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5 09:23:35
來源:
?9月24日,在位于沙區大學城的重慶北斗產業園,重慶日報記者看到,占地1000余畝的園區大部分已經完成平場,在重慶北斗科技集團剛剛建好的廠房里,工人正在對各種設備進行最后調試。這是我市發展北斗產業,搶灘軍民融合發展的又一進展。
重慶使用北斗導航技術生產的產品有何特點?舉個例子來說:南岸黃桷灣立交,5條匝道相互交叉,路線復雜得連“導航都會哭”——不過,如果使用重慶自產的一款導航產品,司機完全不用愁。這款使用北斗導航技術的產品,把精度提升到“厘米級”,而目前我們普遍使用的GPS導航,精度只有“十米級”。
把導航精度提升千倍,類似基于北斗通信技術的產品,重慶北斗科技集團已經開發出十多款。其中,北斗手機的短報文功能,能讓人在珠穆朗瑪峰用手機發出短信;專為兒童和老人開發的北斗手環,能及時發送訊號,向家人報告行蹤。
北斗新產品層出不窮意味著什么?對于重慶產業升級,又有著何種意義?
對重慶來說,以軍民融合為契機,發展北斗產業意義重大。不管是“一帶一路”建設,還是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其中涉及到的金融服務、信息通信、航空、現代物流等重點領域的發展,都與導航定位產品的應用密切相關。
設在重慶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24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等科研機構,有大量涉及衛星導航產品的研發工作;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均開設了衛星導航相關專業。發展北斗產業,有利于把我市的智力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再就傳統產業升級而言,北斗的存在,能在零部件采購方面縮短我市汽車生產時間,提升導航應用模塊的制造品質,同時也有利于促進電子信息產業與北斗產業的融合發展。
承接歷史機遇,我市以重慶北斗導航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基礎,已經匯集了重慶西南集成電路設計有限責任公司、中航星北斗重慶科技有限公司、重慶深渝北斗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等眾多企業。
在此基礎上,我市逐漸從森林防火、抗洪搶險、抗震救災等應用業務,向北斗產品研發、硬件制造和軟件開發等環節拓展,在全國率先初步構建了完整的北斗產業鏈,預計到2020年實現北斗產值500億元以上。
9月8日掛牌成立的重慶北斗民用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院,能夠獨立完成北斗產品從概念設計、研發測試、樣品制作到小規模生產的全流程。未來,該產業園將吸納上百家上下游企業,進行北斗產品的規模化生產。同日,沙坪壩區舉行北斗民用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院士專家工作站授牌儀式,聘任中國衛星導航專家、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主要開拓者和建設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譚述森為北斗民用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名譽院長。
產業配套方面,9月19日,重慶北斗衛星導航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獲準籌建。該中心建成后,將進一步縮短北斗新產品的研發和認證周期。
“重慶北斗產業集群已經逐步形成,協同創新和規模優勢也即將形成。”重慶北斗科技集團董事長何鎮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