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7 10:52:54
來源:
上世紀90年代的幾次局部戰爭表明,信息網絡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美國部隊的作戰方式開始由平臺中心戰向網絡中心戰轉變。例如在阿富汗戰爭中,美軍數字與廣播通信網絡將各種不同的、遍布各地的指揮所、傳感器以及射手連接起來,使武器平臺發揮了更大的作用。數字網絡使"捕食者"無人機能夠向作戰飛機提供實時目標數據與圖像,并導引作戰飛機打擊目標。這與科索沃戰爭中"捕食者"無人機僅用于信息采集相比有了重大發展。
1 美軍網絡中心戰概述
1.1 網絡中心戰的主要特征--以效果為基礎
在阿富汗戰爭中,信息網絡使得美空軍一架飛機在執行單獨任務時平均可攻擊兩個目標,而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攻擊一個目標平均需要10架飛機。這表明網絡中心戰不是基于平臺的作戰,而是基于效果的作戰,每一個武器平臺可以攻擊多個目標,而非多個武器平臺攻擊一個目標。網絡中心戰實現了信息共享,作戰部隊及其武器平臺,包括飛機、裝甲車、火炮、艦艇甚至單兵,不管處于什么位置,均被集為一體。傳感器平臺、武器平臺以及指揮所的網絡化使得空中或地面部隊利用更準確的態勢感知信息,更迅速、彼此協作并有選擇地攻擊目標,所以網絡中心戰的效果是整體大于部分之和。例如,聯網戰斗機一定優于敵方同等數量的非聯網戰斗機,因為聯網戰斗機的每個飛行員不但可以從數字座艙顯示屏上看到本機雷達捕捉的圖像,而且可以看到同伴飛機雷達捕捉的圖像。而非聯網戰斗機的飛行員只能看到本機雷達捕捉的圖像。
1.2 網絡中心戰的環境--全球信息柵格
美軍《聯合構想2020》指出,全球信息柵格(GIG)概念的發展將提供網絡中心環境,使信息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分發。美國國防部已經開始開發作為寬帶網絡的GIG,包括發展天基激光通信系統和陸基多路光纖網。天基激光通信系統可以使飛機、地面站與軍事衛星相連,陸基多路光纖網則適用于100個不同的網絡實體,如國家或地區主要軍事指揮部。未來,GIG將由有關計算機與通信的信息柵格,有關天基、空基、陸基、?;约熬W絡空間傳感器的傳感器/偵察柵格,以及有關發起與控制各層次作戰的指揮與控制柵格組成。未來10年,美軍將耗資50-100億美元用于GIG建設。預計未來兩年將耗資10億美元構筑陸基GIG基礎設施,它將成為網絡中心戰的基礎;耗資數十億美元建設特高頻衛星系統,它將使GIG基礎設施擴展到世界各地。發展GIG涉及到許多新技術,如光纖多路復用、空間激光通信等技術。在美國2003財年國防預算中,將有25億美元用于空間激光通信技術,據稱該技術"具有在任何時間、向在任何地方作戰的美國部隊提供光纖質量的寬帶安全通信的能力。"
1.3 網絡中心戰的主要障礙--不兼容性
美國軍方的通信設備以及各軍種有關系統體系結構間普遍存在的不兼容性是實現完全網絡中心戰概念的主要障礙。參聯會的指揮、控制、通信與計算機部負責克服這一障礙,措施之一是確?,F在采購的系統既與原有系統兼容,也與未來系統兼容。
2 美國各軍種網絡中心戰研究進展
2.1美海軍協同作戰能力(CEC)網
中心設在"宙斯盾"艦上的抗干擾CEC系統,能夠將防空作戰指揮與控制系統、傳感器、武器平臺以及附近的其它平臺連接在一起。CEC傳感器柵格為海軍提供了一幅兵力整體圖像,它能夠融合來自多種機載傳感器與艦載傳感器的目標識別與跟蹤數據,極大地提高海軍對戰場的態勢感知能力以及作戰能力。CEC作戰柵格利用融合數據定位由防空作戰飛機以及艦艇發射的導彈,使其在離作戰群安全的距離上攔截多個來襲導彈。 CEC不但是對網絡中心戰的一個重要貢獻,而且為在所有戰區部隊間生成一體化空中圖像奠定了良好基礎。2001年4月,美國國防部批準將CEC與美陸軍"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相連。據稱,CEC還可與美空軍的預警機相連,以提供無縫的聯合戰區防空能力。另外,美海軍還計劃建立全球海軍因特網,這是一個能在世界范圍內的海軍部隊之間搜集、處理與分發戰場數據的信息柵格。
