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_亚洲欧美国产另类_秋霞成人午夜鲁丝一区二区三区_色综合中文字幕

當好軍民融合發展排頭兵

2017-10-09 10:16:15

來源:

  【我看這五年】

  作者:唐登杰(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局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將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戰略部署,提出“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逐步構建軍民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為加快建設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五年來,國防科技工業戰線會同軍地各方,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思想,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推進軍民融合發展,融合理念逐步增強,實踐探索逐步深入,融合效益逐步顯現。

  軍民融合重大工程取得新進展。嫦娥三號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軟著陸和月面自動巡視勘察,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圓滿成功,世界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分辨率對地觀測遙感衛星發射入軌并交付使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實現亞太地區米級、國內亞米級精度服務覆蓋,風云四號衛星實現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更新換代,新一代大型和中型運載火箭、國產大型客機C919首飛成功。

  “軍轉民”釋放新活力。培育了一大批軍工特色高新技術產業,以軍民融合產業為主體的軍工經濟持續健康增長。利用軍工技術開發發展起來的華龍1號、高溫氣冷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魂芯一號高性能數字信號處理器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以核、航天、安保、電子信息、新能源等為代表的軍工高端裝備和產能出口,有力支撐了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實施。

  “民參軍”取得新突破。傳統軍工企業、民口國有單位和民營企業共同支撐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的發展態勢逐步強化,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的民營企業已超上千家。連續實施軍民融合專項行動計劃,一些民營企業不斷進入微小型、無人系統、太赫茲和微納米等前沿關鍵技術領域。

  軍民資源共享形成新格局。一大批軍工重大試驗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以及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國防特色學科實驗室向社會開放服務。聯合舉辦多屆軍民融合發展成果展、軍民兩用技術創新應用大賽,按年度發布軍轉民推廣目錄和“民參軍”推薦目錄,開通國家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對接渠道更加暢通。

  軍民協同創新見到新成效。圍繞長期制約武器裝備建設和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的瓶頸短板,組建一大批產學研用軍民科技協同創新聯盟。以中航工業、航天科工為代表的軍工企業,建立了“愛創客”“航天云網”等創新平臺,開創了與社會群體緊密互動的軍民融合新模式。

  當前,我國正處于由大國向強國邁進,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了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動員令,提出建設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的目標。日前,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指出,國防科技工業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必須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為引領,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強勁的發展新動能。學習領會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我們深刻認識到,國防科技工業作為國家安全的物質技術基礎和戰略性產業,作為連接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關鍵橋梁紐帶,肩負富國和強軍的雙重使命,是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主戰場和排頭兵。只有把國防科技工業根植國家科技和工業基礎,融入國民經濟社會體系,國家安全和國防建設才能獲得更大支撐力,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才能擁有更強牽引力。

  國防科技工業將以習近平總書記強國強軍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為引領,堅定不移地貫徹創新驅動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堅持自主創新,堅持深化改革,堅持優化體系,堅持融合共享,聚焦“民參軍”和“軍轉民”兩個關鍵,加強需求統合、統籌增量存量、落實融合舉措,集智聚力謀融合、促融合、抓融合,著力解決制約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讓一切有利于國防實力提升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率先突破,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更強的支撐,作出新的貢獻。

  • 關鍵詞:
  • 軍民融合
索取“此產品”詳細資料,請留言
  • *姓名:
  • *手機:
  • *郵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