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8 14:29:30
來源:中國安防行業網
政策支持不斷 智慧交通成投資重點
自2019年9月以來,政策層面頻繁利好智慧交通發展。《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其中,智慧交通創新方面,要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超級計算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的深度融合。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基于"新技術"的新基建啟動提速,同時作為新基建一部分的智慧交通發展更是錦上添花。
新基建涵蓋5G基站、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其中伴隨5G等技術的落地發展,將會催生新一代智慧交通。
2020年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35年,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先進信息技術深度賦能交通基礎設施,精準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和精心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成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有力支撐。《意見》指出要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具體涉及智慧公路、智能鐵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民航、智慧郵政、智慧樞紐等。
相較于機械、能源等傳統領域的技術創新,數字化技術為交通帶來的發展理念、管理模式和服務體驗的全局"智變"。隨著"新基建"進一步推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交通行業將在數據的實時歸集和分析的基礎上,實現更高效的、更大規模的智能管理,提升機場、公路、城軌等交通方式的運行效率和安全保障。
涉及多場景 市場容量可觀
據了解,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礎上,融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高新IT技術,通過高新技術匯集交通信息,提供實時交通數據下的交通信息服務。智慧交通使人、車、路密切配合達到和諧統一,發揮協同效應,可極大提高交通運輸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交通運輸環境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數據顯示,我國智慧交通相關市場規模從2019年至2030年均
行業普遍認為,人工智能和邊緣計算是支撐智慧交通應用落地的關鍵技術,這其中安防企業不斷迭代的視頻監控技術是其中重要的基礎設施。例如海康威視智能交通領域已形成了覆蓋云中心、邊緣域、邊緣節點的AIC loud產品家族。在"邊"的層面,海康神捕系列交通專業設備可以在邊緣節點側實現車、人、道路及行為特征等的目標檢測、特征提取、無損建模等的智能感知和理解,提升感知理解準確性、業務響應敏捷性。在"域"的層面,海康獵鷹、海康刀鋒、海康臉譜等產品迭代升級,還有融合云存儲、基礎應用平臺、算法調度平臺等全新成員加入。
此外,近兩年交通系統"智慧化"也不斷在向鐵路、民航領域延伸,而此次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具體涉及智慧公路、智能鐵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民航、智慧郵政、智慧樞紐等7-8個場景應用,市場容量極其可觀。
另外,目前各地如江蘇、上海、陜西、河北等也在根據實際情況相繼出臺了與智慧交通相關的中長期規劃,不斷完善頂層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