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1 10:42:12
來源:
“美海軍將在2018年2月份在“宙斯盾”作戰系統上部署“宙斯盾”虛擬系統(virtual twin)。一旦成功,那么未來美海軍就能夠在不干擾軍艦當前作戰系統和操作能力的前提下,對“宙斯盾”系統升級和附件進行檢測。”
2017年12月5日,“宙斯盾”綜合作戰系統程序主管陶德·博姆(Todd Boehm)上校稱,組成“宙斯盾作戰系統基線9”型的整套代碼只需安裝在少數幾臺計算機服務器上,相比于當前系統占用的空間少很多。在美國海軍工程師學會年度戰斗系統研討會上,他告訴記者,“宙斯盾”虛擬系統正在弗吉尼亞州達爾格倫的海軍水面作戰中心運作,不過,還得經過三道漫長的程序才能在海上進行性能測試。
2018年2月,美海軍將把“宙斯盾”虛擬系統安裝在一艘參與“復合訓練單元演習” (COMPTUEX)的驅逐艦上。博姆解釋道:“在早期測試中,我們要檢測的是怎么把算法引入基線的程序中,我們會用系統實時的輸入來進行實時檢測。我們將被動關閉船上的戰術套件。”也就是說,當船上安裝的“宙斯盾作戰系統”在控制COMPTUEX的作戰行動時,這個“宙斯盾”虛擬系統將會“看到”完全相同的情景,并基于另一個它自己的算法響應,以此提高物面追蹤圖片質量。
博姆說:“除了安裝虛擬系統外,我們還會給船加一個陪同其運行的(自動)測試/重新測試(ATRT)功能。因此在2月份的測試中,我們可以在想要運行、記錄或者查看數據的時候,用一個算法來幫助改善物面追蹤圖片。我們可以運行這個ATRT,它會告訴系統和算法執行情況,以及問題出在哪里。”
如果成功的話,“宙斯盾”虛擬系統將會在真實戰術情景下驗證這個新算法,而無需任何其余的海試成本。
在2018年的春末或夏初,這個試點項目將進行下個階段的測試。另一個“宙斯盾”虛擬系統將會被安裝在一艘進行標準導彈實彈射擊的船上,作為“戰斗系統資格審定”(CSSQT)的一部分;又或者測試會安排在另外某個艦隊的演習中。就像在2月份的第一次測試一樣,“宙斯盾”虛擬系統不會影響導彈發射期間的艦船作戰,但會得到與艦艇作戰系統所有相同的輸入。虛擬系統會由此做出響應,就好像它就是指揮導彈發射的真實系統。
由于作戰程序無論如何都必須要經過進行測試,博姆指出:“我們要做的事就是把開發中的程序順便放到正在做另一個程序運行測試的船上。這樣,開發中的程序也能夠根據實彈測試的情景做運行測試,從而省下了相應的資源。然后,我們再把這個程序送回開發部門,做我們想做的改進,從而可以比較有把握地把它開發出來。在這之后,我們才把它帶到演習場地,專門針對它做實彈測試。”
最終,“宙斯盾”虛擬系統這種幫助尚未成熟的程序免費進行實戰測試的能力,必然能讓開發者在此程序進行真正的檢測和評估之前,提前解決實際海戰中會遇到的問題。
“宙斯盾”虛擬系統試點項目的第三階段是將程序包發送到驅逐艦上進行完整部署。研發人員的最終的目標是能夠做到邊收集實時數據邊開發。即能夠實時收到海上發射導彈的真實數據,并且能夠把它傳回陸上的開發、測試和認證部門,在軍艦和陸上基站之間實現一個無縫的前后端銜接。這樣,研發人員就能實現持有實時的客觀質量憑據(OQE)、實時認證以及實時的程序修改。然后,改好的程序能夠立刻傳回船上,而不用等軍艦返回進行重新編碼、重新測試和重新認證,然后再去演習場試驗等等花費18或者24個月的時間。
感謝編譯/述評: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 止水 王珊珊
出處:國防科技信息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