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_亚洲欧美国产另类_秋霞成人午夜鲁丝一区二区三区_色综合中文字幕

美國陸軍2020年裝備體系一體化建設發展目標及趨勢

2016-06-21 10:07:35

來源:

        2010年以來,隨著持續近10年的反恐維穩戰爭步入尾聲,在國家軍事戰略和陸軍建設發展指導思想調整的大背景下,為了重建美國陸軍的平衡并保持決定性優勢,美國陸軍相繼發布了《2012財年陸軍現代化計劃》、《2012年陸軍裝備戰略》、《2012年經濟可承受的一體化陸軍裝備現代化白皮書》等關鍵指導文件,重新制定了2020年前陸軍裝備現代化發展戰略,明確了裝備一體化建設的重點和思路,為陸軍的轉型和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方向。2015年7月,美參聯會又公布了新版《國家軍事戰略》,進一步對全球力量布局進行調整,對美國陸軍在未來一體化聯合作戰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球一體化作戰思想日趨成型

        2012年,美軍在實施了持續近10年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基礎上,不斷總結戰爭經驗教訓,完善信息化武器裝備和C4ISR指揮信息系統,繼續深入挖掘一體化作戰思想理論,提出了“全球一體化”作戰概念和思想。2012年9月,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簽署了《聯合作戰頂層概念:聯合部隊2020》,提出全球一體化作戰概念。之后,美軍各軍種不斷深化對全球一體化作戰思想的研究。2012年12月,美國《陸軍》雜志發表了《全球一體化作戰和任務指揮為2020年聯合部隊指明方向》的專題文章;2013年1月和3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小型戰爭》雜志先后發表文章《開發全球一體化作戰中的聯合部隊領導體系》和《提供全球一體化作戰的體系框架》;同時,美軍穩步推進全球一體化聯合信息環境建設,交錯開展大數據計劃、數據中心整合和移動設備實施計劃,著手建設未來戰場基于IP的“統一能力”,以期為全球一體化作戰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撐。為實現這一能力,美軍從作戰指揮角度提出了全球一體化作戰的8大關鍵要素,認為通過不斷升級和創新現有信息系統、信息基礎設施和聯合信息環境,可以實現美軍更廣泛的內外協同和聯合,使2020年美軍聯合部隊能以更少資源達成更強優勢。

 

優先運用任務指揮

        美軍認為,對于日益不確定的未來作戰環境而言,任務指揮是最適合的指揮方法,因為它授權個體對如何完成任務作出自己的判斷,采取自身最有效的行動方法實現上級指揮官的意圖。任務指揮的實現需要新一代數字協同技術以及可獲取網絡服務的移動設備,使得分布在各處的指揮和參謀人員能像處于同一位置一般相互協調。

推進跨領域快速決策

        美軍認為,控制作戰節奏是保持軍事優勢的關鍵環節之一,實施全球一體化作戰,必須對敵奪取決策優勢和主動權。尤其是在跨多個領域謀劃作戰行動時,必須作出比敵人更快的決策和指導。利用任務指揮方法,需要借助各領域的指揮信息系統,及時溝通信息,使領導者具備理解作戰環境、謀劃作戰方案和提供決策指導的能力。

實現全球敏捷能力

        美軍過去的思路是建設一支大規模集成的部隊,并能在必要時將其分解,未來的方向應該是轉向建設一支能夠分解的軍隊,僅在需要時將其集合。為此,未來美軍將逐步淘汰大規模編隊的編制體制,建設可按需集結、解散和重新配置的、更靈活的快速反應聯合部隊,指揮官可利用更靈活的指揮控制手段敏捷順暢地在全球范圍內調配資源。

重視任務合作伙伴

        美軍認為,未來聯合部隊必須能夠有效集成美國政府機構、軍事合作伙伴,以及當地原有的區域性組織的力量。這種整合的規模可伸縮,范圍從單個單元的能力到非政府伙伴專家的加入,再到多國聯合作戰。

