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8 16:29:46
來源:
研制試驗階段(1996-2000):20世紀90年代中期,為適應信息化戰爭和數字化戰場要求,美陸軍參照參“聯合武士”構想,把陸軍已有的與在研的指揮控制系統統一組成了一個陸軍作戰指揮系統(ABCS)。該套系統由三個層次、11個子系統組成(下圖)。
旅及旅以下作戰指揮系統(FBCB2)是第三層次,也屬于核心指揮控制系統,為旅和旅以下部隊直至單平臺和單兵提供運動中實時、近實時態勢感知與指揮控制信息。FBCB2系統于1996年由美國TRW公司(現已并入諾斯羅譜·格魯曼公司)的數據技術分部系統集成小組開始研制。1997年在“21世紀特遣部隊高級作戰試驗演習”中,首次明確提出FBCB2的概念。
實戰應用階段(2001-2006):經過近7年的研制與試驗,系統于2001年裝備到美陸軍第4機械化步兵師,僅該師就配備了7500臺FBCB2V4型計算機。2002年秋,美陸軍趕制了1500套FBCB2系統,把其中的一部分裝備阿富汗的第82空降師等部隊。在阿富汗戰場上共有145部地面平臺和70架航空器裝備了FBCB2系統。該系統正式進入了實戰應用階段。
美軍第82空降師的士兵們講述了他們第一次在阿富汗戰場上使用FBCB2系統的感受。一次,第82空降師向距離該師基地大約225千米的地域采取突擊行動。為向該地域運送燃料和彈藥,部隊派出了兩支車隊,每支車隊由20輛車組成。士兵們能夠利用FBCB2系統繪制這兩個車隊的行軍路線并將其以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給有關各車并以藍色亮點的形式顯示在車輛顯示器上,從而使士兵們看到自己沿行軍路線運動的情況。此外指揮中心和戰術作戰中心也能跟蹤車隊的行進情況并在作戰中與其對話。第82空降師的士兵們表示,如果沒有FBCB2系統,這一切是不可能實現的。很顯然,FBCB2系統將美陸軍的戰場感知水平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指揮官和士兵們不僅可以通過通用作戰圖像共享戰場信息,直觀地了解己方與敵方的具體位置,避免火力誤傷,而且車輛可以利用導航信息自我導引到指定目的地。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陸軍總共擁有約有8000套FBCB2系統。除美軍在伊拉克的地面主力部隊第3步兵師、第4步兵師外,參戰的其他陸軍部隊都裝備了FBCB2系統。
FBCB2系統軟件在作戰中主要有四項功:一是能系統管理,在作戰部署之前完成網絡初始化,以及數據、地圖、密碼索引和網址的下載;二是通信計劃,在作戰部署之前進行網絡設置、頻率分配和指定地址、電路的分配;三是網絡后臺管理,一旦開始交戰就實施對網絡資源和配置的監控;四是網絡動態管理,執行實時任務,如動態網絡的重新配置等。而FBCB2整個系統則提供了強大的藍軍跟蹤、網絡通信、態勢感知和指揮控制的能力。
(1)藍軍跟蹤能力
作戰能力描述:美軍將己方部隊稱為藍軍,將敵方部隊稱為紅軍。藍軍跟蹤是敵我識別的關鍵一步,但與敵我識別不盡相同。敵我識別強調實時探測目標、辨明敵我,以便決定是否使用武器和開火。藍軍跟蹤強調的是了解己方部隊的位置、狀態和意圖。FBCB2系統能夠對單兵或單個武器/平臺、指揮所及其他作戰設備進行地理定位,并將定位信息顯示在屏幕上,指揮官能夠通過隨時更新的圖像分辨出敵友部隊。裝備有FBCB2系統的平臺可自動進行位置報告,每5分鐘向其他FBCB2系統“播報”一次,在屏幕上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時間接收到的友軍信息。其中,深藍表示當前信息,20分鐘后變成淺藍色,表示過時信息;40分鐘后變成灰色,表示陳舊信息,陳舊信息在8小時后被自動刪除。FBCB2系統大大增強了敵我識別與跟蹤的能力,有效解決了困擾美軍多年的誤傷問題。
