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_亚洲欧美国产另类_秋霞成人午夜鲁丝一区二区三区_色综合中文字幕

加快形成新興領域軍民融合發展格局

2017-10-11 16:32:22

來源:

    習近平主席在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指出,要“加快形成多維一體、協同推進、跨越發展的新興領域軍民融合發展格局”。當前,以形成新興領域軍民融合發展格局為抓手,加強戰略謀劃、前瞻設計,已經成為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路子的客觀要求。

  體現時代發展和生產力發展方向的軍民融合重點領域

  軍民融合新興領域,是相對國防科技工業、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等傳統領域而言,特指在向信息化時代邁進過程中,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和軍事革命發展,在新一代海洋、太空、網絡、生物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群的孕育催化下,不斷拓展、衍生并獨立形成的新領域。新興領域通常具有三個特點:一是時代性。每個新興領域的形成、發展和演變,都建立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生產力發展水平上,曾經的新興領域可能成為當前的傳統領域,而現在的新興領域也將成為未來的傳統領域。二是先進性。新興領域大多孕育脫胎于傳統領域,但其發展演變過程,反映了不同時代最先進生產力和戰斗力的發展要求,體現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統一規律。三是融合性。新興領域是認知域、物理域、信息域、產業域等綜合構成的統一整體,也是具備天然軍民融合屬性的特殊領域,這決定了在新興領域可以通過設施軍民共建、技術軍民共用、信息軍民共享等方式,有效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軍民融合新興領域的形成發展,變革了社會生產力的構成要素,革新了戰斗力的生成機制,未來戰爭勝負、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將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對海洋、太空、網絡、生物、新能源等新興領域的控制能力。

  搶占國際戰略博弈制高點的重要選擇

  近年來,世界強國普遍將加快新興領域軍民融合發展,作為奪取國際戰略博弈制高點的重要舉措。一是加強戰略頂層設計。美國密集發布《美國國家創新戰略》《聯邦大數據研究與開發戰略計劃》,俄羅斯出臺《俄聯邦科學技術發展計劃》等,紛紛在新興領域確立軍民融合發展模式。二是完善國家主導的組織管理體系。如美國多年建設形成了以國防部、宇航局進行宏觀管理的軍民結合空天建設管理體制,俄羅斯專門成立了國防工業委員會,負責新興領域軍民融合發展。三是打造產學研用一體的創新體系。發達國家普遍采取合作研究、委托研究、智力引進等多種形式,發揮地方科研對軍隊科研的提升、補充作用,逐步打造出了軍民融合的產學研用合作創新模式。如斯坦福、哈佛、谷歌等著名高校和企業,都是美國軍事項目的重要參與者。四是高度關注軍事需求牽引作用。適應以智能化為基本取向的新一輪軍事變革,世界強國紛紛在新興領域加快發展軍事能力。如美國正在加快實施第三次“抵消戰略”,力求以技術創新削弱和抵消對手戰略能力。

  加快形成多維一體、協同推進、跨越發展的新興領域軍民融合發展格局

  當前,如何加快拆壁壘、破堅冰、去門檻,打破新興領域軍民分割的建設局面;如何瞄準智能化、“兩藍(藍天、藍海)”“三無(無人、無聲、無形)”等,確定新興領域軍民融合的建設重點和發展方向,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需要我們立足國情軍情,借鑒國外經驗,通過戰略布局、改革創新、示范引領等方式,加快形成多維一體、協同推進、跨越發展的新興領域軍民融合發展格局。

  加強戰略設計,優化新興領域軍民融合發展布局。在制定戰略規劃、政策法規和配套制度時,注重用多維一體的思路,從區域、產業、時間等多角度統籌謀劃新興領域軍民融合發展。既要將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貫穿于建設海洋強國、網絡強國等其他國家重大戰略的全過程、全領域,也要著眼貫徹新發展理念,在確立新興領域融合發展的目標、任務和路徑時,綜合考慮軍事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區域和領域建設需求等關系,謀求最大戰略產出效益。

  加快改革創新,謀求新興領域軍民融合發展的“領跑”優勢。在“十三五”期間,需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中國制造2025”等重大戰略,瞄準國際競爭制高點,將新一代信息、生物、新能源以及航空、航天、核能等戰略新興產業,作為深化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發展方向,確保在傳統優勢產業上做大做強,在新興特色產業上有所突破。同時,推動政府職能向創新服務轉變,挖掘軍工集團、軍地科研機構、院校、民企和社會組織優勢,打造產學研用一體的軍民融合集智創新產業鏈,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軟環境。

  注重創新示范,形成新興領域軍民融合發展的輻射帶動效應。打破當前一些軍民融合產業園區建設中出現的“跑馬圈地”、同質化等粗放發展模式,發揮沿海地區市場基礎較好、新興產業發展迅猛,內陸地區工業基礎雄厚、創新人才密集,邊疆地區自然資源豐富、融合潛力廣闊等優勢,依托現有各類高新技術開發區、改革試驗區等平臺,統籌規劃、建設形成具有區域特色、資源優勢互補、示范作用明顯的軍民融合新興領域創新示范園區。并把創新示范的重點放在建立政軍企聯系橋梁、完善政策法規制度、創新公共服務保障模式等方面,進而總結經驗、探索規律,實現以點帶面、輻射全局的軍民融合改革“試驗田”作用。(來源:學習時報

索取“此產品”詳細資料,請留言
  • *姓名:
  • *手機:
  • *郵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