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9 09:18:39
來源:解放軍報
空軍 新型教官展翼藍天
7月7日,來自空軍航空兵部隊的15名預培教官圓滿完成為期兩個月的空軍首期航空兵飛行教官培訓,成為空軍首批取得資質認證的飛行教官。
承辦此次培訓任務的空軍某飛行試驗訓練基地,以加快推進戰斗力生成模式轉變為抓手,科學統籌教學資源,大膽創新組訓模式,實現了由技術教學向技戰術教學并重、由單一技術教學向綜合管理教學轉變,改變飛行教官傳統的“師傅帶徒弟”教學模式,培養“懂作戰、能教學、會組織”的飛行教官隊伍,走開了一條空軍飛行教官專業化培訓的新路。
“對飛行教官進行專業化系統化的培訓,目的在于打造適應未來復雜作戰環境的戰斗機飛行員隊伍。”基地司令員董立介紹說,為了有效彌補以往只重技術教學忽視戰術教學的不足,基地在培訓課目中加大了戰術訓練比重,有效植入戰術教學理念,重點培養飛行教官積極進攻、靈活防御的戰術教學意識,提升其空中態勢判斷、武器使用、座艙資源管理等戰術教學能力。
“飛行教官不能只限于飛行帶教,還應具備較強的教學質量與組織管理能力。”負責此次培訓任務的某團團長崔興全介紹說,基地從資料準備、教學計劃、質量評定與安全監控等任務規劃著眼,從航理學習、地面準備、空中帶教和飛行講評等組訓程序入手,強化飛行教官在組織實施、規范教學、評估質量上的主動性,有力地提升了飛行教官培訓層次。
陸航 空中鐵騎彈無虛發
鐵翼飛旋,引擎轟鳴。7月15日,北京軍區某集團軍陸航團成功組織了一場高難度超低空攻擊演練。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演練將首次使用某新型火箭彈,射程由幾百米增加到了幾千米。
10 時05分,戰鷹按戰斗編成利用山谷巧妙屏蔽雷達波,以超低空飛行抵近目標區。“以往,在火箭彈實彈攻擊中,主要采取低空進入——躍升——俯沖——射擊的攻擊方式,因速度減慢和高度偏高易遭‘敵’地面炮火打擊。”機長查顯偉告訴記者,為發揮直升機超低空作戰優勢,他們利用野外駐訓的機會,探索出“規避飛行、隱蔽攻擊”的超低空戰術攻擊方式。
“進入射擊空域!”查機長向地面指揮員報告。“開始攻擊!”接到指令,他繼續降低高度飛行,運用觀瞄系統迅速瞄準目標。此時,目標區域突然出現霧氣,能見度下降,駕駛艙里的電子屏幕上所顯示的地面靶標已經模糊不清。查機長立即通過多種手段“順藤摸瓜”,重新鎖定目標。
“發射!”鎖定目標的直升機如鷹隼亮翅,伴隨一聲聲嘯叫,一枚枚火箭彈像火龍出巢準確擊中靶標,揚起漫天煙塵。戰機掠地180度回轉迅速躲開“敵”雷達搜索,離開攻擊區域。
16時30分,一架架披滿征塵的戰鷹凱旋,依次平穩降落在野戰機場。此次演練共發射實彈近600枚,火力覆蓋打擊面積達到90%以上,標志我陸軍航空兵對地打擊能力實現新突破。
海軍 水中蛟龍漫步云端
7月11日14時30分,南海之濱某軍用機場,赤日炎炎,熱浪襲人。海軍某訓練基地司令員姚俊彪下達命令:部隊進場,登機跳傘。
停機坪前,安檢員田東輝正對一個個身負傘包的官兵進行跳傘前的最后檢查。14時50分,伴隨巨大的轟鳴聲,記者隨投傘員廖騫登上直升機,目擊了這一高難課目訓練全過程。
“起飛,空投高度800米……”15時整,接到起飛口令,兩架直升機帶著12名官兵轟然離地。
200米!廖騫叫喊著打出手勢。
600 米!直升機尾艙的保險繩被投傘員打開。記者站起來準備拍照,只感覺“嗖”的一聲,迎面而來的強勁冷氣流將衣服一下牢牢貼在身上,一股巨力幾乎將人卷到艙外,戰士們握緊了拉繩。站在艙口的另一名投傘員、四級軍士長冉獻虎卻一臉輕松,再次逐一檢查傘具,并一遍遍地大聲講述空中操作和著陸動作要領。
800米!“嘀嘀”聲中,艙內的綠色信號燈不斷閃爍。飛機進入預定傘降空域,跳傘時刻到來了。
“第一名準備,跳、跳、跳。”隨著投放員一陣急促口令,一個個官兵按照標準動作跳出艙外,短短數秒,朵朵傘花在空中砰然綻放,漫步云端。
幾分鐘后,順利落地的官兵向集結站匯合。“云在身邊走,人在空中游,跳傘的感覺真美妙!”他們舞動著手中的頭盔,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