力,會議無法接入監控視頻,而是面向全平臺所有子系統聯合功能實現業務,監控發現問題,會議通知告警分發消息,門禁/防衛系統阻止警情等,全自動執行,減少人為干預的遲滯和操作失誤。
平滑擴展、平滑升級:
業務定義和開發不被子系統廠家牽制,可自行定義,平臺業務可不斷擴充迭代演進。廠家子系統升級不影響業務流程,可保持各子系統緊跟行業技術發展趨勢,保持平臺先進性。
貼合業務需求:
通過軟件定制,可以開發更加貼合指揮業務流程的軟件,形成針對不同場景、不同事件的處置流程,并可以跟隨業務發展不斷更新提升,更加符合指揮業務需求變化。
5.3.8環境控制
平臺基于網絡化、數字化傳輸,支持會場燈光、空調等環境控制,系統可將周邊的環境信號都控制起來,如燈光控制、電動窗簾等環境控制。
5.3.9 智能語音識別模塊
本語音控制系統主要用來配套MIDIS系統使用,作為MIDIS除可視化UI控制界面外的一種新控制入口,增加MIDIS系統AI元素。
MIDIS應用場合,語音控制系統都可使用。
應用場景示意圖
系統連接示意圖
智能語音識別模塊特點
1、智能離線語音識別,在會議室場景下通過語音控制設備單個操作或者一些列操作;
2、支持語音場景設置與語音場景調度;(可以支持拼接屏的布局,單畫面、四畫面、六畫面、十六畫面、系統關機、開機/大屏關機、開機;攝像機控制;預案調用,錄播,開始錄制、停止、暫停;信號上墻;音頻處理器:輸入通道1-4,輸出通道1-4;投影機:開、關、HDMI通道切換、VGA通道切換;語音控制第三方系統;語音控制環境變化(離開、準備開會)等不超過200條語音指令,全部可以自定義);
3、模塊化部署,與會議室已有音頻設備無縫對接;1路RJ45以太網通訊口,支持通過網絡http json協議通信;1路串口,支持RS232/485通信;1路Line in、1路Line out,通用3.5mm音頻接口;1路USB接口,支持配置導入與升級;
4、內置wifi模塊和天線接口,支持無線方式接入網絡;提供系統復位按鍵、上電指示燈和狀態指示燈;
5、內置Web客戶端和web服務,支持語音關鍵詞、控制命令客戶化配置;內置先進的離線語音識別算法,識別率不低于99.9%,且置信度可配置;
6、命令詞識別可支持兩百條,并且開發者可以自定義命令詞,滿足應用個性化需求。還能適應不同年齡、不同終端和不同噪聲的應用環境;
7、結合主動澄清和糾錯理解的自學習能力,確保對話效果持續穩步提升,給用戶帶來最佳對話體驗;
8、提供第三方API,靈活嵌入業務場景,支持API啟動/關閉語音識別功能;
9、與midis無縫對接;
智能語音識別模塊功能(全部可自定義)
1、拼接屏的布局,單畫面、四畫面、六畫面、十六畫面;
2、系統關機、開機/大屏關機、開機;
3、攝像機控制(本地攝像機、教室攝像機);
4、預案調用,預案1、2、3、4;
5、錄播,開始錄制、停止、暫停;
6、信號上墻;
7、調音器:輸入通道1-4,輸出通道1-4;
8、投影機:開、關、HDMI通道切換、VGA通道切換;
9、語音控制第三方系統(CC300);
10、語音控制環境變化(離開、準備開會);
本文為節略版,有刪減!
關鍵詞:
東微智能
指揮中心
方案
上一篇:
AVCiT魅視 DS.X分布式坐席協作管理系統——基于智慧城市建設下應急管理解決方案
下一篇:
北峰通信|Mesh 無線自組網系統
索取“此產品”詳細資料,請留言
*姓名:
*手機:
*郵寄地址:
相關閱讀
MIDIS解決方案
【經典案例】TENDZONE東微智能MIDIS助力濟源公安局建設高標準“智慧公安”體系
部隊指揮中心信息流調度系統建設方案 ---東微智能TENDZONE全媒體融合應用系統
視音頻綜合處理設備(航插型)
同輝佳視助力某110指揮中心運籌帷幄
MICS云打造軍區可視化多功能指揮中心
光纖KVM坐席實現軍隊指揮調度技術創新
指揮中心分布式綜合管理平臺系統
作戰指揮中心建設方案 CZ科技無延時分布式系統
某城市應急指揮中心解決方案
熱點文章
哨兵保障一體化系統平臺——哨位集成箱
1
軍隊應急調度指揮系統解決方案
2
武警部隊智能化通信指揮調度系統技術方案
3
短波通信在邊防部隊的應用與發展
4
武警部隊無線圖傳系統解決方案
5
海洋E站——錨泊浮臺和無人島礁信息系統平臺
6
被復線遠傳設備應用于野戰通信視頻會議
7
武警某部一體化指揮管理信息平臺設計方案
8
武警部隊專網通信解決方案
9
無人平臺集群協同作戰指揮控制系統
10
“七五三一” 基層單位綜合信息采集系統解決方案
熱點技術
摩爾斯碼無線指揮自動化系統——無線指揮智能化終端
合成研判作戰指揮車
短波通信在邊防部隊的應用與發展
海洋E站——錨泊浮臺和無人島礁信息系統平臺
超短波偵察干擾裝備
龍勃透鏡技術,助力5G更精彩
短波天鏈中繼系統實現對講機百公里遠程互通
三線式短波基站天線AB230
應急通訊、監控監測多功能小型系留飛艇/浮空飛艇
WBR-01寬帶自組網戰術電臺和MCRS-06A/B/C系列野戰擴頻數字接力機
分組分權限功能在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坐席的應用
WR-G39DDC 高端軟件化寬頻段接收機
熱點方案
特種行業5G專網寬窄融合一體化站
智組網——空地一體應急指揮通信解決方案
“專”則穩 “公”則快的國產多模衛星通信便攜站
開幕式 | 未來已來,時不我待!2022第二屆“雷達與未來”全球峰會盛大開幕!
一體化便攜導調系統
融訊光通專注新—代融合通訊領域
指揮中心多級異構云平臺——智能協同視訊管控系統
MediaComm美凱巡展福州站|首款動態自動學習智慧坐席
龍勃透鏡天線助力5G“揚帆” “啟航”遠洋漁民極速網上沖浪
海能達PUC多媒體指揮及通信集成平臺
通信專業——報話、報務訓練與考核系統(pad版)
新一代MimoMesh系列智能天線寬帶自組網電臺 實現視頻/數據/語音遠距離通信
產品推薦
衛星通信加密系統
網翎便捷式衛星上網機
ZL60P-E 折疊一體化衛星寬帶自動便攜終端
AB330S便攜雙極天線 AB230S便攜三線天線
融訊RX ESW64專線保障切換器(專業版)
集群快速部署小站系統Rapid
國防部網站
|
中國軍網
|
央廣軍事
|
全國征兵網
|
環球網軍事
|
智慧軍營
|
鳳凰網軍事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招聘信息
|
版權聲明
|
網站地圖
|
合作服務
|
留言本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網站合作、內容監督、商務咨詢:010-88177728、qq:2251611637
京ICP備09030870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