倡導橫向協同中的相互支持指揮

        美軍認為,現有的基于地域或者功能的部隊組織方法難以滿足未來信息化作戰的需要,未來聯合部隊將越來越多地在全球范圍內圍繞特定安全威脅實施行動。在未來聯合任務中實現橫向協同中的相互支持指揮,是全球一體化作戰思想最重要的觀點之一。信息系統的互操作,促進了作戰指揮的相互支持。在上級部門的統一組織下,部隊指揮關系在作戰過程中可以靈活轉變,以利于完成作戰任務為標準。

實現較低級別部隊的跨域協同

        美軍認為,未來聯合部隊將具有更高的集成度,以提升跨域協同能力,實現各域能力的互補運用,而非簡單疊加。未來新興能力將有可能在越來越低的級別上實現跨域協同,聯合部隊的部署將充分利用在這一領域中哪怕是較小的優勢,以增強在其他領域中的優勢,不斷整合互聯增強的優勢,直至壓倒敵方。

重視利用低特征信息或低痕跡能力

        美軍認為,靈活的、低特征信號或低痕跡的能力,例如網絡空間、太空、特種作戰、全球打擊和情報、監視與偵察,將在未來聯合作戰中發揮顯著作用。未來對這些能力進行更完整的一體化整合,將持續增強戰略靈活性、全球反應能力和部隊戰斗力。

使作戰行動的非預期結果最小化

        未來戰場環境日益透明,數字化設備無處不在,聯合作戰的辨別能力日益增強,需要盡可能精確地使用力量。作戰行動不僅要考慮“外科手術式”的精確打擊,還要能辨別真正的目標,避免不必要的打擊和誤傷,使對美國的政治影響降至最低。

2020年前一體化建設重點項目

        作戰理念的創新為裝備體系一體化建設營造了有利環境。2012年6月,根據國家軍事戰略調整,在“全球一體化”作戰概念和思想的推動下,美國陸軍正式發布了《新裝備戰略:2020年前陸軍裝備現代化》。該戰略取消了陸軍原有現代化項目中的8項,推遲并重組了89項,同時確認了2020年前美陸軍必須全力發展的10個高級優先項目,并明確了其他五類次級重點發展項目。這10個重點項目分別是:①戰術級作戰人員信息網(WIN-T);②聯合戰術無線電系統(JTRS);③聯合作戰指揮平臺(JBC-P);④陸軍分布式通用地面站系統(DCGS-A);⑤地面戰斗車輛(GCV);⑥聯合輕型戰術車輛(JLTV);⑦多用途裝甲車(AMPV);⑧“帕拉丁”綜合管理項目(PIM);⑨“基奧瓦勇士”武裝偵察直升機(OH-58D);⑩“奈特勇士”單兵系統。這些項目在2013、2104和2105財年《陸軍現代化計劃》中得到了持續的貫徹和執行。從這10個高級優先裝備采購項目的結構布局看,美國陸軍2020年前裝備一體化建設重點主要集中在以下3類優先項目領域:

實現部隊信息網絡化項目

        主要是在全球信息柵格(GIG)框架下,綜合運用衛星與機載通信中繼、軟件無線電等技術,形成天、空、地相結合的信息網絡架構,建設可動態配置的高速、高容量新一代戰術通信網絡,重點發展戰術級作戰人員信息網;發展陸軍分布式通用地面站系統 (DCGS-A),建設一體化情報系統,融合處理來自戰術、戰役、戰略各層級和天、空、地各領域的情報數據;目標是為一線部隊提供安全、通用、聯合的戰術通信體系結構,實現與實時信息同步;為指揮官提供寬帶能力,為連級和排級部隊和單兵提供足夠帶寬的話音、數據和圖像信息。該類項目裝備所占比重達到50%,這表明美國陸軍對網絡化和信息化裝備的高度重視,將其視為2020年實現裝備體系一體化建設的關鍵之所在。

