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戰法創新的理技融合點
李計勇 鄒 力
戰法,即作戰方法,指作戰中運用的策略和技術。戰法創新,既要深謀“策”,也要鉆研“技”。有“策”無“技”,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技”無“策”,雖用力而不得法。既要有策略指導,又具備技術支撐,方能百戰百勝。打贏信息化智能化戰爭,開展以謀為先、以智取勝的戰法創新,必須“策”“技”并施,有效解決理論創新與技術應用脫節、作戰行動與技術路徑脫軌等問題。
思維認知“融”。現代科技迅猛發展,正推動未來作戰向高端戰爭演進。既要搶占理論制高點,又要塑造技術新優勢,理技深度融合創新戰法,是制勝戰場的要訣。軍人作為戰法創新的主體,必須深刻認知現代戰爭制勝機理,根植理技融合理念,拓展理技融合思維。當前,兩個突出問題和傾向值得注意:一是科技素養不夠,容易導致對新的戰爭形態認識不深不透,僅憑以往經驗套路研究戰法,對作戰體系中哪些技術起作用、什么技術真管用、對敵形成技術優勢從何入手、與強敵存在哪些技術差、如何避免被敵技術壓制等知之不深,重戰法輕技術、重“智謀”輕“智能”,創新的戰法看似管用,實際上缺乏技術支撐,風險度大。二是把握不準作戰需求,未來戰場景象描繪不夠清晰,雖然技術原理、制勝機理明白了,但對科技在作戰行動中的運用知之不夠,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對作戰效能發揮起到的決定性作用,重技術輕戰法,就技術研技術,或只鉆研技術性能而不考慮戰法運用,或只知技術功效卻不嘗試戰法創新。凡此,應把指戰員學科技、懂科技、用科技與科技人員學軍事、懂打仗、研戰法統籌起來協調推進,建立戰技專家融合創新機制,對接研究制勝機理,協同嵌入理技融合理念,交互幫帶提高戰法創新素質,形成以作戰行動牽引科技運用、以科技運用支撐作戰行動的思想認識,厚實理技融合開展戰法創新的根基。
作戰設計“融”。世界上從來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場戰爭,戰法創新可以繼承借鑒,不能復制翻版。當前,軍事理論創新步伐加快、先進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戰爭形態深刻變革,呈現出混合多元、變幻莫測的顯著特征,顛覆性技術、創新性概念、重塑性理論層出不窮。理技融合設計未來作戰,才能找準和提升戰法創新的起點。要以敢領世界之先的勇氣突破思維定勢,用超前眼光、獨特視角創新作戰理論,開發并落地作戰概念,構想作戰場景,創新戰法打法,先把未來戰場的“底圖”勾畫好,以此對接現代科技應用、牽引先進技術研發。同時,設計未來作戰不能超越科技極限過于遙遠地“空想”,應立足于一定時期內的科技可行性,在具有現實或可預期科技運用支撐、擁有技術實現路徑的前提下創新戰法,將技術阻斷、技術突襲、技術壓制、技術調控嵌入作戰行動。
技高一籌“融”。現代戰爭中,人是決定性因素的地位沒有變,而科技對戰爭勝負的影響更加凸顯,爭奪科技勝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戰爭勝負,必須始終把科技運用嵌入作戰鏈條、貫穿作戰全程,以技術效應支撐戰法運用,以技術優勢驅動作戰效能發揮。當前,戰法創新中的理技融合,主要矛盾并非技術中少理論,而是理論中缺技術,最緊迫的是著力推進前沿科技向作戰理論融合滲透。要加強以武器裝備平臺為依托的實質性融合,著眼最大限度激活作戰效能,廣泛開展基于行動效能釋放的裝備作戰運用研究、裝備作戰試驗鑒定,通過仿真推演、數據分析來檢測作戰行動的有效性,以“數算”驗證“勝算”。要加強基于作戰任務選擇“最優解”技術手段的深度性融合,從研究作戰對手、確定行動方法,到擬制作戰預案、組織對抗演訓,都要充分考慮敵我技術力量對比,貫徹非對稱作戰思想,把以優制劣、避強擊弱作為基本原則,謀求技術壓制并防敵壓制,謀求技術阻斷并防敵阻斷,謀求技術顛覆并防敵顛覆,最大限度發揮技術優勢,竭盡全力限制敵方技術發揮,以此塑造有利態勢、支撐戰法運用。
集智聚力“融”。信息化智能化時代,不論是理論研究,還是科技創新,都呈現出開放聯動、交叉滲透的顯著特征。理技融合開展戰法創新,開放共享是重要的增長點。推進人機一體式戰法創新,人出智謀、機器來算,以算的結果反推修訂戰法成果,在人機交互中實現理技融合;推進指技人才團隊式戰法創新,組建“科學家+指揮員”“戰斗員+技術員”混合群體,實行聯調聯試、聯演聯訓、聯算聯謀,以戰法的科學性、技術的先進性謀求聯戰聯勝;推進開源眾籌式戰法創新,軍內軍外結合,線上線下互動,以更開闊的視野、更靈活的形式,集中廣大官兵和各類專業化人才的聰明智慧,開展戰法創新領域的“創客”活動,開發匯聚新戰法“資源池”“成果庫”,實現理技融合的最大效益。
實踐迭代“融”。理論成果在實踐運用中得到檢驗和升華,科技手段在作戰行動中顯現功能和效益。戰法創新非一日之功,理技融合也應迭代進步、滾動發展。要注重集成應用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虛擬構設未來作戰景象,在感觸和體驗智能化作戰環境中創新戰法;要深入開展戰法創新成果虛擬仿真論證,通過虛擬實驗、仿真檢驗,充分驗證戰法設計的可行性、作戰行動的有效性;要結合演訓活動開展技術性能檢測,通過對武器裝備和信息系統的聚能與釋能實際情況分析,充分檢驗技術應用的功效和缺陷所在。從而,在復盤研討、反復論證、數據檢驗中動態發現和解決問題,理論不適用的修改理論,技術行不通的升級技術,讓戰法引入新領域技術,讓技術顛覆傳統式戰法,實現技戰一體有機結合,持續推動戰法創新螺旋上升滾動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