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1 16:13:25
來源:中國特種裝備網
俄羅斯“未來”網站近日發表了Ратник: Всё об экипировке российского солдата будущего一文。文章介紹了俄羅斯未來士兵系統——“戰士”系統的主要組成和性能特點和研發進程。文章編譯如下:
1990年代的改革年代對軍隊來說大概比前蘇聯的其他機構更為艱難。災難性的撥款不足,貪腐,車臣戰爭。軍工綜合體在此期間靠出口生存——我國軍隊根本沒錢采購裝備。經濟形勢的變化阻止了似乎是不可逆轉的武裝力量倒退進程。石油收入流盡管經過層層等級之后變得很細,但它使軍隊保持了可接受的戰備水平成為可能。
關于認真改革的必要性早在2008年與格魯吉亞打完五日戰爭后就開始談論了。盡管作戰取得了勝利,但一般性的結論還是令人失望,并要求思考整個軍隊的狀況。結果做出了進行大規模軍隊改革的決定。計劃為此目標一共撥款20萬億盧布。相當重要的是,換裝計劃中包括研制“未來士兵全套裝備”,亦即新型輕武器、導航和通信系統、防護裝備及能夠顯著擴展士兵在戰場上的能力的其他裝備。
“人馬座”綜合系統
目前已經在向陸軍偵察兵提供未來的“戰士”系統全套裝備的組成部分之一——“人馬座”偵察、指揮和通信系統,它實際上是移動的計算機。該設備集戰斗指揮、目標識別和定位、目標指示、數據計算功能和近戰裝備于一體。此外,該綜合系統與測角儀、無線電定位儀、目標指示和瞄準裝備以及無人偵察機協同動作。
與早期型號相比,“人馬座”系統的重量減少到2500克,有班、排長和連長三種級別的配置方案。
該系統配備了GPS/格洛納斯接收機,部屬的位置能實時在指揮員計算機屏幕實時。地圖可根據從衛星或無人機接收到的情報進行更新。“人馬座”有方便的目標指示接口,因此系統的所有環節都能自動接收所發現目標的數據,這些數據可迅速傳遞給支援分隊——炮兵和航空兵。
“人馬座”系統可通過保密信道進行語音通信,也能傳遞文本信息——既可從各種詳細的方案中選擇信息,也可獨立輸入。一套系統的作用距離為1.5-2公里,可以有把握地滿足整個連的通信需要。
在新改型中增加了視頻監視系統,從而不僅可以發送攝影影像,還能實時傳遞視頻。該系統將配備頭盔式顯示分系統,用于從掩體內射擊。例如,可在“沙欣”熱像儀(利用法國配件制造)的配合下,將信息傳至士兵的顯示器上,使其不出掩體便能進行精確的瞄準射擊。
“人馬座”系統配有敵我識別系統。在第一階段,后者將不在顯示分系統框架內工作,而是經過與聲音預警系統相聯的瞄準裝置。
防護
最近40-50年,防彈背心在全世界已成為士兵裝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時火器的出現導致甲胄使用合理性化為烏有,因為只有昂貴的重裝甲才能抵御子彈,但重裝甲束縛行動。盡管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有胸甲騎兵團,但其裝甲在最多只能抵御冷兵器,而往往只是閱兵服裝的一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陣地戰和由火炮空前絕后的大規模使用與自動武器的問世導致的難以置信的損失而著稱,這迫使各國軍隊考慮防子彈和彈片對士兵的殺傷問題。但如果說鋼盔在1914年就成單兵裝備的必要組成部分,那么金屬胸甲由于重量過大和穿戴不便而未能繼續推廣。這種防護裝備的最后兩種型號是蘇軍工程兵/工兵突擊旅士兵穿戴的SN-42和SN-46型鋼制胸甲(分別是1942式和1946式)。這兩種胸甲能抵御德國手提機槍從10米遠的地方發射的9毫米口徑的手槍彈,不過為了便于射擊,右肩并不在胸甲的覆蓋范圍之內。
