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評二】洋銘TVS-2000A三維(3D)虛擬演播系統的優勢在哪里?
對于三維最通俗的理解,是指在平面二維系中又加入了一個方向向量構成的空間系。三維是坐標軸的三個軸,即x軸、y軸、z軸,其中x表示左右空間,y表示上下空間,z表示前后空間。但在實際應用方面,一般把用X軸形容左右運動,而Z軸用來形容上下運動,Y軸用來形容前后運動,這樣就形成了人的視覺立體感。
TVS-2000A的三維效果
一說起三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游戲或者電影,它們的確是推動三維圖形技術向前發展的主要力量。在這當中大家不難發現,無論是游戲還是電影,它們之所以會廣泛且深入地應用三維技術,主要就是在追求受眾體驗感的提升,正因為三維空間符合人對于物理空間的基本認知,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還原人的視覺識別習慣。這就不難理解TVS-2000A之所以應用全三維技術,也正是意在增強產出成片的受眾體驗感。
TVS-2000A的三維場景搭建
相比洋銘往期的虛擬演播設備,TVS-2000A在保留了人物層和AUX層的基礎上,將前景層和背景層均改為了三維圖層,簡而言之,在以往你只能向前景和背景層內導入圖片,而現在你需要導入三維的模型文件。基于這個前提,TVS-2000A主機就相當于把人物層中除去人物本身以外空間填充了三維的立體模型,也就是說當你站在綠幕當中時,TVS-2000A通過攝像機采集到的你的圖像后,會將除去你以外周邊的其他環境替換成虛擬的三維空間,在它眼中你已經置身于一個虛擬的物理空間當中,而不是簡單地被“壓”在了一張圖片的上面。這樣做的意義就在于,它將你置身于一個虛擬的空間環境中,而這個空間環境的坐標比例又與真實的物理空間相一致,這樣就做到了“以不變應萬變”,你只需要置身在演播室當中,虛擬主機可以帶你去任何你想要去的地方,甚至突破時空的界限。對于媒體創意者而言,就是意味著你需要一間可以摳像的小屋,而TVS-2000A可以讓這個小屋的內部裝飾按需改變,你可以將小屋里發生的一切記錄成影片甚至直播。用通俗的語言來說,三維虛擬演播室可以給你帶來更逼真畫面效果,在影片節目的制作中將花費你更少的場景搭建時間和資金成本。
請欣賞視頻,洋銘3D場景制作
舉例分析
如果你還不能理解三維虛擬演播究竟具有哪些優勢,我們可以去思考一些更極端的案例,比如在電影《復仇者聯盟》中,如果不利用摳像和三維特技,恐怕光是那些被炸掉的高樓大廈就要花費制片方數百億的資金,而他們之所以能夠控制成本,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應用了三維虛擬技術——那些高樓大廈不過是三維特技的產物,而演員在樓宇間飛來飛去,也不過是在演播室中,被威亞吊著搖來搖去罷了,經過摳像和圖層疊加,也就形成了我們最終看到的電影。這種手段實質上與TVS-2000A的虛擬制作原理相通,除了可以利用三維技術來盡可能地貼合人眼的視覺識別習慣,TVS-2000A的操作并沒有拍攝電影那樣復雜,它可以為創意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開發制作途徑,而且是在保證性價比的前提下。
三維引擎PBR
三維的制作和呈現在每一個環節往往都與“昂貴”這一個詞保持著聯系,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去電影院看電影,當你手中的電影票后面帶有“(3D)”字樣,那么它的價格往往要比普通的電影票更貴一些,在三維制作中這種昂貴往往是幾何倍數的增長。排除其他很多方面的影響因素不說,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影響因素就是制作三維影視產品時選用的是哪一種“引擎(Engine)”。這個話題對于熟悉三維開發制作流程的人來講可能會比較容易提起興趣,特別是電腦游戲發燒友,張口就可以列舉出諸如虛幻(UnrealEngine)、CryEngine、Unity 3D等引擎,它們都是著名的三維游戲引擎,而對于剛接觸這個領域的人來講僅僅是“引擎”的定義可能都會比較陌生,百度百科對于這一范疇下“引擎”的定義是這樣的——“引擎(Engine)是電子平臺上開發程序或系統的核心組件。利用引擎,開發者可迅速建立、鋪設程序所需的功能,或利用其輔助程序的運轉。一般而言,引擎是一個程序或一套系統的支持部分。常見的程序引擎有游戲引擎、搜索引擎、三維引擎等。”[2]而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講應該如何去理解它呢?可以說三維引擎決定了三維圖形應該怎樣去做,能做成什么樣子,可以用在哪里。回到我們的話題,TVS-2000A之所以能夠在保證畫面效果的前提下,依然可以保持較高的性價比,主要原因就是應用了PBR(Physically-Based Rendering)引擎。

這個引擎可以說占據了TVS-2000A一半以上的價值,也是保障TVS-2000A性價比的決定性因素。那么什么是PBR?它有什么優勢?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我們將在下篇文章中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