現役武器平臺升級改造換代項目

        主要是持續升級改進M1A2系列“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M2A3“布雷德利”步兵戰車、M109A6“帕拉丁”自行榴彈炮和“斯特賴克”裝甲車,研制能夠搭載步兵班、綜合考慮機動性和生存力、提供更強殺傷力的裝甲輸送車以替代老舊的M113裝甲車族;研制具有網絡功能的聯合輕型戰術車,在提高防護力的同時增強機動性;通過增加傳感器、提升平臺性能等技術手段,持續升級改進陸軍現役通用、偵察和武裝直升機,提升陸軍航空兵作戰能力。

賦予士兵新能力并提高生存力的項目

        通過持續發展以“奈特勇士”為代表的先進單兵綜合作戰系統,推動單兵裝備各子系統的發展,目標是增強單兵的殺傷力、防護力、態勢感知能力和機動性,確保班組具備勝過敵人的能力。

        目前,只有地面戰斗車輛(GCV)由于軍事需求并不十分迫切,于2014年4月暫降為研究性項目,而“帕拉丁”綜合管理項目(PIM)已率先完成研制試驗,于2015年4月開始批量列裝,被正式命名為M109A7式自行榴彈炮。除這3類高級優先項目外,美國陸軍在2020年前還有5類“次級重點項目”也在一體化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陸軍對它們的需求也十分突出。

陸航項目

        盡管美國陸軍當前并沒有開發新一代武裝/運輸直升機的新計劃,但實際上在2030前,美軍對陸航裝備的需求十分突出。為此,美國陸軍計劃通過升級和更新現有直升機,以確保它們能繼續服役至2040-2050年并發揮重要作用。根據有關計劃,美軍將大批量采購新型AH-64E“阿帕奇·衛士”武裝直升機,升級整個“黑鷹”直升機群的數字化作戰能力,并繼續采購CH-47F直升機以取代老舊的CH-47D“支奴干”運輸直升機。目前,AH-64E直升機正進入全速批量生產階段,大約每年以2個營的速度裝備部隊,一直持續到2026年,陸軍共將采購690架。第一個營已于2013年底形成初始作戰能力;陸軍最新型UH-60M“黑鷹”直升機的采購進入尾聲,至2013年底美國陸軍已裝備近400架該機;CH-47F直升機也在按計劃采購裝備中,到2018年將至少裝備440架。

無人機項目

        隨著當前各種作戰行動對無人機偵察、監視、通信、打擊、評估等作戰能力日益增加的需求,美國陸軍迫切需要增加其無人機的數量和質量。為了增加現役“大鴉”、“灰鷹”和“影子”等無人機的數量,美國陸軍僅在2013財年就批準專項資金用于購買78套“大鴉”無人機系統、19架“灰鷹”無人機、8個通用地面控制站和8個數據終端,以及用于升級改進“影子-200”無人機系統,2014財年又進一步撥款繼續完成相關采辦項目,持續提高陸軍無人機部隊的作戰能力。

增加防護性的項目

        主要包括繼續采購和使用防地雷反伏擊車和全地形車,提高一線巡邏分隊和士兵對付簡易爆炸裝置、地雷、火箭彈和輕武器殺傷的能力;在“悍馬”車上加裝頂部裝甲,以便為車內人員提供較好的保護并提高車輛的生存能力;采用靈活的模塊化設計改進士兵防彈衣,并減輕防彈衣重量,使士兵能夠靈活調整以適應特定的戰術任務;開發反遙控爆炸裝置的電子戰系統及其相關的防御性電子攻擊能力,將其安裝在每一輛保護地面部隊的車輛平臺上,對抗遙控簡易爆炸裝置。

提升殺傷性的項目

        主要包括開發并裝備反遮蔽目標攻擊系統,提供對遮蔽目標精確攻擊的能力;采購諸如“神劍”制導炮彈、精確制導迫擊炮彈和制導火箭彈等精確彈藥,提供快速反應的遠程精確打擊火力;繼續采購并裝備改進型M4自動步槍和多種新型狙擊步槍,提高單兵的精確射擊能力。

