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9 14:28:45
來源:
輸油鐵路專線遭‘敵’轟炸損毀,命令搶修分隊在1個小時內機動至50公里外的指定地域進行搶修!”11月19日,湘南某山區,隨著廣州軍區某部部隊長楊學軍一聲令下,搶修分隊迅速出動,僅用45分鐘,新型搶修裝備就進入開設陣地展開作業,確保發油正常進行。
“這次鐵路發油演練要求全部使用新型裝備,目的是檢驗官兵使用新型裝備遂行應急后勤保障能力。”楊部隊長介紹說,新裝備剛配發時僅有廠家幾本薄薄的說明書,他們集中技術骨干邊學習邊摸索,僅用1個多月時間就寫出2萬余字訓練教案,為新裝備在第一時間形成油料保障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國防科大學員自主研制智能聽力保護 助力我軍信息化建設
國防科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楨等3名學員研制的“智能聽力保護系統”,在前不久結束的2012年國際大學生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區總決賽中獲得特等獎,并將代表中國參加明年6月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第四屆國際微納米應用技術大賽總決賽。
該系統的主要研制者2009級本科生王楨向記者介紹,炮兵部隊在實戰訓練中,炮聲很容易造成官兵聽力下降、鼓膜破裂等損傷,如果給耳朵加塞,又影響正常語音交流。為解決這一問題,王楨等3名學員在學院支持下,經過半年多艱苦攻關,成功研制出“智能聽力保護系統”。
西藏軍區積極為車輛裝備執行高原任務提供安全技術保障
在全軍部隊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之際,西藏軍區首條車輛綜合性能檢測線在某旅投入使用。西藏軍區裝備部部長薛占海說,該檢測線的投入使用將為車輛裝備在雪域高原執行運輸任務提供可靠的安全技術支撐。
制動、燈光、轉向、油耗……很快,一張布滿各項檢測結果的“會診單”出爐了。這張“會診單”上,獵豹車“體檢”的49項技術參數一目了然。技師鄧細波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過去人工檢測1臺車,需要2名汽修工、1名駕駛員和1名電工,耗時半小時,還難免會有遺漏;如今檢測線采取流水線作業,完全自動化,數據可靠準確,只需10分鐘左右。
濟南軍區某部加速信息化攻堅步伐 我軍通用雷達野戰維修保障取得突破
日前,濟南軍區某部自主研制的“雷達整機性能逆向檢測技術及成套設備”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該成果實現了我軍通用雷達野戰維修保障的突破。
筆者在某雷達部隊看到,研制開發的一體化綜合檢測設備正在對某型雷達進行整機技術性能檢測評估:從信號存儲到全頻段覆蓋,從數據實時采集到虛擬儀器控制……無需拆解雷達,各項檢測一氣呵成,既操作簡便,又快速全面,整機檢測效率比以前提高10倍以上。
據悉,該項目獲國家和國防發明專利5項,國家軟件著作權1項,編制的12套相關標準規范在全軍頒發施行,檢測技術及成套設備在全軍基層級、中繼級、基地級雷達修理機構以及院校、研究所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