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_亚洲欧美国产另类_秋霞成人午夜鲁丝一区二区三区_色综合中文字幕

由空向天——打造面向未來戰場的空天力量

2019-01-10 09:41:58

來源:全球技術地圖、戰略前沿技術

在以前沿科技創新驅動為特征的新一輪世界軍事變革歷史轉折關口,世界主要軍事大國空軍正面臨新的挑戰和戰略抉擇。隨著空天領域戰略競爭日益加劇,空天安全威脅不斷上升,空中力量如何適應未來戰爭形態作戰樣式深刻變化,空中力量建設運用怎樣滿足新的軍事戰略調整需求,空中力量用什么方式實現由空向天、以天制空、倚天強空,一些主要軍事大國空中力量逐步把目光投向充滿威脅與挑戰的空天戰場,把提升戰略威懾力和戰略打擊能力的競逐目標向空天領域聚焦,以精干高效取代數量規模,以技術優勢謀取戰場勝勢,使歷經百余年戰火淬煉的空中力量向結構更趨科學,能力更加強大,運用更為靈活,勝勢更有把握的方向發展。

       隱身戰機實戰能力已經形成

 

空軍是機動性能最強、作戰使用最為靈活、打擊效果最為有效的軍種。自海灣戰爭以來的局部戰爭和沖突經驗再次表明,空中力量隱身化無人化空天化趨勢明顯,在未來戰場地位作用仍將不斷上升,不僅決定著戰場主動權,而且也決定著對抗結局。

 

2018年9月27日,美軍F-35B實施了對阿富汗南部塔利班的空襲,拉開了美軍艦載隱身戰機首次用于實戰的序幕。美軍聲稱,F-35B是從阿拉伯海北部的埃塞克斯號兩棲攻擊艦起飛,飛越巴基斯坦西部并停降坎大哈機場加油后抵達戰區,使用激光制導炸彈和機炮吊艙對塔利班目標實施了成功打擊。這在世界艦載隱身戰機史上也是首次完成實戰任務。

 

此前,以色列空軍已經在實戰中首次使用F-35戰機至少兩次命中未公開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隱身戰機除了制空作戰之外,還直接參加空襲實戰行動。典型戰例是2018年5月9日深夜至次日凌晨,以色列空軍出動多種軍機遠程奔襲,經過黎巴嫩領空對敘利亞境內的軍事目標發動了大規??找u,除摧毀35個伊朗駐敘軍事目標外,還摧毀了敘利亞政府軍防空部隊大量鎧甲S1、“山毛櫸”、SA2和S200等防空武器系統。在此次對敘空襲作戰行動中,以色列空軍只所以能夠突破敘利亞政府軍防空陣地獲得驚人戰果,最重要原因是F-35I隱身戰機扮演了打頭陣、急先鋒的角色。F-35戰機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主要有三個版本:美國空軍使用的常規起降型F-35A,海軍陸戰隊使用的短距起飛/垂直降落型F-35B,海軍使用的彈射式起飛與攔阻式降落型F-35C,以及為以色列量身打造的F-35I戰機軟件竟然優于美軍裝備的F-35戰機軟件,反映出美軍急切利用以軍在中東戰場推進四代隱身戰機投入實戰驗證的意愿。

 

另外,從美方公開披露的信息表明,美空軍第94戰斗機中隊是美軍裝備F-22的9個中隊之一, 也是5個戰備值班中隊之一,裝備有23架F-22。2018年第94戰斗機中隊的F-22戰機輪換進駐中東阿聯酋部署六個月,擔負敘利亞戰場空中警戒、制空作戰、空中護航、縱深空中偵察等任務,從該部結束部署返回美國本土基地曬出的數據看,在6個月輪戰部署期間共飛行590架次,飛行4600小時,監視、攔截和驅離敵對戰機587架次,相當于每天2-3個機組4至6架次高強度出動、每個架次平均接近8小時和平均每天攔截3架次,還包括在持續6個月時間里,F-22從阿聯酋基地起飛赴敘利亞執行任務,往返4000多公里至少要進行2次空中加油,近8個小時的遠程戰區巡邏,印證了四代隱身戰機所具備的高強度作戰、遠程奔襲和持續作戰能力。

 

