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2 09:19:23
來源:
2012年11月15日。對中國乃至世界來說,是一個極不平凡的日子。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黨的新一代領導集體耀眼登場。
對總參某通信團上士徐福根來說,這一天也是讓他終生難忘的日子。
上午8時,剛剛獲得一體化指揮信息系統值機員資格的他,第一次和戰友們一起準時走上崗位,進入系統,親手點發了一份來自總部的作戰文書。不到3秒,來自陸軍、海軍、空軍、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隊多個單位的回執顯示:準確無誤!
隨著鍵聲響動,邊關實時態勢盡顯熒屏,多元情報信息匯流交融……經過一整天全方位的測試,這條貫通三軍的“數字神經”,以優異的成績又一次通過了一場日常戰備演練的“考試”。
對官兵們來說,這一天無疑是讓人激動、自豪和興奮的——黨的十八大報告發出了“堅定不移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方向,推動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的戰略號召,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他們交出了一份嶄新的答卷:我軍“信息高鐵”步入了穩定運行新階段。
目睹此景,總參某信息保障基地主任曾衛華感慨萬千:“從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努力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的雙重歷史任務,實現我軍現代化的跨越式發展’到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堅定不移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方向,推動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我軍信息化建設攻堅克難,踏破坎坷成大道。”
他清楚地記得:多年前的一場全軍性演習,現場指揮的總部首長面前,擺放著各軍兵種不同體制的十幾種指揮終端,近在咫尺卻不能聯通。幾經努力,我軍在指揮控制、預警探測、通信網絡等方面的建設取得較大進展,指揮信息系統應運而生,讓全軍指戰員手中多了一桿“新槍”。
追趕,催生跨越。近兩年,伴隨著一體化指揮信息系統的列裝,全軍部隊掀起換“槍”風暴。三軍部隊的新型武器平臺,通過這條“數字神經”聚合成了一個初步具備體系作戰能力的作戰系統,對接信息化戰場。
“信息力”催生體系作戰訓練
“你注意這幾個地方:‘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推動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深入開展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
總參某信息保障基地政治部主任楊戈指著十八大報告,與記者交流學習的體會:“‘重大進展’‘加速發展’‘深入開展’,既包含著期望,也意味著號令。這也表明,我軍信息化建設從‘起跑’進入了逐漸‘加速’的新階段。”
此言,記者深有同感:2011年10月,濟南戰區海上方向聯合防衛作戰演練拉開大幕,一體化指揮信息系統首次亮相戰區級三軍聯合作戰,就顯示出巨大威力。
演習之時,記者在中國軍網上搜索“一體化指揮”字樣,0.2秒就“蹦”出400多萬個相關詞條。
一場演習,一個縮影。熱詞涌現的背后是三軍演兵場訓練高潮迭起——
廣州軍區依托信息網絡,組織分布于中南5省區的陸、海、空部隊,在13個演練場異地同步聯動演練,圍繞同一作戰背景、作戰目的同時展開行動,聯合作戰能力得到有效錘煉。
東海艦隊運用信息系統,組織幾十支部隊的艦艇戰機編成多個聯合戰斗群,在不同地域、不同時段交叉運用兵種、火力,協同精確無誤,實現了信息與火力的深度融合。
談到這,楊主任的神情變得凝重:“從‘起跑’到‘加速’,意味著我們每一名軍人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必須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扎扎實實把十八大精神貫徹到加速推進信息化的具體工作中去。”
“網聚能力”永遠是“進行時”
“‘堅定不移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方向,推動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字字千鈞!學習十八大報告,除了備受鼓舞、催人奮進,我們還讀出了憂患與清醒。”總參某信息化研究所所長劉怒告訴記者:“毋庸諱言,我軍的信息化建設雖然呈現出了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但目前的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2011年春,這個研究所牽頭研發的一體化指揮信息系統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然而,白天接過獲獎證書的功臣們,晚上又步履匆匆地走進科研大樓開始新的攻關。
誠如海涅那一曲高亢的《頌歌》——“我們已經勝利,在歡騰的凱歌中我們沒有時間歡樂。投入新戰斗的號角已經吹起!”隨著一體化指揮信息系統應用成為常態,在催生戰場新景觀的同時,也把作戰理論、作戰樣式、作戰編成、指揮方式、訓練模式、支援保障等變革難題擺在了全軍官兵面前。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推動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三軍將士以強烈的憂患意識攻堅克難,正在邊建邊用邊升級的信息化之路上砥礪前行。
——推進綜合態勢深度融合。面對演兵中“形聚神散”的實際,北京軍區某部突破道道技術壁壘,傾力使空情偵察、氣象水文、地理環境等信息一圖呈現、實時更新。像他們一樣,全軍部隊上至院士、下至戰士集智攻關,力求讓三軍信息融為一“屏”,書寫數字時代“知己知彼”的新傳奇。
——健全作戰數據保鮮機制。面對有硬件無軟件、有軟件缺數據、有數據難共享的全軍性難題,廣州軍區某師運用衛星定位、遙感探測、信息分析和分發技術等手段,及時更新部隊行動、武器裝備平臺信息數據,成為三軍部隊用科學機制讓作戰數據吐故納新的一個縮影。
仰望天空,腳踏實地。面對新的難題,三軍部隊正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力求通過軟硬件研發改造、統一數據標準、培養信息化人才,架通一體化指揮信息系統與軍隊各類信息系統共聯共通的橋梁,加快向單兵單裝末端延伸。
“堅定不移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方向……”再一次誦讀十八大報告里的重要論述,劉怒信心滿懷:“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我堅信,全軍官兵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推動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的創新實踐,一定會實現我軍信息化建設新的跨越。”
跨越始于憂患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堅定不移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方向,推動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這一重要論述進一步明確了信息化在我軍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也吹響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新的時代號角。
人類以什么工具生產,就會以什么工具打仗。步入新世紀,新軍事變革風起云涌,技術先發國家以信息融合重塑戰爭機器,將信息化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在了落后者頭上。
我軍信息化發展歷程是一部在摸索中積微成著、在挫折中自省自強的奮斗史,是一部在實踐中探索規律、在發展中解決問題的創新史。推動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既是洞察歷史風云的英明抉擇,又是把握時代機遇的殷切期望。擔負起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使命,要求每一名官兵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危機意識、使命意識,靠歷史自覺扛起歷史擔當,用跨越精神邁開跨越步伐。
時下,以新的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在孕育著重大變革的同時,也為贏得后發優勢提供了歷史機遇。錯過這一波的浪潮,就會錯過一個時代。推動我軍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除了不動搖、不折騰、不懈怠,苦干實干,別無選擇。
惟克果斷,乃罔后艱。經過全軍官兵的艱苦探索和不懈努力,我軍信息化建設已實現了從單系統單領域向成體系成規??缭?,為推動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我軍信息化已經具備了由“行走”到“奔跑”的實力。
推動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思想觀念轉型是首要。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縱觀世界軍事強國信息化建設發展史,無不是把“換腦”作為加速的“支點”。加快轉變關鍵在人,必須牢固確立信息主導、綜合集成、體系作戰等新思維、新觀念,才能更好地為“加速”提供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我們堅信,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正確領導下,人民軍隊一定能在推動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的偉大進程中,迎接新的勝利、鑄就更大輝煌!(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