提高機動性的項目

        主要是減輕士兵負重方面的改進,如快速開發和裝備士兵防彈板托架系統,以及適應其任務負重的改進型外部戰術背心;使用輕質材料改進班組操作的武器,實現機槍及其底座的現代化等。

一體化建設的新思路

        信息技術和裝備的發展催生了全球一體化作戰思想。反過來,全球一體化作戰思想對軍隊武器裝備的信息化建設,尤其是指揮信息系統的建設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始終體現著科學技術推動、軍事需求牽引的相互促進的內在辯證規律。當前,美軍仍在不斷充實完善全球一體化作戰思想和加快作戰理論創新,這對陸軍裝備體系的一體化發展建設思路和模式也提出了新要求,主要將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打造全球一體化聯合信息環境

        配合全球一體化作戰思想,美軍提出未來將在全球范圍內打造一體化的聯合信息環境: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通過何種終端設備,用戶均可通過云服務實現安全無縫的信息訪問,從而實現更快、更精確的信息協同。聯合信息環境是利用云計算對現有信息基礎設施的重構和優化,包括數據中心的整合、不同網絡系統的整合等,它將是美軍未來實現全球信息服務的核心基礎設施,最大限度地增強信息共享能力,為單兵、作戰單元、武器平臺和信息系統協同提供信息支撐環境,將信息優勢更快、更好地轉化為決策優勢和行動優勢。如,美軍在全球一體化作戰思想中,就十分強調依托未來全球信息環境構建相互支持的新型指揮關系。美軍全球一體化作戰要求,未來聯合部隊基于挑戰或威脅構建相互指揮和混合指揮的新型指揮關系。在上級指導下,參戰部隊可按戰場威脅隨時轉變指揮關系,而非按照地理區域劃分嚴格的防區或是按照功能職責指定不變的隸屬關系指揮部隊。但向下級放權不代表放松控制,更不是失控,而是利用信息系統實現更靈活、更堅強、更高效的控制。放權是為了更好地控制,局部放權是為了整體上更好地控制。不放權就不能在低級別作戰單元上實現高效協同,就不能實現多軍兵種、多力量實體之間的深度融合。

建設基于云服務的C4KISR指揮信息系統

        美軍提出,依托全球一體化聯合信息環境,未來美軍將建設基于云服務的C4KISR指揮信息系統。指揮所將從笨重不便的指揮中心走出來,走向輕量化、移動便攜的“泛在”互聯場景,指揮信息系統所需要的信息資源將大多由聯合信息環境的“云端”提供服務。為了達到既定發展目標,美國國防部于2012年7月11日正式發布《國防部云計算戰略》,明確了未來美軍云計算的推進路線圖,包括發展思路、發展步驟和管理方式等要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發展云計算技術,包括不斷加強云計算軍用化進程的統籌規劃、切實解決數據中心融合問題、大力引進商用技術、著重開發云計算平臺和云計算標準等,云計算發展規模和水平迅速提高。美國防部希望通過“云環境”的建設,逐步實現數據的自動“伴隨”和信息服務的智能化自適應。根據當前網絡信息技術和美軍“云計算”發展速度和趨勢,至2020年前后,美軍作戰部隊的指揮控制組織模式,將從以指揮所為中心轉向以云服務為中心,實現同一張網、同一朵“云”、同一幅圖和更順暢的信息流動,真正實現信息資源的按需共享和應用,使軍事力量能夠快速響應不斷變化的作戰需求,大幅提升作戰效能。