作戰應用效果:在伊拉克戰爭中,許多作戰車輛都配有電子地址識別器,可通過GPS不斷更新具體方位,加密處理后的數據由無線電通信裝置傳送給各作戰車輛,通過頻繁變換頻率來防止敵軍截取信號,所有這些步驟可自動完成。FBCB2系統極大增強了藍軍跟蹤能力,減少了部隊誤傷。據統計,海灣戰爭誤傷率為23.6%,伊拉克戰爭主要作戰階段為11%,而凡安裝了該系統的部隊幾乎沒有出現過誤傷。
作戰應用實例:2003年4月1日,第3步兵師裝甲營某連在喀爾巴拉的東部,連指揮官計劃越過兩個單元作越線換防,剛越過這兩個單元他就下達了自由射擊命令,當時他不知道一個己方偵察排在其左前方運動,并在坦克連的前方放置了偵察車。連長在FBCB2系統上發現了偵察排的運動,立即修改了命令,從而避免了誤傷事件。
作戰能力描述:FBCB2系統使用了應答器、C4I、戰斗管理系統、顯示屏,指揮官在屏幕上移動圖標便能識別己方部隊還可以“點擊”藍色光標與它代表的那支藍軍通信,不管這支藍軍是美陸軍部隊、海軍陸戰隊還是英軍部隊。FBCB2系統不僅能夠提供語音通信,還可以與陸軍的高層戰術通信系統相聯,作戰指揮人員通過系統將大量的數字化信息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向戰地指揮官發送,也可以直接從前線傳到最高司令部。戰場指揮官隨時根據這些信息對部隊進行重新部署,安排增援或跟進。電子郵件通信不僅避免了無線通信的干擾,而且對傳輸的內容進行數字加密,從而有效控制了知密范圍。電子郵件的形式避免了無線通話時的干擾,在激烈的作戰中比語音傳輸更可靠。FBCB2系統增加了非視距通信能力,使整個戰場從最高司令部到最基層單位整合為有機整體,大大增強了作戰指揮的靈活性和反應速度。FBCB2系統軟件的可變報文格式(VMF)是通信安全的關鍵技術。VMF使用一組51條可變報文格式的報文進行收發交換。最初的一組21條可變報文格式是專為21世紀特遣部隊先期作戰試驗研制的,以后將擴大范圍,應用到21世紀師和軍的先期作戰試驗中。該可變報文格式可使建立在旅及旅以下各指揮層的有限帶寬網絡中接近實時地傳遞命令、報告和數據,從而實現自動插入數據和更新技術數據庫。
作戰應用效果:伊拉克戰爭之前,作戰指揮必須依靠指揮官使用無線電臺在其指揮位置上反復呼叫來實施,而伊拉克戰爭中使用的FBCB2系統采用了單信道地面與機載無線電通信系統和增強型定位報告系統,作為旅及旅以下分隊主要的信息分發手段。戰后,美軍各參戰部隊對這次戰爭的經驗教訓進行了初步總結。報告中稱,“當部隊沒有時間停下開設其它戰術通信系統時,部隊主要依靠Iridium、Inmarsat、FBCB2系統進行通信,這幾個系統具有其他系統缺乏的動中通能力,大大增強了戰術通信保障能力。”
作戰應用實例:伊拉克戰爭中,第4機步師的FBCB2系統使用戰術互聯網進行通信,其他部隊裝備的FBCB2系統則使用了L波段衛星鏈路,使用衛星鏈路的FBCB2系統被稱為藍軍跟蹤(BFT)系統。戰術互聯網由陸軍3個主要的戰術通信系統,即由“辛嘎斯”電臺、增強型定位報告系統和移動用戶設備互聯而成。戰術互聯網能夠實現戰術級用戶間的無縫鏈接,提供語音、數據、圖像和實時視頻傳輸,支持文電、網絡管理和安全以及電子郵件業務,可快速、準確地將戰地情報和指示傳遞給每個作戰單元。指揮官可以把行動直接下達至前線作戰單位,不需要語音通信協調。下屬單位能夠直接彼此協調行動,大大簡化了協調程序,縮短了時間。
作戰能力描述:FBCB2系統是一套綜合系統,要求每個機動旅配備約1000臺計算機,所有計算機都連入單一的無縫連接網絡。GPS定位信息及用戶數據通過L頻段衛星發送到指揮中心的數據融合中心,經融合后的信息通過衛星回傳給網絡上所有的指揮官。FBCB2系統態勢感知軟件能使各士兵、武器/平臺、指揮所和其他作戰設施的地理位置在同一顯示器上顯示。用戶可選擇他感興趣的部隊位置。士兵通過FBCB2系統可將收集到的情報向上反饋給通用作戰態勢圖。裝有FBCB2系統的單兵或武器平臺都可采用自動或人工的方式撰寫、編輯、發送、接收和處理整套信息。FBCB2系統在戰爭中的最大貢獻是增強了部隊的態勢感知能力。士兵可以向指揮官上傳信息,這些信息隨即被納入通用作戰態勢圖,士兵能夠從圖上看到己方部隊和敵方部隊的位置。戰地指揮官和五角大樓的將軍每天都可以觀看最新的通用作戰態勢圖,這些態勢圖是美國防部計劃和指揮作戰不可或缺的工具。