美空軍四代隱身戰機F-35A“閃電Ⅱ”首次“大象行走”演習,于去年11月19日在猶他州希爾空軍基地舉行,美空軍第388戰斗機聯隊和第419預備戰斗機聯隊共出動36架F-35A,戰機以20至40秒的間隔在11分鐘內起飛了35架,并在空中迅速形成4個作戰編隊,體現出參演戰斗機聯隊的飛機完好率和一次最大出動率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標志著美空軍F-35戰機已經整建制形成規?;淖鲬鹉芰?。

 

隱身技術的核心,是通過對某一波段或某些波段的電磁波實施影響干擾,有效規避雷達電磁波對飛機的探測,達到輕而易舉突破防空體系而又無法被探測被發現的前沿技術,是空中作戰平臺奪取制空權或實現超視距打擊的一個優先能力指標。隱身戰機只所以能夠在中東戰場獨行天下,根本在于這一地區尚不具備完整的雷達探測體系能力,在非核常規條件下空中戰場仍將是一個無可替代的戰略選項,并將持續對未來空天遠程隱身打擊平臺產生重要影響。

 

“一代材料一代裝備”。對于第四代隱身戰機來說,具備良好隱身性能是一個標志性指標。盡管現實客觀世界有物質的地方就有材料,但隨著戰略前沿技術不斷突破,材料領域顛覆性創新加速向功能化、耐老化、柔性化、智能化方向演進,形成點對點、端對端的應用場景,并最終疊加成為深刻改變未來的嶄新材料,這為滿足隱身戰機指標提供了多種選項。從隱身戰機出現的那一刻開始,隱身與反隱身的較量就已經開始。對隱身戰機作戰而言,是隱得住,打得準,跑得了;對防空預警作戰來說,是看得見,夠得著,打得下。美軍隱身戰機實戰化對抗演習和在阿富汗、敘利亞戰場以及以色列空軍隱身戰機實戰檢驗表明:四代隱身戰機已經完成驗證磨合,并已經形成規?;瘜崙鹉芰Γ@對世界各國現有防空預警反導系統形成嚴峻挑戰。如果漠視這種直接現實威脅,缺乏高度警覺和研究應對,對任何一個國家空防安全都將是一個災難。

       無人智能化戰爭已快步走來

 

當今世界前沿性顛覆性技術正處在疊加積累并醞釀新突破的前夜。以人機大戰為標志人工智能發展已經取得實質性突破性進展,以無人機為代表的智能機器已經在戰場或者模擬對抗中展現出威力,開始加速向軍事領域滲透轉移,由此而產生的智能化蜂群系統凸顯出在未來戰爭中的重要位置,有望成為未來空天戰場的主角并加速對未來戰爭形態和戰爭制勝機理產生沖擊甚至顛覆性影響。

 

剛剛過去的2018年,在敘利亞戰場演繹了既有短兵相接,又有空中攻防的無人化智能化戰爭“楔子”。 1月6日凌晨,俄羅斯駐敘利亞空軍發現13架不明自制無人機接近基地。其中有10架攻擊赫邁米姆基地空軍基地,其余3架則試圖接近塔爾圖斯海軍設施。最后,俄羅斯及時控制住了6架無人機,另外7架被俄鎧甲S1防空系統擊落。盡管這個過程并不復雜,但卻是第一起以無人機協助作戰的軍事行動。俄軍認為“敘利亞反恐戰爭的經驗證明,無人機系統在現代戰爭和武裝沖突中的作用不斷提升。”據公開信息披露,2015年9月以來,俄軍駐敘利亞無人機戰斗群共計出動16000余架次,飛行時間達到9600小時,大大提高了俄軍駐敘利亞空軍、導彈炮兵摧毀敘利亞恐怖分子目標的作戰效率。這表明,無人機集群作戰已經正式投入空天戰場。

 