現代意義上的防彈背心的普及與類似于抗沖擊尼龍(越南戰爭時期的美國M69防彈背心采用這種材料)的合成材料的出現密不可分。朝鮮戰爭的經驗告訴美國人,大部分致命傷是低速彈片在軀干上造成的,士兵完全可以有效地抵御低速彈片。蘇聯第一種陸軍防彈背心于1979年阿富汗戰爭之前列裝部隊。作戰經驗很快便表明,需要一種能防子彈殺傷的防彈背心,這一點通過將鋼板和陶瓷板集成在防彈背心構造中得以實現。
“戰士”系統采用了俄羅斯現有防彈背心中最先進的6B43(2010年就已裝備)。6B43型防彈背心的最大限度配置能保護胸、背、肋部不受子彈殺傷,保護小腹和肩部不受彈片殺傷。其陶瓷復合裝甲板能經受住SVD步槍從10米遠的地方射出子彈的命中。
還為“戰士”系統研制了新型多層頭盔。其主要優勢是重量輕——僅1300克。同時,其性能一點也不比“重型”型號差,能夠抵御彈片,并能經受住9毫米手槍彈從5米遠處射擊。
除防彈背心和頭盔外,全套裝備還包括用聚芳酰胺纖維(這種材料最著名的型號是“凱芙拉”)制成的。采用各種迷彩色的連衫褲服能抵御小彈片,不怕明火燒灼(當然,是短時間的)。此外,連衫褲服有降低士兵被敵夜視儀和熱像儀發現的概率。
輕武器
未來裝備還包括新型武器。因此“戰士”系統將配備新型自動步槍,取代已經習慣的AK-74。但前者是什么樣子的,目前還不得而知。目前問題在于,哪家企業將爭到新型自動步槍合同:是新成立的“卡拉什尼科夫”公司(原伊熱夫斯克機器制造廠與一系列企業合并),還是此前專業生產大口徑輕武器的雄心勃勃的科夫羅夫工廠。
伊熱夫斯克機器制造廠的設計師們 60年來所設計的武器已成為我國軍隊的驕傲,是為數不多聞名世界的俄羅斯品牌之一。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的形象出現在四個國家的國徽上,武裝蘇聯和俄羅斯軍隊數十年,壟斷俄羅斯軍火市場。在此期間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參加了大部分武裝沖突,充分顯示了其主要品質——簡單和可靠。
二戰的經驗表明,在大規模戰爭條件下,當軍隊經動員擴編數倍和補充了成千上萬未經訓練的新兵后,他們不可能立即熟練掌握武器使用技能——在和平時期需要數月。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是:由水兵組成的蘇聯海軍陸戰隊部隊以及狙擊手對SVD-40步槍沒有任何嚴重的指責,而許多陸軍士兵對其指揮員抱怨這種槍可靠性差。原因是這種武器對維護和保養的要求較高,而技術內行的水兵或任何其他訓練有素的士兵才能做到,未經訓練的士兵難以勝任。
蘇聯準備在發生大規模沖突時武裝數百萬士兵,他們需要簡單、可靠、符合現代作戰條件的武器。蘇聯步兵的作戰戰術不要求單獨拿出來的一名射手能夠在其卡拉什尼科夫步槍的極限距離上消滅目標,而機槍手和狙擊手要做到這一點,同時,班或排的集中火力要能使敵人失去機動能力。這樣,卡拉什尼科夫系列自動步槍在蘇軍內部獨步天下就變得容易理解,并在某種程度上有充分根據,因為現有型號現在仍符合陸軍的要求和經濟合理性指標。
但客觀事實仍然存在: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過時(例如,比較一下作為俄軍動員儲備基礎、具有木制槍托的AK-74和采用聚合物材料、配備皮卡汀尼導軌的FN SCAR突擊步槍),另外,該系列槍支是為野戰研制的,而內衛部隊、聯邦安全局、陸軍的特種分隊也需要這種武器。
