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1 10:23:50
來源:
世界新軍事革命的深入推進不僅引發了信息化武器裝備的飛速發展,也引發了裝備管理上的一系列創新。外軍更加重視創新裝備管理思想,完善管理體制,優化管理手段,健全管理制度,不斷提高信息化武器裝備管理效益。
美軍率先提出全系統全壽命裝備管理思想,以系統工程的方法規范裝備研制采辦程序,通過軍事需求生成系統、規劃計劃預算系統和國防采辦系統等三大系統的協調、配合,實施裝備管理。同時,美軍堅持以裝備全壽命周期整體費用作為決策和管理的出發點,不僅考慮裝備本身的性能和采購費用,還考慮裝備的使用環境、維修保障以及操作人員的培訓,提高裝備的可靠性、維修性和保障性,從而以最低的全壽命費用獲得最大作戰效能的武器裝備系統。俄軍也十分重視全系統全壽命管理思想的實踐運用,由重視裝備本身的性能質量轉變為重視裝備的使用效能,由“采購費用最低”的采辦政策轉變為“全壽命費用最低”的政策,在項目的立項和研究階段加強全面、系統的科學論證,努力提高信息化武器裝備管理效益。
在管理方式上,為適應信息化武器裝備管理任務日趨復雜、繁重的客觀情況,外軍紛紛加強對武器裝備的集中統管。美軍為了提高裝備管理效益,在國防部下設“國防采辦”管理組織系統,重大國防建設項目由國防采辦委員會和相應的項目辦公室實施管理,同時各軍種也建立相應的管理組織對國防建設項目實施管理。此外,美軍不斷刪減多級維修管理體系,將目前各級維修機構按梯隊部署的三級維修體系,轉變為兩級維修體制,實行基地級和基層級維修。為了強化集中統一管理職能,俄羅斯推動國防系統改革和發展計劃,對裝備科研與生產管理體制進行大規模改革。俄羅斯在保留國防工業局的前提下,成立了國家權力執行機關——軍事工業委員會,統一制定國防工業政策;同時將各國防工業局轉隸國防部,并設立副部長級別的國防工業管理總局,負責裝備科研和生產的管理工作。
以網絡化平臺為主實現信息化武器裝備可視化管理,是外軍一個新趨勢。為更好地支持“網絡中心戰”,美軍提出了“感知與響應保障”倡議,強調發展信息化武器裝備網絡化管理系統,并使之與作戰和情報網絡實現無縫鏈接,以便對不斷變化的供應需求做出快速、準確的響應。美軍正在開展的可視化計劃就是依靠遍布全球的各種傳感器、查詢器、識別器、診斷器等信息收集設備,收集有關人員、裝備、物資的數量、品種、狀態、位置等各種實時信息,并通過信息網絡傳輸到大型數據庫中,使整個管理系統中的資源實現完全可視,從而大大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此外,美軍還提出并廣泛應用“連續采辦與壽命周期保障(CALS)”,通過建立一個開放的、集成化的數據環境,進而實現系統內部有機集成以及不同地域或全球范圍的系統集成,以此達到快捷、高質量、低成本地獲取/提供目標產品的目的。如CALS使F-22戰斗機開發得以順利實施,確保了美空軍戰斗機的技術優勢。
信息化武器裝備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使各項管理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需要對整個管理流程進行科學規范,并建章立制。外軍注重對法規制度的體系化建設,突出法規制度的系統性和整體性,確保裝備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美軍不斷創新完善法規體系,已經建立起三層法規體系,即以國防部指示、指令形式頒發的一系列法規、各軍種的管理條例以及規程和技術手冊、各軍種下屬的有關業務部門制定的條令條例及規章制度。這一整套的法規體系,明確規定了各個階段、各種情況下部隊裝備管理的目標、任務、要求和組織實施辦法,使部隊裝備管理實現了規范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