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強軍事治理是治軍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變革,是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在軍事系統運行日益復雜條件下,軍事治理要依靠制度的力量、發揮制度的威力,運用系統觀念、統籌兼顧的科學方法,全局統籌、系統抓建、體系治理,以更新的理念、更寬的視野推動國防和軍隊高質量發展。
強化“制度之治”
治軍先治典。制度是實踐經驗的升華、客觀規律的體現,具有根本性、科學性、穩定性和長遠性。制度優勢是一支軍隊的根本優勢,制度競爭是最根本的競爭。軍事治理講求摒棄“人治”方式,靠制度進行治理,健全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體系,增強制度執行能力,才能推動軍事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治理效能、制勝強勢。軍事治理從根本上說是制度之治,軍事制度越完善,制度執行越有力,軍事治理越有效,越能發揮制度功能;制度執行越精準、越到位、效能越高,越能為制度的創新發展提供新的實踐經驗,促進制度建設在新的層面進一步發展完善,形成新的制度優勢。
軍事治理要求任何軍事活動都要于法有據,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軍事治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深化拓展國防和軍隊改革中優化制度體系,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的要素更加齊全、定位更加準確、邊界更加清晰、結構更加科學、體系更加完善,從而提高制度供給力。

1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八一大樓以視頻方式檢查部隊戰備工作,親切慰問有關部隊,代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向全體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軍隊文職人員、民兵預備役人員致以誠摯問候。這是習近平同新疆軍區紅其拉甫邊防連執勤哨所、海軍173編隊、空軍航空兵某旅值班分隊、武警獵鷹突擊隊進行視頻通話 拼版照片 \ 穆瑞林 攝
軍事治理要求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推動工作。充分發揮政策制度調節軍事關系、規范軍事實踐、保障軍事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通過科學立法、嚴格執法,把各項治理活動納入法治軌道,做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軍事治理意味著要徹底擺脫人治思維帶來的決策失誤、任人唯親、資源浪費、內卷內耗等矛盾問題,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規范和約束權力運行、秩序建立。
強化“體系之治”
隨著世界新軍事革命的發展深化,特別是武器裝備和軍事信息系統的快速迭代,軍事系統運行更趨復雜,體系性、關聯性、耦合性不斷增強。信息化智能化戰爭突出體現為體系與體系的對抗,先進戰斗力的基本形態主要表現為基于網絡信息的體系作戰能力。這一能力的生成,不僅有賴于建強戰斗力諸要素,更關鍵的是要實現各要素的無縫鏈接、整體聯動和一體集成。軍事治理著眼軍事系統既是復雜巨系統、又是國家治理大系統之子系統的實際,堅持從系統全局出發,強化全局統籌、系統抓建、一體聯動、體系推進,形成總體效應、取得整體效果。可以說,軍事治理是體系之治,籌劃的是全局、整體最優,是統籌兼顧科學思想方法在軍事領域的具體運用,反映了打贏現代戰爭對成體系抓建設的內在要求。
軍事治理強調從總體上加強統籌規劃,從宏觀層面加強領導指導。緊盯體系性戰斗力建設重大任務,優化戰建備統籌、跨域統籌、軍地統籌的內容、模式、機制,加快建立以戰領建、領域協同、軍地一體,多元主體有機耦合的矩陣式組織體系、任務體系和責權體系。軍事治理強調以全面、系統、聯系的觀點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把握好當前與長遠、整體與部分、結構與功能、系統與環境之間的辯證關系,力求軍事治理整體效能最優。軍事治理強調將分散的要素集中起來,實現要素與要素之間最科學的關聯和耦合;將孤立的子系統高度集成起來,形成“系統之系統”的有機融合和集成,發揮整體力量,從而提高綜合效益。
當前,軍事系統日益復雜,體系對抗更加顯著,對國防和軍隊各方面建設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準確認識和把握體系作戰能力的生成規律,堅持基于體系思維指導軍事治理,加快暢通戰略管理鏈路,構建形成“成體系籌劃設計、成體系推進規劃執行、成體系推進作戰準備、成體系評估反饋能力生成情況”的系統循環,在體系集成和融合中產生新質的涌現、發展質量效能的能級躍升。
強化“綜合之治”
軍事治理強調運用管理、協同、引導、整合等多種方式,多措并舉、多管齊下、綜合施策。軍事治理是綜合之治,既有垂直式的行政管理也有多維度的協商合作等多元協同,既靠法治也靠德治,既運用先進科技手段又發揮文化的浸潤和滋養作用,是管理與協同、法治與德治、科技與文化等多種治理方式手段的綜合運用。