首先是以大口徑機槍和狙擊步槍聞名的科夫羅夫工廠正在試圖對伊熱夫斯克機器制造廠對自動步槍生產的壟斷發起挑戰。杰格佳廖夫的繼承者們試驗了A-545——著名的AEK-971的改型。該系列武器的主要品質是自動化技術均衡。在技術上這意味著,在射擊時槍機向后滑動,而同等重量的專用平衡錘向前移動。因此成功地抵消了射擊時作用于自動步槍的一些力的作用,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射擊精度和密集度。其與競爭對手的區別在點射時特別明顯。A-545 曾參加了5.45毫米口徑槍彈自動步槍競賽,最后戰勝了AK-74。
從1990年代中期到2006年曾小批量生產了AEK-971和AEK-973,用于滿足內衛部隊的需要。但未批量生產導致價格較高使其不能在強力部門中廣泛裝備。伊熱夫斯克機器制造廠參加競賽的AK-12沒有顯示出其構造有根本變化,但它主要依靠人體工學,左撇子和右撇子使用都同樣方便:保險/快慢機和槍機駐筍按鈕兩面都有,而槍機框握把可很容易地調到左邊。伸縮式槍托可向兩邊折疊或在野戰條件下直接換成非折疊式塑料槍托。
以前的為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配備皮卡汀尼導軌的理想也實現了。在實踐中這意味著,幾個最簡單的動作就能把前手柄從導軌上拆下來,以在點射時保持步槍姿態和安裝次口徑榴彈發射器或同樣簡便地將光學瞄準具換成熱像儀。
根據現有資料,在AK-12和A-545參加的競賽中,后者取得了勝利。因此卡拉什尼科夫將自掏腰包參加下一階段的試驗。但這兩家的武器都被指出有不足需要在下一階段之前予以消除,但沒有說明有哪些不足。
武器制造者們宣傳競賽和自己參加競賽的方式有些奇怪。如果說卡拉什經科夫公司是積極散發裝備AK-107和AK-102自動步槍的士兵的照片,甚至可以在社交網絡(指instagram.com)上看到在實戰條件下試驗AK-102的照片,那么A-545的外觀至今仍是個迷,因為至今在網絡上見不到其圖片。
附加裝備
除武器、防護器材和通信系統外,“戰士”系統還包括其他裝備:50升和10升的背囊,全套偽裝器材,在寒冷條件下使用的護肘和護膝,透氣足球衣,戰術背心,為通信設備和其他設備供電的單兵能源系統,折疊式隔熱襯料,小毯,雨衣,帽子,襯帽,甚至水過濾裝置和防蚊網。
所有裝備和服裝都有不同的使用期限,例如,如果說足球衣只使用一期,那么背囊、背心和“戰士”系統的其他物品將傳遞給下一個士兵,在其使用壽命屆滿或不適合繼續使用之前將不會退役。
而為在極北地區執勤的士兵研制了特種型——“北極戰士”系統。除保暖服外,該系統還有偽裝功能,使士兵難以被熱像儀發現。還包括具有紅外加熱元件的背心和電源,以及有加熱功能的鞋墊。目前裝備已經交付位于弗朗茨-約瑟夫地的“納古爾斯科耶”邊防哨所進行測試。
這樣,全套“戰士”系統列裝的主要障礙是制造商對整個俄羅斯陸軍、警察及特工部門輕武器的爭奪。在競賽中獲勝和裝備其制品將意味著出口前景廣闊,因為俄羅斯輕武器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擁躉俱樂部。
同時,因為沒有關于競賽過程的詳細信息,確實很難說哪種武器能贏得勝利。只能推測,AK-12的優勢將是成本較低,構造簡單,人體工學性能較高,應該能充分令部隊滿意。而A-545構造較復雜,價格較高,很可能適合內衛部隊和聯邦安全局的分隊。但是據我們所知,這里說的是陸軍的新武器。我們只希望,最終的決定將是慎重的和客觀的,無論是以前的功勞還是軍火商的幕后角力都不會影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