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2 14:27:14
來源:中國特種裝備網
美國“Jalopnik”網站2014年8月27日登載防務記者兼攝影師泰勒•羅格威(Tyler Rogoway)的文章稱,
經過14年飽受簡易爆炸裝置困擾的戰爭,為了使士兵免受彈片和沖擊波的損害,五角大樓拿出了類似摩托車頭盔的步兵頭盔。可悲的是,這種新技術還不能在戰場上使用。
這種新頭盔背后的整體設計思路不是只是為了讓士兵們看起來像笨拙的外星侵略者,而是為了保護他們的眼睛,下巴,鼻子,臉頰和大腦,以及他們的頭骨免受沖擊和爆炸傷。
“保形綜合頭盔系統”(Conformal Integrated Headgear System),或美國國防部行話說的CIPHER,是一個模塊化系統,包括下頜骨護罩、頭盔和護目鏡。這些組件可以根據威脅的情況和任務互換,可穿戴通信設備,夜視儀,熱像儀和平視顯示器可以很容易地安裝在頭盔上。
面向國防的整個“可穿戴技術”行業終于開始從笨拙的作坊手工業發展成預測2018年收入將達到58億美元的行業,這一大筆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將是由某種形式的標準化步兵頭盔帶動的。
整個“可穿戴”行業的快速發展是在過于膨脹的“陸地勇士系統”歷時多年的開發傳奇之后到來的,而且是基于尚未成熟的技術。這種痛苦的經驗使得“可穿戴”行業在過去五年左右的時間里對國防承包商來說都是不那么有吸引力的投資領域,但在這個人人口袋里都有能夠導航、照相以及幾乎其他所有功能的計算機的時代里,士兵們似乎在技術上落后了。
這種情況將迅速改變。
士兵們不會說他們的頭盔作為“防撞頭盔”毫無價值。據五角大樓說,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幾乎四分之三的士兵受傷是由于高爆武器。像這樣的統計數據是“保形綜合頭盔系統”設計的驅動因素,但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的試驗表明,在頭盔的某些特定部位,在某些特定的配置之下,頭盔實際上增強了,而不是減弱了特定的沖擊波。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顱骨與頭盔外殼之間的空腔部分,這是專為減弱類似摩托車事故的擠壓力的,但對減弱通過頭盔結構空隙進入頭盔的壓力波效果不理想。此外,當增加面部保護部件,如下巴保護裝置,與只戴頭盔,無任何面部防護措施相比,在那個部位周圍的爆炸壓力大大降低,而其他關鍵部位的壓力大大增加,如前額。
這些試驗顯然是不能接受的,但可以給設計者提供改進系統所需要的重要信息。壓力波分布不是對新頭盔唯一的批評。有人質疑戴這種頭盔將如何影響槍戰中的機動性和態勢感知能力,以及它將如何影響士兵清晰、快速地構成瞄準圖像和將臉頰緊貼步槍的能力。
現實情況是,整個爆炸沖擊波造成的創傷性腦損傷的問題,以及它與頭盔設計的關系依然是一門難以弄懂的學問,在在這方面未來的步兵頭盔沒有設定的基準,至少目前還沒有。
最終,就沒有完美的頭盔設計,但“保形綜合頭盔系統”的模塊化特性可以讓士兵根據可能出現的最大威脅,配置自己的頭盔。
例如,如果彈片和飛行的碎片是一個特定的任務,如城市下車作戰行動中的最大威脅,那么穿戴完整的面部防護物可能是合理的。如果乘坐車輛沿著到處都是路邊炸彈的道路行進,士兵只戴沒有面部護罩的可能更好。
無論如何,在送到前線之前,“保形綜合頭盔系統”顯然有更多的設計和開發試驗要做,然后,在真正的戰斗中,可能讓士兵戴上笨重的,摩托車頭盔狀的裝置面對實彈的考驗。在戰場上,每磅額外的裝備都可以讓你受到傷害,即使它是為了挽救你的生命。此外,在中東的灼熱的溫度下穿戴一整天放大版的摩托車頭盔可能幾乎是普通步兵最不愿意做的事情,無論據說它能夠提供多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