作戰應用效果:FBCB2系統大大增強了美軍戰場環境態勢感知能力。當能見度不夠時,系統能夠使配備有FBCB2系統的飛機和地面車輛穿越濃霧、灰塵和沙塵暴在夜間行使,使迷路和分散的分隊和人員能夠迅速歸位。利用FBCB2系統可自動進行油料與彈藥的再補給;指揮員和士兵能夠通過安全的頻率交換類似電子郵件的信息。FBCB2系統能利用陸軍作戰指揮系統獲得炮兵、導彈預警和情報等方面的信息。由于FBCB2系統本身具有GPS特性,所以能更快、更精確地請求炮兵和近距離空中支援;能夠瞬時確定以時速100千米行駛的敵方戰車的精確位置,誤差僅為幾十厘米。
作戰應用實例:在伊拉克戰爭期間,一架直升機在執行任務期間,突然遇暴風,可見度極低,使這架直升機與其編隊失去了視覺聯系。FBCB2系統的操作者通過放大電子地圖,找到了其它飛機,并利用態勢感知圖形,引導飛行員飛出沙塵區,與飛行編隊匯合。美軍占領幼發拉底河上通往巴格達的一座橋梁時,指揮官能夠確定替換部隊離他們還有幾個小時的路程。第4機步師第8步兵團2菅B連連長對FBCB2功能的描述是:“在機械化步兵實施夜間攻擊時,我充分體會到了它的潛能。......想象你正站在發出嘈雜聲音的車輛上駛向目標,你利用地圖或小型閃光燈操控車輛,無線電臺的刺耳聲在你腦中震蕩,你幾乎不能知道你在哪里,更無法知道你的3個排和相關的步兵班在哪里。而FBCB2系統使情況大為改善。使用它,我可以通過數字地圖上代表3個排的圖標知道他們的位置。這些圖標代表了最新的實時位置信息,通過‘辛嘎斯’和EPLRS進行傳送。當我們接敵時,所屬排發送的現場報告會以圖標形式直接顯示在地圖上,幫助我確定敵情。明亮的地圖提供了清晰的地形圖像。通過視線分析我可以確定可能與敵軍遭遇的位置。”
作戰能力描述:作戰的指揮控制必須能夠及時發送和接收命令、報告和數據。地面車輛和空中飛行器中的FBCB2系統,隨時自動將衛星定位系統坐標信息向衛星報告,這些信息再由衛星發回地面站,然后傳遞到美軍通信和指揮中心。司令部和戰場之間的信息交換也沿這個路徑進行。司令部和通信中心也隨時把從各種渠道得到的敵軍信息添加到在系統中傳輸的信息流中。FBCB2系統使美軍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全軍范圍的軍事行動協調,其工作效率比相似功能系統都要高。FBCB2系統為指揮官提供了一種以信息和圖像形式下達作戰意圖、計劃的傳輸媒介以生成和傳輸戰事報告,并將信息顯示在系統的地形圖上,用戶可根據作戰需求點擊地圖中的位置,從圖中獲取詳細信息。使用FBCB2系統,指揮官能夠把80%的注意力集中在敵軍身上,20%的注意力集中在己方部隊的指揮控制上,而過去與此完全相反。
作戰應用效果:1998年8月的作戰試驗表明,戰車上安裝FBCB2系統后,其態勢感知時間從60秒縮短到7.5秒,指揮控制的速度從180秒縮短到3.6秒,信息接通率從29%提高到81%。第4機步師某旅長丹尼斯•羅杰斯上校說,FBCB2系統“能使我看見敵人,看清地形,看見我自己”。他認為,該系統和第4機步師的其他數字化武器系統,如與M1A2“艾布拉姆斯”SEP型主戰坦克和M2A3“布雷德利”步兵戰車結合在一起,該師的作戰區域成倍增加。
作戰應用實例:2003年4月7日,在伊拉克戰爭中,五角大樓的高級官員幾乎可以實時觀看到第3機步師第2旅開進巴格達。以前,各級指揮官不可能同時看到如此精確的地面實時情況圖像。在“伊拉克自由行動”中,位于卡塔爾多哈及科威特美軍營地的指揮官、華盛頓五角大樓的美陸軍參謀長、戰場上的官兵都可以同時看到通用作戰圖,指揮官可以在遠離戰場觀察每日的戰斗情況,并進行指揮。來源:民參軍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