大規模研發和裝備移動便攜設備,大幅提高一線官兵的信息感知和共享能力

        當前,隨著民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其成熟度和商業普及速度和范圍遠遠超過軍用設備的發展速度,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迅速普及至千家萬戶,個人終端設備日益智能化、小型化、輕型化和便攜化,功能也越來越強大。在此大背景下,美軍越來越重視利用成熟民用信息技術提高軍隊的信息化水平。目前,美軍已開始接受“自帶設備辦公”(BYOD)的理念,逐步通過認證和許可允許越來越多的商業移動設備進入美軍軍營。如,美軍駐阿富汗部隊批量采購裝備了一批三星智能手機,以提高士兵的信息獲取和共享能力。當前,商業移動設備進入美國陸軍部隊主要需要解決2個問題,首先商業移動設備接入聯合信息環境的安全保密問題,其次是商用移動設備與國防部目前通用接口的兼容認證問題。2011——2015年以來,美軍一直在通過網絡集成試驗中測試智能手機在當前網絡信息環境中的認證、兼容、安全性等方面的問題,不斷提出改進和修改意見。一旦這2大問題得以解決,美軍將大規模采購和運用如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成熟商業個人移動便攜設備,大幅提高一線官兵的信息感知和共享能力。

加速提升以大數據技術為代表的情報、監視和偵察(ISR)能力

        為了應對快速變化的威脅環境和安全挑戰,當前美軍正在大力提升情報、監視和偵察(ISR)系統領域的數據分析能力。面對數據資源的爆炸性增長,美軍格外重視利用新興的大數據技術并發布有關發展戰略,將大數據研發重點與國防發展的長遠目標、戰略需求與現實需求相結合,明確將大數據分析技術作為提升ISR系統的核心目標。目前,美軍已在開發與多樣化威脅相適應的大數據挖掘、整理和快速分析技術、自動處理以及人機交互技術等方面取得多項重要進展,為決策者和作戰需求提供了更廣泛、更準確、更及時的情報信息。美軍如此重視對“大數據”的開發和掌控能力,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美軍對海量數據環境的掌控能力,發揮數據在決策和行動中的主導作用,推動其一體化聯合行動向更高層次發展。

以軍民融合式發展模式縮短裝備研制周期

        進入21世紀以來,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群在民用和商用領域發展極為迅速,其發展水平在許多領域已逐漸超過軍用領域;而且經過長期充分的商場競爭,很多民用和商用設備都具有很高的成熟度和可靠性,只需稍加改裝改進甚至無需改進就可以直接作為軍事裝備為部隊服務。為此,美軍近年來在發展信息化裝備過程中,也不斷改革采辦制度,創新科研試驗模式,十分重視通過商業采購、模塊升級、功能重組和服務化改造,對“商用現貨”的引入和運用問題,如,美國陸軍在信息化建設委員會下設有“企業信息系統項目執行辦公室”(PEO EIS)。該辦公室主要是為美國陸軍各兵種、部隊用戶推薦符合標準規范的IT硬件、軟件系統和服務,在陸軍在線電子商務訂單系統中公布采辦計劃和技術標準規范。商家必須不斷競爭,以獲得合同并符合陸軍的需求。美國陸軍各單位通過這一平臺既可以采購到符合標準規范的硬件,又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開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通過這種發展模式,美國陸軍使很多信息化裝備及其很多功能都實現了模塊化、標準化和服務化,并不斷降低了民營企業參與軍事裝備研發的門檻,逐漸擺脫有關技術和裝備僅為軍隊專用的發展模式,實現了軍民融合式發展,大大縮短了裝備研制周期。

結語

        總體上看,美國陸軍裝備體系一體化建設正緊緊圍繞全球一體化聯合作戰需求加快進行,其發展理念是淡化兵種界限,以信息系統為核心,以信息化、網絡化信息裝備和一體化戰術指控系統發展為重點,全力優化陸軍裝備體系力量構成,加快提升低層部隊的信息化、網絡化水平,實現陸軍各兵種武器裝備、各層級部隊裝備和一線士兵武器裝備的高度融合,以及大幅提高與其他軍兵種裝備的實時互聯互通水平,使戰斗力的提高實現從能量聚集型向信息主導型的躍升。預計到2020年前后,美國陸軍裝備體系一體化水平和能力將有一個大的躍升,各種作戰要素間將全面實現無縫鏈接和信息共享,初步達到“網絡中心戰”的目標要求。文/宋新彬

索取“此產品”詳細資料,請留言
  • *姓名:
  • *手機:
  • *郵寄地址: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