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9 16:14:15
來源:
美國空軍賽博作戰專家關注下一代加密信息安全
近期,美國空軍賽博研究人員正研發能實現空軍加密系統現代化的構想,重點是為下一代空軍加密信息安全解決方案奠定基礎。
2014年2月26日在位于德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的聯合基地,空軍加密和賽博系統部官員發布一份信息征詢書(編號為CCSD_BAA_HNCKA_10-0001),旨在尋求一些公司,將其有前景的技術應用于空軍的下一代加密技術中。
空軍信息安全專家關注7個領域:通用加密模塊、商業機密密鑰管理的解決方案、支持空間模塊通用加密應用程序的業務研究、靜態機密數據、通用加密管理/加密指示和警告、成熟的加密技術、其他加密現代化概念。
通用的加密模塊:關注加密設備的模塊族,能夠在屬于陸、空、天的多個不同的系統中輕松集成。
機密密鑰管理的商業解決方案:關注商業概念在未來加密管理和密鑰管理中的潛在運用,及其對通信安全的影響。
支持空間模塊通用加密應用程序的業務研究:與反饋到空間模塊通用加密(SMCC)架構中的信息有關。
靜態加密數據關注:保障硬件與固態硬盤的信息安全,以及保障應用程序文件、USB驅動器、TCP/IP和加密系統文件的信息安全。
通用加密管理/加密指示和警告(也稱為CEMENT/CI&W):尋求開發能夠使一個系統在一個網絡中自動管理所有網絡加密設備的技術。
成熟的加密技術:包括針對空軍系統和設備的后續加密解決方案,應用已有的技術,例如異步傳輸模式(ATM)協議、增強型“螢火蟲”密鑰交換、三倍數據加密標準。
其他加密現代化概念:包括具有創新性的加密方法,以增強空軍未來作戰。
法撥款10億加強網絡防御 擴編網戰部隊
法國國防部長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近日表示,法國已撥款1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4億元)用于加強網絡安全能力建設。
在法國里爾舉辦的第六屆網絡安全國際論壇上,勒德里昂表示,網絡安全防御問題已經成為“國家性首要問題”,因為它“涉及國家主權”。“我們現在面臨的網絡危機是來自外部的控制能力、遠程打擊能力和摧毀國家重要基礎設施的能力。因此我們面臨著巨大的網絡危機,包括對我國國家戰略利益以及鑒別、決策和執行能力的威脅。”
這項10億歐元的投資將用于建設CALID網絡防御部隊,該部隊負責監控法軍的信息安全。其工作人員數量將從2011年的20人增加到2019年的120人。位于布魯茲的法國國防采購局信息中心的員工數量,也將在未來幾年內從250人增加到450人。
勒德里昂同時稱,該筆款項還將用于在法國雷恩建設一個網絡防御人員培訓中心、將網絡防御尖端研究人員的數量增加三倍、拓展2012年組建的民間網絡防御預備役組織等。“我們的目的是,動員越來越多有能力并值得信賴的人支持國家網絡危機管理工作。”
俄羅斯透露未來空天防御構架
俄羅斯空天防御部隊(VKO)發言人近日表示,2015年后,俄羅斯的空天防御網絡將包含四個分支。
謝爾蓋-亞戈利尼科夫(Sergei Yagolnikov)少將表示,空天防御將包括一個基于天和地的情報收集和導彈預警網絡,一個空天防御司令部,一個VKO指揮控制機構和一個后勤支持部門。
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尤里-波利瑟夫(Yury Borisov)表示,俄軍將在未來6年間投入2萬億盧布(553億美元)用于建造空天防御武器,以確保他們能挫敗目前和未來的空天攻擊威脅。
民用需求促使K-MAX直升機計劃重啟生產
[據英國《飛行國際》網站日前報道]在間隔11年后,卡曼公司正計劃重新開啟其有人駕駛K-MAX直升機的商業生產。
卡曼公司的無人航空系統集團總經理稱只要這型采用嚙合式旋翼系統的2.7噸級起重直升機獲得至少10架訂單,該公司就準備重啟生產,目前正在重新定價。去年,卡曼公司收到了20次主要來自森林防火運營商關于K-MAX直升機的購買詢問,這是促使重啟生產決定的主要原因。在卡曼公司產品介紹中,K-MAX直升機被稱為“飛行卡車”,該機在重載荷吊運中比單旋翼直升機效率更高,因為嚙合式旋翼不會產生反扭矩,從而使該型直升機不需要尾槳,功率可全部作用在密實的槳盤直徑上,轉化為升力。
1999~2003年間,卡曼公司共交付了38架采用霍尼韋爾T53發動機的K-MAX直升機。隨后,美國海軍陸戰隊對將該型機發展成一型自主貨物投送系統產生了興趣。卡曼公司與洛克西德•馬丁合作,發展出可選有人駕駛構型。美國海軍陸戰隊曾將兩架部署到阿富汗,進行了6個月的驗證,其中一架在去年6月墜毀后進行了翻新。
卡曼公司之前一直希望能依靠美國軍方自主貨物投送系統項目重啟K-MAX的生產,但目前還看不到對于這樣一型航空器的資金支持。不管如何,重啟商業生產將使軍方客戶更容易推動這一無人機項目發展。K-MAX直升機生產線將設在美國康涅狄格州Bloomfield,重啟時間在12~15個月。
為了保持低成本,卡曼公司沒有計劃進行需要重新認證的改動。但新機將被升級,以滿足2003年停產后發布的各項服務通告。
美陸軍推進反無人機技術研究
據美國防務系統網站2014年2月26日報道]戰場作戰正朝向少士兵多無人平臺作戰趨勢發展,特別是無人機的應用。部隊不僅試圖擴大無人機使用范圍,同時還積極尋求反制無人機技術。目前,美陸軍正加速推進反無人機技術的研究,尋求易于在戰場上部署的反無人機系統(CUAS)技術。
美陸軍已發布信息征詢書,尋求可幫助研發經濟適用的反無人機系統的相關信息。陸軍希望對當前反無人機系統的能力進行評估,并制定可能的替代方案以及節約成本。征詢書中指出,未來美軍所面臨的偵察與武裝無人機的威脅將日益增加。這種威脅存在于從微型到大型的各級無人機。陸軍希望研發一種可用于探測和對抗各級無人機系統的裝備。
近年來,美軍官員一直在探討反制無人機對策,目前為止,防御無人機的手段主要包括信號干擾/阻斷、雷達探測,以及其他用于對抗常規飛機的方法。近期,美軍已開始試驗一些其他方法。在2013年9月的反無人機演習中,美空軍使用了T3聯合監視與目標打擊雷達系統(JSTARS)試驗機。JSTARS機載系統可用于發現和跟蹤地面、海上目標,以及固定翼飛機和旋轉翼飛機。同時,美海軍研究院嘗試以無人機對抗無人機,研究人員利用了具備組織性、防御性的“蜂群”無人機戰術,目前該戰術存在無人機之間協同問題。