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是無人化智能化戰爭產生的直接動因。上世紀50年代以來,以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為牽引的一大批高科技不斷涌現,以奪取信息資源為戰爭爭奪目標的信息化戰爭載入戰爭史冊。進入90年代,由于知識圖譜、神經網絡、遺傳算法、模糊推理等新技術的系統集成創新,決定了無人裝備不僅能夠被動、機械地執行人的指令,而且能夠自主、能動、智慧地執行作戰任務,使得戰爭從“人對人”變成“機器自主殺人”,并促使無人化智能化戰爭登上現代戰爭的舞臺。由于無人作戰平臺“速度和敏捷性”優勢,以及依托無人飛機系統的可回收性,有望成為未來空天戰場的“航空母艦”和時代“寵兒”。未來戰爭將有更多的遠程、空中、海上、水下等無人作戰裝備投入戰場,成為“改變戰爭規則”作戰平臺。

 

美國是世界上擁有空中地面無人系統和無人系統操控人員數量最多,直接用于實戰無人作戰系統投入最多的國家。目前,美正加緊“忠誠僚機”“無人蜂群”等無人技術和作戰概念開發。在美國公布的一則視頻中,就有一架有人戰機F-35A與6架無人僚機聯合編隊攻擊的未來作戰場景。按照這種思路,未來空戰可能不僅會有有人戰斗機與無人僚機協同攻擊,還會有無數無人機搭載飛船及其他空中平臺進行自殺式“蜂群攻擊”的場景。隨著智能、網絡、協同與控制技術和無人平臺技術的發展,未來按照“分布式作戰”理論在陸、海、空、天各個領域將出現類似于“狼群”“魚群”“蜂群”等各類無人集群,實施全域“蜂群式無人機”集群攻擊與防御作戰,開辟一種全新的戰爭形態作戰模式。

 

智能化集群技術通過模擬群聚生物的協作行為與信息交互方式,以自主化和智能化的整體協同方式完成作戰任務。它有4個重要特征:一是去中心化,即沒有一個個體處于主導地位,其中任何一個個體消失或喪失功能,都不影響群體功能。二是自主化,即所有個體只控制個體行動,并觀察臨近個體位置,實時自主協同。三是集群復原,即集群受外力改變群體結構、位置時,新的集群結構會快速自動形成并保持穩定。四是功能放大,即集群能夠克服個體能力的不足,通過協同實現整體能力放大,即1+1>2的效果,這使得集群作戰具有多種優勢。有模擬試驗表明,在同等條件下,裝有傳感器和武器的100架無人機集群摧毀了63個目標并探測到91%的敵軍部隊,而現有的可部署火力單位只消滅了11個目標,探測到33%的敵軍部隊。試驗展現了無人機集群極高的作戰效能,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未來作戰模式。

 

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曾預言:“21世紀的核心武器是無人作戰系統”,目前這一預言正逐漸成為現實。美軍制定了面向2040年的“無人化作戰平臺發展路線圖”,大幅度提升機器人在美軍兵力部署中所占的比重。俄羅斯國防部于2013年成立了機器人技術科研實驗中心。2018年5月英國軍方組織的“無人操控戰士”演習,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機器人軍事演習。隨著“智能時代”大幕拉開,戰場機器人、無人作戰飛機、無人潛航器等以無人技術為主導的新型武器平臺逐漸走向戰爭舞臺中央,引導著未來作戰發展的方向,并與其他新型技術裝備一道改變著信息化戰爭形態,昭示了一個以無人作戰為主要樣式的無人化戰爭時代正快步走來。

       空中力量由空向天趨勢凸顯

 

隨著去年底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要求美國國防部成立“太空司令部”,以整合統籌美軍太空力量和組織管理太空軍事活動,標志著美國組建“太空軍”又朝著2020年獨立成軍目標邁出關鍵一步。

 

打造面向21世紀的未來空天力量,是當今世界主要軍事大國共同追求和目標。美國空軍2014年就提出空軍核心任務是“在航空空間、外層空間和網絡空間內部以及橫跨它們集成空中力量能力”,并在美國空軍未來發展目標中,比較清晰地勾勒出美國空軍的現狀、任務及未來重點發展方向。過去一年,美國空軍即使對在競選時就高呼讓美軍“再次強大起來”的特朗普抱有期待,但是也在反思自發動反恐戰爭以來,作戰能力和實力規模卻逐漸下降,與10余年前相比美國空軍的人員規模減少約30%,現役各型戰機數量減少約37%。與此同時,美空軍的日常部署、威懾和反恐打擊任務卻在不斷增加,為滿足“全球警戒、全球到達、全球力量”戰略目標和作戰需求,積極尋求擴充預算、增加部隊和人員數量規模,加大武器裝備采購力度,在總計劃中重點采購的三大項目:F-35A隱身戰斗機、KC-46A加油機和B-21“突襲者”隱身戰略轟炸機,反映了美空軍未來作戰力量在實現信息化作戰平臺奪取制空權、保持發展美空軍遠程和海外兵力投送部署能力、構建美空軍戰略打擊力量新質元素的三個重點發展方向。