軍事治理主要依靠行政權力運行,通過明確職責權力,自上而下的縱向管理,按級負責、層級管理,實現組織目標。同時,軍事治理也強調多維度運用規則、協議、協商等方式,各主體之間依法協同合作、協同發力,形成矩陣式、網絡狀的治理結構。在全面加速推進備戰、改革、建設的過程中,對多元參與主體之間的協同需求更加迫切、程度要求更高,軍事治理的協同共治、同向發力、綜合發力作用更加顯著。軍地各領域、各層級間保持相互促進、相互協同,深化資源要素共享,完善需求對接機制,加速技術、人才、資本、設施、信息等要素的雙向流動和高效配置,充分發揮好各方面資源優勢、技術優勢、能力優勢,實現相互功能結構耦合。
海軍陸戰隊某旅組織實戰化實兵對抗演練 攝影/高坤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治與德治于軍事治理猶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軍事治理“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注重發揮法治的引領、規范、約束和保障作用,也注重發揮德治的滋養、教化、感召作用,把道德導向貫穿法治建設全過程,立法、執法、司法、 守法各環節都體現社會主義道德要求。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從而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科學技術是核心戰斗力,是促進軍事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在軍事系統運行日趨復雜的情況下,更需要運用先進科技賦能,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提升軍事治理的“智治”水平。軍事治理適應時代發展潮流,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的科學運用,打通信息孤島和部門壁壘,推進跨部門、跨層次、跨區域、跨系統數據共建共享,實現科學決策、精準施策、高效服務,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能。同時,軍事治理還注重發揮文化的引導、影響和塑造作用,通過確立共同的價值觀、理想和信仰,傳承紅色基因,團結各方力量,為軍事治理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強化“源頭之治”
在國家治理面臨的風險挑戰日益嚴峻的大背景下,軍事領域面臨的風險挑戰也不容忽視。內外風險因素多、關聯性強,帶來的危害性大。軍事治理緊盯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以全新的理念、前瞻的布局,從系統整體出發,注重發揮制度威力,追根溯源、體系防范。可以說,軍事治理是源頭之治,講求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新精神,力爭從源頭上化解風險、解決問題,以積極進取形成制勝先機。
強化風險意識,防患于未然。源頭治理強調治理環節從事后處置向源頭治理前移、從事后救急轉向源頭治理,遏危機于萌芽、防風險于未然,力爭最大限度將各種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將各種危害降低到最小。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在密切關注全局性、全面掌握風險成因中防控風險。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
堅持問題導向,治標更治本。在軍事系統運行中出現的許多問題,表象在末端,根子在源頭。源頭治理立起鮮明問題導向,透過現象看本質,靶向定位、對癥下藥、精準施策、標本兼治。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調查研究發現的問題、巡視審計反饋的問題、自身檢視剖析的問題,從思想源頭、組織源頭、制度源頭、責任源頭挖根除弊,圍繞整治重難點問題拿出破解對策,力求做到情況見底、問題見底、整改見底。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既有利于防范風險隱患,又有利于提高治理效益。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源頭治理強調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既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又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保持憂患意識,安不忘危、樂不忘憂,時刻保持警醒,時刻保持斗志;科學預判風險,敏銳覺察風險在哪里,表現形式是什么,發展趨勢會怎樣,對風險挑戰、矛盾問題,旗幟鮮明、敢于亮劍,態度堅決、敢抓敢管。
主管|國防大學政治工作部
主辦|國防大學政治工作部宣傳處
編????輯:崔程超
郵????箱:gfdxw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