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7月31日,美軍使用MQ-9“收割者”無人機擊斃“基地”組織領導人艾曼·扎瓦希里,這是美軍撤離阿富汗后在阿進行的首次無人機超視距打擊,再度引發各界對美軍使用無人機反恐的爭論。除法律依據問題外,此番關注的焦點在于“超視距反恐”依托的情報網絡。美國中央情報局前高級官員稱,美軍在襲擊前很可能使用包括地面間諜和信號情報等多種情報方法。其中,信號情報來源于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國部署的“實時區域網關系統”,該系統由美國國家安全局主導開發,可截獲阿富汗境內全部通信信號。外界紛紛對美國撤離阿富汗后繼續部署情報網絡,并實施越境打擊的合法性提出質疑。
總體而言,美國無人機打擊新政策的出臺是美國根據自身利益進行調整的結果。事實上,新政策名義上宣稱是為更精準反恐,但其治標不治本。美國應意識到,其狹隘自私的地緣政治政策才是導致恐怖主義愈加泛濫難控的重要原因。
(作者單位:新疆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