 

未來空天戰爭是陸??仗祀姸嘤蛞惑w化聯合作戰,正如空中戰場出現后制空權制約陸、海戰場一樣,奪取制天權成為奪取制空、制海權和制電磁權的前提條件。俄軍繼承追求空天一體的軍事傳統,秉承“制天權將成為爭奪制空權和制海權的主要條件”軍事學說,將發展能夠有效制衡對手信息作戰和防空反導優勢的空天力量作為重要方面,2015年8月把空軍與空天防御部隊合二為一成立空天軍,并迅速派往敘利亞戰場擔負作戰任務。俄空天軍認為,遂行未來戰爭的最重要條件之一是奪取制空天權,尤其在戰爭初期,軍事行動甚至戰爭進程和結局對空天防御對抗結果的依賴性很大,構建堅固的空天防御體系是確保戰略穩定、遏制和防止侵略的最主要因素。隨著空天領域科技發展和競爭加劇,英、法、日、印等國近年來在空天領域競爭發展勢頭強勁,一大批尖端技術取得突破,這些對于俄羅斯而言同樣感到外部壓力,加速發展空天一體力量成為其必然之選。

 

2018年7月17日,英國披露了一款可以無人駕駛的“風暴”戰斗機項目投資20億英鎊。雖然在各國空軍序列中,五代機仍屬稀罕之物,但一些軍事強國已把目光投向了第六代戰機的研發。 “風暴”戰機技術優勢有三:一是“風暴”可以有人駕駛,也可以無人駕駛,而且還能指揮一個無人機群,加大敵方防御難度,提高自身的存活幾率。二是“風暴”具備“協同作戰能力”,可以共享傳感器數據和情報,協調攻擊或防御行動。三是“風暴”戰機將配備5馬赫以上高超音速武器和定向能武器。 

 

俄羅斯通過社交媒體發布了6款新型武器系統測試的視屏,在這6款武器中有3款屬于空天打擊兵器,包括“能夠飛越地球上任何地點”RS-28“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彈道導彈、“能夠突破所有反導系統”的“匕首”高超聲速導彈、能夠在15分鐘以20馬赫速度打到美國的“先鋒”高超聲速導彈、能夠“航程無限遠”的核動力巡航導彈“海燕”、 “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以及“佩列斯維特”作戰激光綜合系統,盡管這些戰略性武器平臺仍在概念或研發階段甚至故弄玄虛。但在臨近年底,12月26日俄戰略導彈部隊從位于奧倫堡州多姆巴羅夫斯基的試驗場發射“先鋒”高超聲速導彈,普京親自前往國家指揮中心下達發射命令,并視為獻給俄羅斯最好的“新年禮物”,這是“先鋒”系統在2019年進入俄軍服役使用前的最后一次公開試射,也為俄探索未來高超聲速武器小型化搭載天基平臺提供了可能。外界認為,“先鋒”高超聲速導彈的試射也是俄羅斯對美國聲稱退出《中導條約》的一種警告。

 

需要警惕,美軍已經把X-37B為代表的新型超高聲速天基作戰平臺,作為滿足美國1小時常規“即時全球打擊”戰略要求,主導太空統治太空的重要砝碼,作為美國空天力量建設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節點,作為推動美軍空天力量的結構重塑和整體再造的戰略支撐。隨著美組建“太空軍”步伐加快,并有意將新一輪軍備競賽引向太空領域,以及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太空非軍事化的最后一張“窗戶紙”被撕破,美太空作戰能力由幕后走向前臺,未來太空部署進攻性武器將成為可能,繼上世紀八十年代美“星球大戰”冒險計劃后,新一輪太空領域軍備競賽序幕將由此拉開。這是務必需要各國軍隊和空天力量引起高度關注和持續應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