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動員如何搭上大數據時代的快車?據今天出版的《中國國防報》透露,近年來,國防動員系統在大數據技術運用的探索越來越多,湖北、貴州等省都在籌備建設“國防動員云”,國家人防辦籌備建立人民防空大數據平臺,并計劃在2019年前完成大數據平臺的基礎建設。但是大多數地區對于大數據,仍處于“想靠近卻難靠近”的狀態,信息壁壘、數據安全、數據采集等問題,成為大數據技術運用的“攔路虎”。如何突破大數據運用的困境?來看記者報道。

2016年11月3日,觀眾在位于浙江烏鎮的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參觀。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
國防動員,需要一個“數據大腦”
安春紅 記者 程榮
近年來,國防動員系統在大數據技術運用的探索越來越多,湖北、貴州等省都在籌備建設“國防動員云”。但是大多數地區對于大數據,仍處于“想靠近卻難靠近”的狀態,信息壁壘、數據安全、數據采集等問題,成為大數據技術運用的“攔路虎”。國防動員如何搭上大數據時代的快車?習主席曾指出:“以數據集中和共享為途徑,建設全國一體化的國家大數據中心。”突破大數據運用的困境,國防動員也需要建立一個讓所有數據在線的“數據大腦”。
2016年12月6日,一場全國人防系統大數據建設集訓讓如畫的杭州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每個城市都需要數據大腦,對于國防動員領域來說,更為需要。”正在給全國人防系統參訓學員上課的阿里云創始人王堅,對大數據在各行各業的運用充滿了信心。
王堅的觀點和國家人防辦的做法不約而同。為了讓人民防空走上“云端”,國家人防辦籌備建立人民防空大數據平臺,賦予各?。ㄊ?、自治區)承擔信息化建設的任務清單,并計劃在2019年前完成大數據平臺的基礎建設。
“要實現人防信息化建設的目標,就必須開拓各地市人防辦領導的視野,深化對國家戰略的理解,找準大數據技術在人防領域的應用點,積極主動的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國家人防辦一名領導在全國人防大數據建設集訓班上如是說。
大數據真正意義是在線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干。當大數據洶涌而至國防領域,如何真正運用大數據技術卻讓國防動員系統舉步維艱。
2014年11月,廣東省四會市發生一場山林火災,依據指揮信息系統規劃路線,民兵應急分隊前往救火,前行至山腳時卻被一大片帶圍欄的養殖場阻斷,只好繞路通行。
事后調研發現,指揮信息系統的數據是在一年前采集的。數據更新不到位,給四會市人武部上了嚴肅的一課。事后廣東省國動委在組織開展動員潛力數據調查工作時,要求各地市必須數據采集到位,并及時更新數據,避免同類事情的發生。
命令下達后,各地市卻在推動工作時遭遇不同困境:要么是把大數據喊在口頭、寫在報告中,用數據說話、靠數據決策的觀念沒有樹起來;要么是采集技術手段欠缺,對重要信息獲取不夠,對關鍵信息研判不準,制約了精確作戰能力的提升;要么是重采集輕使用,信息整合程度不高、數據價值發掘不深,從而影響了數據使用的效益。
對此,王堅分析主要原因是國防動員系統對于大數據的運用還處于傳統IT時代,數據收集都是一小塊一小塊,沒有連接在一起,形成了數據孤島。而大數據的意義并不在于“大”,真正有意思的是數據變得在線了。數據資源融合共享,才能真正發揮大數據的作用。
那么,又該怎么將各個數據孤島連在一起,實現數據共享呢?“建立數據大腦!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數據中心。”王堅被譽為國內大數據技術的領軍人物,在他看來,各個數據孤島復雜性極高,將它們連接起來很困難。但是,建立數據大腦,將各個數據和數據大腦連接起來,這樣就容易多了。
必須打破信息壁壘
數據大腦,讓所有作戰系統都通過大腦進行最合理的配置和調度,從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戰斗力。
然而,信息壁壘嚴重,卻成了擺在大數據建設創新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原湖北省國動委綜合辦參謀馬銀波從2013年開始,就一直跟蹤了解大數據技術,并成立專項小組,調研大數據對國防動員建設的巨大價值、作用機理,探索國防動員大數據建設和運用。馬銀波告訴記者:“國動委下屬各辦公室,僅人民防空辦公室就存在不少現有或在研的各業務領域數據庫。各級、各層數據源自成體系、互不交聯、無法共享,在聯戰聯訓上‘形’聯易而‘神’聯難。”
面對大數據時代,打破信息孤島是無法回避的趨勢。阿里云總裁胡曉明表示,數據大腦的實現,首先要做到數據集中,第一步就是要把所有的數據堆放在一起。
那么,數據來自哪里?又該如何采集?大數據時代的戰場上,數據就是“彈藥”。
對數據的把握失準,曾讓陸軍第1集團某旅連長孫鑫吃了大虧。他回顧去年的一場演練,當時,干擾員雖然成功截獲了信號,卻因參數計算有誤,耽誤了最佳時機。痛定思痛。孫鑫認識到,要像補充彈藥那樣補充數據,把采集數據當成一項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只有不斷強化數據意識,像燕子壘窩那樣一點一滴收集,日復一日堅持,才能積少成多,為準確把握戰爭態勢、有效破解“戰爭迷霧”奠定基礎。
當然,“有了數據,還需要把這些數據建模,有了模型,才有數據優化、機器學習的可能,才會最終服務指揮決策。”胡曉明表示。
打破信息壁壘,更重要的是能夠實現數據兼容互通、信息實時共享。四川省軍區國動委綜合辦參謀陳延敏指出,要搭建好四通八達的聯合指揮網絡、建立起功能強大的基礎信息網絡,按照標準統一、內容完整、動態更新的要求采集管理作戰數據,克服作戰數據兵種化、地域化、內部化現象。
