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天上要有一個新星座?
是的。你的信息真靈通。
這是個什么樣的星座?與我們有什么關系?
不久前,空間工程總體部宣布,正式啟動超低軌通遙一體星座建設。
現在就一起來揭開它神秘面紗吧~
超低軌道
超低軌道是指軌道高度低于300公里的軌道。
相較于傳統軌道,超低軌道動力學環境復雜,需要抵消衛星軌道高度由于更高的大氣阻力而快速衰減的影響。盡管超低軌道長期運行需要面對諸多技術挑戰,但其也蘊含超高價值,包括因軌道高度下降,從對地“遙感”變為“近端”而實現的更低成本、更高觀測分辨率、更短傳輸時延等,可實現同等分辨率下光學載荷重量、成本降低50%,SAR載荷重量、成本降低40%。
超低軌通遙一體星座示意圖
隨著國民經濟社會的發展,對建立和應用新質新域空間基礎設施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為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空間工程總體部啟動超低軌通遙一體星座,旨在打造“感、傳、算”一體的超低軌星座及其應用系統,在實現分米級精準感知、分鐘級實時傳輸的同時,通過先進星載智能處理、星端直連、星間通信實現空間信息直達用戶終端,在滿足搶險救災、應急調度等重大行動對關鍵信息高分辨率實時觀測、目標特性獲取以及時效性的迫切需求的同時孵化衛星直接服務于大眾(toC)的新型產業生態。
追蹤 建設計劃
根據空間工程總體部發布的建設計劃,超低軌通遙一體星座將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分三階段實施,同時聚焦創新性突出、具有科學研究或實際應用價值,面向社會征集搭載載荷,目前已與國家林草局、國家災研院等多家用戶開展深度交流,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技術與業務驗證階段(2021-2025)
計劃2023年完成超低軌通遙一體星座首發星發射,2024年完成9星業務驗證星簇發射,同時完成衛星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構建即時ToC遙感業務應用示范系統,提供1天級服務響應能力和信息直達用戶。
規模組網階段(2026-2030)
計劃2030年完成300顆星組網運行,提供可見光、合成孔徑雷達(SAR)、高光譜、紅外多類型全時相遙感服務體系,形成全球15分鐘響應能力。
融合發展階段(2030-)
完成業務系統全面建設,達到全球范圍10分鐘以內的即時業務響應和服務能力,助推空間經濟發展,為全面建設航天強國提供重要支撐。
目前進展
據悉,目前超低軌通遙一體星座首發星已完成正樣產品設計與投產,將搭載光學遙感相機、星載智能處理設備、原子氧探測器等有效載荷,計劃12月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