2.2 美空軍智能加油機及多任務指揮與控制飛機
美空軍正在實施智能加油機計劃,目的是發展下一代空中加油飛機,并使之兼作信息接收與中繼節點。智能加油機是實現空中因特網的最佳選擇,因為它們通常是在戰區附近的高空飛行,加裝有關電子設備后即可實現此功能。通過數據鏈間的信息傳輸裝置,加油機能夠在不同系統,如海軍CEC系統與陸軍改進型位置確定報告系統之間無縫接收與發送數據。智能加油機將安裝電子掃描陣列,從而成為"鉚釘"聯合電子偵察飛機的遠程天線,從戰區內的多個地點搜集信息,然后將信息轉發給"鉚釘"聯合電子偵察飛機,由后者進行處理與分發??罩屑佑蜋C的智能化主要是在KC-135加油機上加裝ROBE通信終端。 ROBE是一種可擴展的模塊化機載中繼終端,可用于數據中繼,實現網絡中成員間的視距/超視距通信,如實現空中與太空作戰中心指揮人員與戰區指揮人員之間的通信,或更快地向士兵提供重要數據,以便迅速做出決策以及打擊時間敏感目標。ROBE還能擴大通信范圍,使所有士兵共享態勢感知信息。2002年10月,美空軍成功演示了智能加油機概念。裝備ROBE的KC -135加油機從埃格林空軍基地飛向漢斯科莫空軍基地,成功地將來自F-15以及"聯合星"的所有戰術數據傳輸到漢斯科莫空軍基地的作戰中心,而且工作人員不定期對ROBE系統進行復位,以驗證系統可以從地面進行遙控。
美空軍還在開發多任務指揮與控制飛機,即MC2A飛機。按設想,MC2A不但是傳感器節點,也是決策節點,未來將取代E -8C聯合監視目標攻擊雷達系統、機載預警與控制系統飛機以及其它指揮、控制、通信飛機,并將執行空中作戰中心的許多功能。該項目分三個階段實施:2010年以前開發下一代空-地雷達;2015年左右開發空中搜索雷達和先進戰場管理系統;2020年裝備信號與情報設備。主要技術挑戰是同時執行地面動目標指示與空中動目標指示兩項任務。2002年4月,MC2A-X進行了首次飛行,目的主要是檢查通信設備,包括內部通信設備、戰術通用數據鏈路以及與其它機載傳感器、天基傳感器進行通信的接收與發送設備。首架MC2A飛機預定于2012年交付。
2.3 美陸軍與海軍陸戰隊網絡建設
美陸軍與海軍陸戰隊正在發展有關"非連續戰場"的學說與策略。非連續戰場是一種沒有前線的戰場,這將使陸軍與海軍陸戰隊充分發揮更小型、更機動以及更具信息優勢的部隊的威力。
1991年的海灣戰爭暴露了美陸軍通信系統,主要是調頻無線電通信系統存在缺點,而且作戰部隊的態勢感知與協調能力不足。于是,美陸軍開始了數字化進程,并取得了滿意的結果。在1994年的一次戰場演習中,一個新型的網絡中心機械化步兵營毫不費力地戰勝了非網絡對手。美陸軍預計,在網絡中心環境中每個武器系統所具有的功能更多,所需數量將更少。2001年,美陸軍開始開發未來戰斗系統,目標是為非傳統武器平臺裝備先進的傳感器與通信設備,使之成為網絡中心化的大系統。
海軍陸戰隊是一體化的陸、海、空部隊。早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海軍陸戰隊就開始通過電子郵件使部隊實現數字網絡化,提高態勢感知能力。目前,海軍陸戰隊正處于向諸如排級、班級等基層擴大信息網絡的過程中,正在開發海軍陸戰隊企業網,該網最終將發展為由地面柵格、空中柵格和太空柵格組成的數字因特網。在阿富汗戰爭中,海軍陸戰隊實施了第一次大規模聯合作戰,空中和地面特種部隊從兩棲海上基地向內地行進長達640km,并立即與敵人交火,沒有任何脫節。依靠各種通信網絡,特種部隊與在海上和在巴林的指揮所、后勤支持部隊以及盟軍進行聯系,協調作戰與后勤。這是基于效果作戰的一個典型范例,即通過網絡將各種部隊連接在一起,對目標實施威力最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