安全管理極其重要
當人們驚嘆數據大腦的魅力時,卻有人提出了“所有的數據通過數據大腦連接起來,又是否安全”的質疑。這種擔心不無道理。當作戰系統依賴于數據作戰,一旦發生戰爭,數據中心被摧毀,對于作戰系統是毀滅性的打擊。
“借助數據,但不能依賴數據。”王堅認為,為了確保數據中心的安全,可選擇建立地下數據中心或者移動數據中心。
需要警惕的是,高度個人化的大數據即將成為黑客或竊密者覬覦的主要目標。軍人的網上行為變得有跡可循,其帶來的涉軍信息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
直面問題,為提高己方的網絡安全水平,美軍建立了網絡內部威脅項目,通過采用新式網絡威脅判斷技術,提高探知網絡刺探活動的精度、頻度和速度,從而及早暴露和防范對手的破壞活動。
“相比于外軍,大數據時代,我們更需要果斷措施,大力推進數據開放共享和技術改革創新,掌握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的主動權。”馬銀波認為大數據時代,應該做到信息共享和信息保密共存。
馬銀波告訴記者,進行大數據立法并制定行業標準勢在必行。相關部門要轉變觀念,厘清公民隱私權和公民知情權的界限,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數據應用法律體系,確保數據絕對安全,保護公民個人信息不被商業化、公民隱私權不受侵犯。
需要一支讀“數”大軍
有了數據大腦,是不是就不需要人了?恰恰相反,將大數據轉化為數據大腦,更需要一支專業的讀“數”大軍。
而專業人才短缺正是目前制約國防動員進入大數據時代的瓶頸所在。曾幾何時,國防動員潛力調查主要依靠各辦公室人員收集上報,效率低、易出錯,周期長、更新慢,常被詬病。搞好大數據的分析和處理,最缺乏的也是人才。
辦法總比問題多。湖北省武漢市率先探索出了一條人才培養的捷徑。在武漢市漢興街網格化管理中心,記者看到了在電腦機位前,正坐著一排排佩戴胸牌的工作人員敲擊鍵盤,正處理著“網格員”報送的信息。但是這些操作員,沒有占用街道行政事業編制。江漢區委書記干小明向記者解釋道,此舉的目的正是為了解決數據采集力量不足的問題。
干小明介紹說,長期以來,部隊管理工作以人為重心,方法上以定性分析為主,定量分析為輔。而在大數據時代的部隊管理,核心是借助各類大數據分析軟件,通過數據建模進行定量分析,管理者必須具備數學、統計學、計算機技術等方面能力,否則就會在茫茫數據中迷失方向。
“人才培養可以實行專業崗位練兵。”干小明指出,武漢市漢興街正是通過有計劃地設置數據分析管理專業崗位,加強數據分析處理專門人才的培養和隊伍建設,著重培養軍事數據整合能力、分析數據背后價值的能力和精確快速行動的能力。
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國防動員系主任商則連建議,培養大數據人才,還需要加強軍地聯手共育。要把軍民融合的步子邁開,可由某一高校、某一企業為載體,也可依托專門的培訓機構,組成開放式、聯盟式的共享機構,以大數據為基礎,使眾多高校及部隊機構共享最新前沿理論、研發成果與實踐技能數據。
網絡動員準備須搞好頂層設計
——網絡安全與國防動員系列談之二
■徐 奎
網絡領域動員準備涉及面廣,是一項具有高層次、全局性、復雜性的系統工程,必須在搞清動員需求和潛力底數的基礎上,搞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
在戰略定位上,按照“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把網絡領域動員準備作為國防動員建設新的增長點,把網絡動員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新形勢下軍事斗爭準備全局、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全局和國家新興戰略產業發展全局統籌謀劃。
在發展模式上,堅持國家主導,統籌軍地網絡資源開發與利用,統一規劃,統一部署,依法有序協調推進;正確處理網絡領域動員建設和傳統領域動員建設的關系,探索“跨域融合”的新途徑,堅持以網絡領域動員建設促進、帶動和牽引動員整體建設轉型、體系推進、協調發展。
在路徑選擇上,明確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建設重點,制定具體的路線圖,避免零敲碎打。既要立足于“有什么條件打什么仗”,又要用發展的眼光、前瞻的思維從長計議;既要摒棄一勞永逸的短視行為,又要避免四處開花的盲目冒進;要根據國家安全和軍事斗爭的急需以及國家財力的可能,合理確定網絡領域動員建設的布局、結構和規模,合理安排建設投資和項目進度。
目前,網絡領域動員工作尚未納入國防動員現有辦事機構職能范疇。因此,網絡領域動員組織領導體制的構建,必須堅持國家主導,抓住當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這一有利時間窗口,結合深化國防動員改革統籌考慮。具體應重點關注以下幾點:一是充實國家國動委職能,將網絡領域動員建設納入國家國動委及其辦事機構的職能范疇。二是明確政府和軍隊相關部門的職能分工。其中,網絡領域動員需求由軍隊相關部門負責提出,政府和軍隊相關部門根據工作需要,設置相應的辦事機構。三是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應根據網絡領域動員工作需要重點圍繞規范供需對接渠道、加強軍地協調溝通、強化資源共享、搞好監督檢查評估等關鍵環節,建立健全運行機制。特別是盡快建立網絡領域軍地資源共享目錄管理制度,構建資源共享平臺,制定資源共享利益補償辦法,實現資源共用共享。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國防動員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