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5 13:40:47
來源:科技日報
未來戰場信息制勝,如何讓戰場信息在作戰鏈中隱身運行?年初以來,這支部隊針對“動中通、實時通”的未來戰場需求,梳理出遠距離通信鏈接難、行進途中易受敵偵察干擾、受襲后抗毀自愈能力弱、野戰通信要素開設難等老大難問題,對所屬新老裝備整合集聚效能,并組織3期業務骨干集訓,制定“全時全域無縫鏈接、全員全裝抗擾自愈”的目標,探索出新老設備對接、新裝備環回搭建等通信保障新路。
“我們是來打仗的!”某型通信方艙車車長李啟擲地有聲,將人、裝備拉到陌生地域,設置了多道帶實戰背景的難題,充分檢驗了官兵打仗的本領,也考驗大家運用新裝備的技戰術水平。一次,方艙車內數據實時傳輸網系某裝備部分元件突遭“敵”破壞,且無備份,急得大伙如熱鍋上的螞蟻。最后,李啟想起車內的一段備用線路系統,經過短暫思索,他大膽跨過“戰損”元件做了一個連接代通解決了這個難局。事后,大家都由衷感嘆:“熟悉手中裝備,才能胸有成竹!”
“敵衛星過頂偵測,迅速偽裝……”“電子藍軍強電磁干擾,立即跳頻……”信息傳輸暢通無阻,電磁防抗一刻不停。該部參謀長王云山告訴筆者:“我們利用現有裝備臨時組建通信要素齊全的‘電子藍軍’,基本形成了全維對抗作戰體系,通過全程演練偵察與反偵察、干擾與反干擾、欺騙與反欺騙,較好地錘煉了部隊信息化條件下通信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