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戰爭正向著無人化、智能化趨勢發展。俄烏沖突可謂有史以來無人機的首次大規模軍事運用,各式各樣的小型無人機在沙場亮相。與傳統部隊相比,這些無人機部隊更加隱蔽、高效并有著更低的作戰成本,十分適合執行如偵察、火力打擊、以及自殺式襲擊等特定任務。而在其大放異彩的同時,針對小型無人機的反無人機作戰設備與體系也在不斷研究與發展。
戰場上的普遍威脅
小型無人機在戰場上的廣泛使用有其突出優勢,因其擁有相對較低的成本和足夠的可用性。因此,組織大規模采購和向現役部隊供應小型無人機是十分劃算的。小型無人機高效的信息偵察能力、靈活的機動能力、低廉的作戰成本,使其可以在戰場上使用,并且非常適合解決某些特殊情況下的特定任務。
如今小型無人機已經作為作戰設備在作戰區域內廣泛使用,并積極用于執行一些特定的作戰任務。它們可以用于戰場偵察、試探敵方火力、使用輕型彈藥進行攻擊,或者本身成為毀滅性武器,展開自殺式襲擊等。小型無人機已成為戰場上的普遍威脅。
大多數小型無人機都是由塑料或復合材料制成的,使用電動機驅動并具有最佳重量容量比的電池供電。不僅如此,根據不同型號和技術規格,小型無人機可以攜帶全高清或4K分辨率攝像機。照相機的類型和參數取決于該裝置作為偵察和調整工具的潛力。在某些情況下,部分小型無人機的承載能力還允許其安裝一個額外的武器系統,用于攜帶和投放小型和輕型彈藥,比如手榴彈。這使其具有使用輕型彈藥進行攻擊的作戰能力。這些特征使得小型無人機不僅十分適合執行戰場偵察、同時具有執行小型火力打擊以及自殺式襲擊任務的能力。
當前小型無人機的不足之處
小型無人機的材料一般為塑料或復合材料。所以大部分的小型無人機往往不耐用且戰場生存能力較差。想要摧毀觀察到的小型無人機,一挺機槍或步槍子彈已經足以。因此在俄烏沖突的實戰場景中,雙方也通常會使用小型戰斗機槍進行無人機的反制。比如俄軍的“魚叉-3”反無人機單兵戰斗機槍就在實戰中取得了不錯的表現。面對數量眾多且靈活機動的小型無人機部隊,使用導彈來進行防空是不切實際的。從俄烏沖突中我們不難發現,小口徑火炮是對付小型無人機的有效手段。例如,Pantsir-S1防空系統就有一對30毫米口徑火炮,并配備了自動火控系統。

打擊小型無人機最顯而易見的方法就是攻擊其基礎設施或使用部隊,從而攔截和摧毀它們,為此可以使用多種手段。一方面,這類無人機的偵測往往是視覺性的,要通過攝像頭等光學元件進行偵測。因此配備了光學探測設備的防空系統在反無人機作戰上往往表現出較高的效率。
另一方面,小型無人機往往通過無線電技術進行信號傳輸。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不斷發送無線電信號,其可以被無線電技術偵測捕捉。即使有些無人機進行了無線電透明設計,其聲學性質仍有可能被雷達系統捕捉。操作員控制臺也是如此,現有的定位系統可以確定設備或操作員的方向或計算其精確坐標。而對于主流的小型無人機,其無線電頻率往往是已知的,利用已知的無線電頻率將有助于目標的發現。尤其是俄烏沖突中有許多由商業無人機改裝而成的戰爭無人機。這些商業無人機本身就是不符合軍事操作要求的電子產品,根本沒有采取任何防止干擾的措施。因此,壓制這類目標并不是特別困難。在大部分情況下擊落此類無人機是一項相當簡單的任務。

反無人機作戰發展現狀
目前反無人機作戰的主流方式是電子戰。小型無人機具有在功能和能力上相似的電子信號傳輸設備。通過雙向無線電信道可以將命令傳輸到無人機,并將帶有視頻信號的遙測數據傳輸到控制臺。有些型號使用衛星導航,在一些特定地點甚至有自動飛行模式和一鍵返航功能。大部分的小型無人機的信號工作原理都十分相似,在破譯其通信頻段后,專門的電子戰系統往往會在這些頻率上預先設定多種工作模式。小型無人機無線電通信的相似性簡化了反無人機系統的設計和原理圖,并使控制員的操作更加容易。

俄羅斯軍方提供了許多能夠檢測此類無人機的防空系統,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檢測出其操作員位置。這些功能可以由全尺寸通用的防空系統提供,例如 Krasukha-S4電子干擾系統或俄羅斯電子控股公司(Ruselectronics)針對小型無人機設計的專用緊湊型 Serp-VS5反無人機防空系統。該復合體能夠檢測無人機的無線電信號并在最遠 5 公里的距離內對其進行抑制。同時,此類防空系統正在不斷往小型化的方向發展。
俄羅斯軍方稱最近一直在開發為小型無人機設計的便攜式防空系統。例如俄軍的LPD-801反無人機單兵步槍,其有效射程達到2-3公里。當檢測到無人機目標時,該設備會向其發送壓倒性的高頻無線電信號。現有的LPD-801能夠抑制GPS、GLONASS等衛星信號,以及干擾與無人機操作者的通信通道。在與遙控器失去聯系后,無人機會根據型號和程序降落或返回起點。而當衛星信號被抑制時,有的小型無人機甚至連返回起點都做不到。
小型無人機的軍事作戰潛力在俄烏沖突中可見一斑。隨著戰爭形態逐漸向無人化發展,新的無人作戰系統和反制體系將不斷出現,無人作戰與反無人作戰的較量也必將在未來持續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